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首次遊覽文言文怎麽說

首次遊覽文言文怎麽說

1. “請人去旅遊”用文縐縐的古文怎麽說

今吾欲踏江遊河,觀天地之秀麗,覽山川之壯闊,可願隨之?

引古典故

1.旅行遊覽。南朝 梁 沈約《悲哉行》:“旅遊媚年春,年春媚遊人。”唐王勃《澗底寒松賦》:“歲八月壬子旅遊於蜀,尋茅溪之澗。” 宋無名氏《異聞總錄》卷壹:“臨川畫工黃生,旅遊如廣昌,至秩巴寨,卒長郎巖館之。” 明吳承恩《著》:“東園公初晉七袠,言開曼齡,是日高宴……會有京華旅遊淮海浪士,聞之歡喜。”《人民文學》1981年第3期:“旅遊事業突起後,就有人在半山寺開設茶水站。”

2.謂長期寄居他鄉。唐賈島《上谷旅夜》詩:“世難那堪恨旅遊,龍鐘更是對窮秋。故園千裏數行淚,鄰杵壹聲終夜愁。” 唐尚顏《江上秋思》詩:“到來江上久,誰念旅遊心。故國無秋信,鄰家有夜砧。” 明文徵明《枕上聞雨有懷宜興杭道卿》詩:“應有旅遊人不寐,淒涼莫到小樓前。” 清陸以湉《冷廬雜識·孔宥函司馬》:“廿載邗江路,行吟動值秋……旅遊復何事,飄泊問沙鷗。”[1]

基本概念

旨在提供壹個理論框架,用以確定旅遊的基本特點以及將它與其他類似的、有時是相關的,但是又不相同的活動區別開來。國際上普遍接受的艾斯特定義,1942年,瑞士學者漢沃克爾和克拉普夫。

旅遊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暫時居留而引起的壹種現象及關系的總和。這些人不會因而永久居留,並且主要不從事賺錢的活動。

字根

旅遊(Tour)來源於拉丁語的“tornare”和希臘語的“tornos”,其含義是“車床或圓圈;圍繞壹個中心點或軸的運動。”這個含義在現代英語中演變為“順序”。後綴—i *** 被定義為“壹個行動或過程;以及特定行為或特性”,而後綴—ist則意指“從事特定活動的人”。詞根tour與後綴—i *** 和—ist連在壹起,指按照圓形軌跡的移動,所以旅遊指壹種往復的行程,即指離開後再回到起點的活動;完成這個行程的人也就被稱為旅遊者(Tourist)。

2. 文言文翻譯

晚遊六橋①待月記

原文:

西湖最盛,為春為月。壹日之盛,為朝煙,為夕嵐。今歲春雪甚盛,梅花為寒所勒,與杏桃相次開發,尤為奇觀。石簣數為余言:傅金吾園中梅,張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觀之。余時為桃花所戀,竟不忍去湖上。由斷橋至蘇堤壹帶,綠煙紅霧,彌漫二十余裏。歌吹為風,粉汗為雨,羅紈之盛,多於堤畔之草,艷冶極矣。然杭人遊湖,止午未申三時;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②未下,始極其濃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態柳情,山容水意,別是壹種趣味。此樂留與山僧遊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

註釋①六橋:西湖蘇堤上的六座橋,由南向北依次名為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跨虹。②夕春(chōng):夕陽

翻譯:

《晚遊六橋待月記》翻譯/袁宏道

西湖最美的時候,是春天時的幾個月。白天最美時候,是煙霧彌漫的早晨,是山嵐繚繞的傍晚。

今年春雪很盛,梅花被寒雪抑制住,後來才和桃花、杏花次第開放,尤其是難得壹見的奇觀。吾友陶望齡多次告訴我:「傅金吾園中的梅花,是宋代張功甫玉照堂中的舊東西,應該要趕緊去欣賞欣賞啊!」我當時被桃花迷戀住了,竟然舍不得離開湖上。

從斷橋到蘇堤這壹帶,綠草如煙、紅花似霧,彌漫有二十多裏呢!歌吹的聲音恍若微風陣陣吹來,仕女的粉汗有似紛紛的細雨飄落,穿羅衫、著紈褲,遊客之多,還多過堤畔的小草。真是艷麗極了!

然而杭州人遊覽西湖,卻僅僅在午、未、申三個時辰(上午十壹時至下午五時);其實翠綠染著湖光的美,嵐色添加山嶺的妙,都在朝日初升、夕陽未下的時候才最濃麗!

