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可控矽如何辨認?如何測量它的好壞?還有它的工作原理是?
可控矽原理及特性?
可控矽的原理及特性:標準的雙向可控矽既可被柵極的正向電流觸發,也能被柵極的反向電流觸發,它可以在四個象限內導通。當柵極電壓達到門限值VGT且柵電流達到門限值IGT時,可控矽被觸發導通。當觸發電流的脈寬較窄時,則應提高觸發電平。當負載電流超過可控矽的閂電流IL時,即使此時的柵電流減為零,可控矽仍能維持導通狀態。在負載電流為零時,最好用反相的直流或單極性脈沖的(柵極)電流觸發。
下面介紹利用萬用表RXl檔判定雙向可控矽電極的方法,同時還檢查觸發能力。
1.判定T2極
由圖2可見,G極與T1極靠近,距T2極較遠。因此,G—T1之間的正、反向電阻都很小。在肦Xl檔測任意兩腳之間的電阻時,只有在G-T1之間呈現低阻,正、反向電阻僅幾十歐,而T2-G、T2-T1之間的正、反向電阻均為無窮大。這表明,如果測出某腳和其他兩腳都不通,就肯定是T2極。,另外,采用TO—220封裝的雙向可控矽,T2極通常與小散熱板連通,據此亦可確定T2極。
2.區分G極和T1極
(1)找出T2極之後,首先假定剩下兩腳中某壹腳為Tl極,另壹腳為G極。
(2)把黑表筆接T1極,紅表筆接T2極,電阻為無窮大。接著用紅表筆尖把T2與G短路,給G極加上負觸發信號,電阻值應為十歐左右(參見圖4?(a)),證明管子已經導通,導通方向為T1壹T2。再將紅表筆尖與G極脫開(但仍接T2),若電阻值保持不變,證明管子在觸發之後能維持導通狀態(見圖?4(b))。
(3)把紅表筆接T1極,黑表筆接T2極,然後使T2與G短路,給G極加上正觸發信號,電阻值仍為十歐左右,與G極脫開後若阻值不變,則說明管子經觸發後,在T2壹T1方向上也能維持導通狀態,因此具有雙向觸發性質。由此證明上述假定正確。否則是假定與實際不符,需再作出假定,重復以上測量。顯見,在識別G、T1,的過程中,也就檢查了雙向可控矽的觸發能力。如果按哪種假定去測量,都不能使雙向可控矽觸發導通,證明管於巳損壞。對於lA的管子,亦可用RXl0檔檢測,對於3A及3A以上的管子,應選RXl檔,否則難以維持導通狀態。
典型應用
雙向可控矽可廣泛用於工業、交通、家用電器等領域,實現交流調壓、電機調速、交流開關、路燈自動開啟與關閉、溫度控制、臺燈調光、舞臺調光等多種功能,它還被用於固態繼電器(SSR)和固態接觸器電路中。圖5是由雙向可控矽構成的接近開關電路。R為門極限流電阻,JAG為幹式舌簧管。平時JAG斷開,雙向可控矽TRIAC也關斷。僅當小磁鐵移近時JAG吸合,使雙向可控矽導通,將負載電源接通。由於通過幹簧管的電流很小,時間僅幾微秒,所以開關的壽命很長.
,想了解更多的可控矽知識可以在我的個人簡介裏找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