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外來物種“入侵我國”是什麽?
隨著國家、地區間經濟、文化交往的日益頻繁密切,壹場沒有硝煙的生態戰爭,"外來物種入侵"正在全世界範圍悄悄打響,其造成的生態災難正嚴重威脅著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及全球的生態安全,但也有壹些個案,比如壹些在國外泛濫成災的物種,到了我國後它們的命運也被改變,下面就來看看10大外來物種?入侵我國?,如今被吃到靠人工養殖,妳最愛吃哪些?
1、非洲牛蛙
非洲牛箱頭蛙,簡稱非洲牛蛙,體型巨大,體重可達2公斤,體長壹般在20厘米以上,雄性體型大於雌性,肉食性的非洲牛蛙,它們的獵物包括昆蟲、小鳥、小爬行動物、兩棲動物、嚙齒動物等等,甚至會同類相食,非洲牛蛙廣泛分布於非洲各地,被帶到歐美國家後,因為沒有天敵大肆繁衍,給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但到了我國後,被中國廚師做成了各種美食,為了彌補市場需求,只能靠人工養殖來彌補。
2、羅非魚
羅非魚,俗稱非洲鯽魚,原產於非洲的坦噶尼喀湖,外形類似鯽魚,鰭條多棘,形似鱖魚,屬廣鹽性魚類,在海水、淡水中均可生存。對低氧環境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壹般棲息在水的底層,通常隨水溫度變化或魚體大小改變棲息水層。有著優良的適應能力及強大的繁殖力,攝食量大,生長迅速,尤以幼魚期生長更快。羅非魚的肉味鮮美,肉質細嫩,無論是紅燒還是清烹,味道俱佳,現在人工養殖的羅非魚市場價格比鯽魚、鯉魚還要貴。
3、小龍蝦
小龍蝦是我國20世紀30、40年代從日本引進,日本於更早時期從美國引種,因其雜食性、生長速度快、適應能力強而在當地生態環境中形成絕對的競爭優勢。 其攝食範圍包括水草、藻類、水生昆蟲、動物屍體等,食物匱缺時亦自相殘殺,小龍蝦適應性極廣,具有較廣的適宜生長溫度,在水溫為10-30℃時均可正常生長發育。在我國小龍蝦因體型比其他淡水蝦類大,肉也相對較多,及肉質鮮美之原因,而被制成多種美食,都受到了普遍的歡迎,人工養殖的小龍蝦價格都不菲。
4、非洲大蝸牛
非洲大蝸牛是中大型的陸棲蝸牛,成體殼長壹般為7-8厘米,最大則可長到超過20厘米。夜行性,雜食性,大多是在潮濕環境中活動,喜歡在下雨及夜間出沒,食物包括農作物、林木、果樹、蔬菜、花卉等植物,饑餓時也取食紙張和同伴屍體,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來補充鈣質,危害500多種作物,在美國佛羅裏達州,非洲大蝸牛會造成每年損失1100萬美元。非洲大蝸牛肉質彈韌而嫩滑,頗受人們喜愛,以前在我國南方還有人專門飼養大蝸牛,但後來報道非洲大蝸牛中含有寄生蟲,慢慢就被市場拋棄,如今被我國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系我國進出境二類檢疫性有害生物。
5、虹鱒魚
虹鱒魚原產於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及堪察加半島壹帶,多棲息於冷而清澈的上遊源頭、小溪、小河到大河或湖泊中,其肉質鮮嫩,味美,無腥味,尤小骨刺,食用時無需刮鱗。虹尊魚肉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和氨基酸,有利於人體吸收和營養平衡,紅色的鮮肉香甜可口,堪稱"魚品之王",無論生吃或熏制,味道都比較好,因而在市場上非常暢銷。虹鱒魚卵,粒大如黃豆,富含高度不飽和脂肪酸和卵蛋白,是享譽世界的高檔營養食品,我國虹鱒養殖最早開始於1959年,目前市場上的虹鱒魚主要靠人工養殖。
6、巴西龜
巴西紅耳龜,也叫巴西龜、紅耳龜,原產地並非位於巴西,而是生存於北美密西西比河及格蘭德河流域,20世紀80年代引入我國,巴西龜當初引進和福壽螺壹樣作為食用為目的,同屬個體大、食性廣、適應性強、生長繁殖快、產量高,抗病害能力強,經濟效益高的特點,引進後在中國各地均有養殖。由於巴西龜整體繁殖力強,存活率高,覓食、搶奪食物能力強於任何中國本土龜種,如果把它放生後,因基本沒有天敵且數量眾多,大肆侵蝕生態資源。
7、福壽螺
福壽螺,瓶螺科瓶螺屬軟體動物,外觀與田螺極其相似,個體大、食性廣、適應性強、生長繁殖快、產量高。食用未充分加熱的福壽螺,可能引起廣州管圓線蟲等寄生蟲在人體內感染。1981年引入中國,目前已被列入中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其肉質可食用,但口感不佳,另外,它還是壹些珍貴水產動物的飼料,福壽螺個體大、食性廣、適應性強、生長繁殖快、產量高,中國各地均有養殖。
8、筍殼魚
筍殼魚的體形略延長,粗壯,前段呈圓柱形後部稍扁,頭扁平、較大,很像我國的沙塘裏,只是個體比沙塘鱧大出很多,主要分布在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等東南亞地區,臺灣於1975年自高棉引進,因是熱帶魚種,野生的筍殼魚主要分布在嘉義以南,其中又以烏山頭水庫壹帶最為知名,人工養殖的筍殼魚價格也不便宜,因營養價值很高,被譽為淡水人參。
9、珍珠雞
珍珠雞,又稱珠雞,原產非洲大陸西海岸的幾內亞。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高蛋白,低脂肪。為野生禽類,經馴化飼養,逐漸成為壹些國家的肉用家禽新品種,我國最早於1956年從蘇聯引進珍珠雞並飼養成功,大規模養殖始於1992年,經過不斷摸索,經驗的總結,到了2012年養殖技術開始成熟。
10、鱷雀鱔
鱷雀鱔最大能長到3米多,體延長,上下頜亦長,口裂深,具銳齒,為大型兇猛魚類,主要生活於純淡水,偶入鹹淡水,喜單獨生活,僅見於北美東側、中美和古巴,具有極強的破壞性,如若放到天然水域,會對當地的水體生態系統帶來滅頂之災,只要是水裏的活物,它幾乎通吃,我國引進鱷雀鱔主要用於觀賞,人在人工飼養的壹條10幾厘米的鱷雀鱔能賣到幾十元,成年的鱷雀鱔味道鮮美,肉質緊實,在國外泛濫成災的主要原因是當人從來不食用,網友感嘆,他們缺個中國廚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