有月的夜景,其美更是難以形容。那花的姿態、柳的柔情,山的容顏、水的心意,更是別有壹番情趣韻味。這種樂趣,只能留給山中的僧人和識趣的遊客享用,那能夠和凡夫俗子去說呢!

初至西湖記

從武林門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層崖中,則已心飛湖上也。午刻入昭慶,茶畢,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溫風如酒,波紋如綾;才壹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此時欲下壹語描寫不得,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也。余遊西湖始此,時萬歷丁酉二月十四日也。晚同子公渡凈寺,覓阿賓舊住僧房。取道由六橋、嶽墳、石徑塘而歸。草草領略,未及偏賞。次早得陶石簣帖子,至十九日,石簣兄弟同學佛人王靜虛至,湖山好友,壹時湊集矣。

3. 古文翻譯

王紱,字孟端,是無錫縣人。他博學多才,善於作詩,字寫得好,畫山水、樹木和竹石,(技藝)高超稱絕壹時。洪武年間,因牽累獲罪被發配戍守朔州。永樂初年,因為被舉薦,由於擅長書法在文淵閣任職。過了很久,升任為中書舍人。 王紱沒做官之前,和吳縣人韓奕是朋友,隱居在九龍山,於是自稱為九龍山人。對書法,往往用古人來要求自己。作畫不肯輕易下筆,但在遊覽的時候,飲酒到了興頭上就會握著畫筆,在長廊的粉壁上盡情地揮灑。遇有用金錢來購買他的字畫的人,往往拂袖而起(拒絕),或者閉門不接納,即使是富豪和地位尊貴的人他也不顧忌。有人勸說王紱(不要這樣),王紱回答:“大丈夫應該清楚自己所處理的事情,不重要的事情都像(妳說的)這樣,重要的事情將會怎樣(處理)呢?”住在京城的時候,在月色之下聽到(有人)吹簫的聲音,就乘興畫了壹幅《石竹圖》。第二天早晨,尋訪到那個人(把畫)贈給了他,那人卻是個商人。商人用紅色的毯子作為贈物,請求再畫寫壹枝(竹子)配成雙幅,王紱要回先前的贈畫撕碎了它,退還了(商人)饋贈的禮物。壹天退朝後,黔國公沐晟從後面喊王紱的表字,王紱沒有回答。同事告訴他說:“(喊妳的)這個人是黔國公。”王紱回答:“我不是沒有聽到他的喊聲,這壹定是他向我索要畫罷了。”沐晟跑過來趕上了王紱,果然用作畫的事來請求王紱,王紱對他點點頭而已。過了幾年,沐晟又來信(催促),王紱才為他作畫。過了不久說:“我的畫直接送給黔國公不好。黔國公的賓客平仲微,是我的朋友,因為朋友的關系(把畫)送給平仲微,等黔國公向他要就行了。”他就像這樣清高耿直,不隨流俗。

4. 文言文翻譯

大意翻譯:

高梁橋下的河水從西山深峽谷中流淌過來,經過此地流入河裏。壹千匹白色的帶子壹般,微風吹過水面就像羅紋紙(壹種紙張)。河堤築在水中,被兩條河夾著。堤上有四行綠色的楊數,樹木古老枝葉繁盛,壹棵大樹的樹蔭,可以鋪好幾張席子,從葉子縫隙中垂下的光線有壹丈多長。

河岸北邊寺廟道院非常多,紅門大殿,綿延好幾十裏遠。對面遠處的樹木,高矮成林,中間幾處水田,西山好像人盤著螺旋狀的頭發,聳立在樹林河水之間。

極樂寺離橋大約三裏路,道路的風景也很好,馬在綠蔭下前行,就像給馬車做的車棚。佛殿前有幾株“剔牙松”,松樹軀幹碧綠嫩黃,斑駁疏落就像大魚的魚鱗,松樹大約有七八圍(壹人環抱的長度叫做圍)粗。

空閑時節,我曾經和黃思立等先生壹起來這裏遊玩。我的弟弟袁中郎說:“這個地方就像錢塘、蘇堤”。黃思立也認為是。我於是感慨西湖美景,我夢到很多次了,什麽時候能掛起進賢冠(掛進賢冠,意思是辭去官職,掛起官帽,讓給賢能的人),充當西湖六橋底下的遊客,了卻我壹段山水情緣?

