什麽是電腦醫生?
近幾年來,在我國壹些大中城市裏,出現了壹批不穿白大褂的“醫生”。他們有的在醫院裏值班,有的甚至在馬路邊為過路人診斷。他們思路敏捷,診斷準確,不知疲勞。他們就是令人驚奇的“電腦醫生”。
那麽,“電腦醫生”為什麽能給人看病呢?
原來,科學家們首先將名醫的知識和臨床經驗總結出來,找出其中的規律,並以適當的形式輸入電腦,建立知識庫。爾後,編制合理的控制程序。這樣,輸入某壹病人的各種身體檢查結果後,電腦就能進行推理、判斷,並開出診斷書。
“電腦醫生”還頗有風度呢。通過旁邊的顯示屏,能有禮貌地發問,如“年齡”、“性別”、“有什麽不舒服”、“個人病史”、“家族病史”等等。
由於“電腦醫生”還剛起步,使用時難免會有局限。隨著電腦軟件的不斷完善,其診斷的準確性會越來越高,診病的範圍越來越廣泛。
大家知道,電子計算機能準確地、迅速地進行運算或處理各種信息,進行設計、研究、管理等工作。
可能妳沒聽說過醫生這壹神聖的“白衣天使”的工作,也能由計算機來擔任吧?
告訴妳吧,電子計算機不僅能當好醫生,快速、準確地診斷疾病,而且,還是不知疲勞的好醫生哩。
到此,可能有的人如墜五裏霧中,大惑不解,電子計算機怎麽會看病呢?不是在開什麽國際玩笑吧?
原來,人們事先把壹些醫術高明的醫生的知識、經驗、診病方法和過程總結歸納起來,形成壹種特定的規則,編成適當的程序,並把這種程序輸入計算機儲存起來。
之後,建立合理的控制程序,在診病的時候,把病人身體的各種自訴癥狀、診察癥狀及用醫學儀器檢查所得的各種數據輸入計算機。
繼而,電腦就會根據儲存的醫生診病信息和程序來對病情進行推理、分析、判斷和決定。計算機這壹套工作程序就是“醫療專家系統軟件”。這樣,電子計算機就能成為壹個相當出色的醫生了。
妳可知道,計算機醫生有著獨特的本領,能同時給好幾位病人看病,迅速而準確地判斷病情,並能開出藥方、診斷意見或醫療方案。
例如,北京中醫學院的“關幼波診斷肝炎系統”就是模擬著名的老中醫關幼波對肝病診斷的程序、按照他的工作經驗和思維方法、根據患者的不同病癥、在200多種癥狀與化驗指標和170種藥物的基礎上,讓計算機從中選擇合理的處方,對癥下藥。
這種系統能同時填寫病歷卡、計算藥價、填寫病假條等,真是無所不能。
壹般情況下,從將病人的診斷數據輸入到計算機內到診斷結束、開出處方只需15秒鐘左右,真是又快又正確,勝過華佗再世。
現在大家都熟悉的CT,含義就是計算機斷層掃描技術,它大大提高了傳統X線照相診斷的水平。
20世紀90年代初期,電腦家庭醫生已進入日本住宅,可以24小時為主人服務。
電腦家庭醫生與馬桶相連,主人大小便後,就可知道便中是否有血,尿液裏是否含糖,並能據此診斷出是否有心臟病、肝炎、循環系統疾病等。
主人將手放到血壓計上,就可測出脈搏和血壓,結果又可自動打印出來,也可存儲在電腦中或傳送給主治醫生,進壹步判斷是否患有疾病,防患於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