原文:

高梁橋在西直門外,京師最勝地也。兩水夾堤,垂楊十余裏,流急而清,魚之沈水底者鱗鬣皆見。精藍棋置,丹樓珠塔,窈窕綠樹中。而西山之在幾席者,朝夕設色以誤遊人。當春盛時,城中士女雲集,縉紳士大夫非甚不暇,未有不壹至其地者也。

三月壹日,偕王生章甫、僧寂子出遊。時柳梢新翠,山色微嵐,水與堤平,絲管夾岸。趺坐古根上,茗飲以不酒,浪紋樹影以為侑,魚鳥之飛沈,人物之往來以為戲具。堤上遊人,見三人枯坐樹下若癡禪者,皆相視以為笑,而余等亦竊謂彼宴中人喧囂怒詬,山情水意,了不相屬,於樂何有也?少頃,遇同年黃昭質拜客出,呼而下,與之語,步至極樂寺,觀梅花而返。

譯文

高梁橋在西直門外,是京城風景最優美的地方。兩條河夾著堤岸,垂楊柳蜿蜒了十余裏,水流又急又清,魚沈到了水底,魚鱗和魚鰭都看得清楚。佛寺星羅棋布,紅樓朱塔,在綠樹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的美麗。而從西山為遊人所設下的坐席上看到的景致早晚都不壹樣,仿佛是故意用來娛樂遊人的壹樣。當春意正濃時,城裏的達官貴人,只要不是特別的沒空都會來這裏遊覽壹番。 三月壹號那壹天,帶著王袗和和尚寂子壹起去遊覽。當時的楊柳剛剛抽芽,山色霧靄冥蒙,水與河堤齊平,兩岸音樂聲不斷。盤腿坐在古樹根上,把茶當作酒來品飲,綠樹浪影好似勸人暢飲的音樂和錦帛壹般,清清的水讓我產生錯覺,仿佛魚在天上飛,鳥在水裏遊壹般,人來人往,也好似這景致的壹部分。河堤上的遊人看到我們三個人呆坐在古樹上,像傻和尚壹樣,紛紛相視而笑。而我們是在笑他們在這裏設下宴席,喧囂怒詬,和這美景絲毫不相襯,也不知樂從何來。過了壹會兒,遇到了同壹年登科的黃煒,叫他下來,與他交談了壹會兒,步行到極樂寺觀賞了梅花,接著就回家了。

5. 古文翻譯

遊褒禪山記 譯文 褒禪山也稱為華山。

唐代和尚慧褒當初在這裏築室居住,死後又葬在那裏;因為這個緣故,後人就稱此山為褒禪山。現在人們所說的慧空禪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

距離那禪院東邊五裏,是人們所說的華山洞,因為它在華山南面而這樣命名。距離山洞壹百多步,有壹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剝蝕、損壞近乎磨滅,只有從勉強能認得出的地方還可以辨識出“花山”的字樣。

現在將“華”讀為“華實”的“華”,大概是(因字同而產生的)讀音上的錯誤。 由此向下的那個山洞平坦而空闊,有壹股山泉從旁邊湧出,在這裏遊覽、題記的人很多,(這就)叫做“前洞”。

經由山路向上五六裏,有個洞穴,壹派幽深的樣子,進去便(感到)寒氣逼人,打問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歡遊險的人也未能走到盡頭——這是人們所說的“後洞”。我與四個人打著火把走進去,進去越深,前進越困難,而所見到的景象越奇妙。

有個懈怠而想退出的夥伴說:“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滅了。”於是,只好都跟他退出來。

我們走進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歡遊險的人來,大概還不足十分之壹,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來此而題記的人已經很少了。洞內更深的地方,大概來到的遊人就更少了。

當(決定從洞內退出)時,我的體力還足夠前進,火把還能夠繼續照明。我們出洞以後,就有人埋怨那主張退出的人,我也後悔跟他出來,而未能極盡遊洞的樂趣。

於是我有所感慨。古人觀察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所得益,是因為他們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廣泛。

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來遊覽的人便多;危險而又遠的地方,前來遊覽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偉、珍異奇特、非同尋常的景觀,常常在那險阻、僻遠,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誌的人是不能到達的。

(雖然)有了誌氣,也不盲從別人而停止,但是體力不足的,也不能到達。有了誌氣與體力,也不盲從別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亂的地方卻沒有必要的物件來支持,也不能到達。

可是,力量足以達到目的(而未能達到),在別人(看來)是可以譏笑的,在自己來說也是有所悔恨的;盡了自己的主觀努力而未能達到,便可以無所悔恨,這難道誰還能譏笑嗎?這就是我這次遊山的收獲。 我對於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嘆古代刻寫的文獻未能存留,後世訛傳而無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說得完呢?這就是學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謹慎地援用資料的緣故。

同遊的四個人是:廬陵人蕭君圭,字君玉;長樂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國,字平父;安上,字純父。至和元年七月,臨川人王安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