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銷量瘋漲50%,他靠賣機械設備年入3000萬
2010年大學畢業進入阿裏巴巴國際站銷售部的李凱,也曾深深被鐵軍精神震撼過,乃至後來在阿裏巴巴國際站開始做進出口貿易,鐵軍精神也成為他成功的脊梁。
青島的海風總是溫潤鹹濕,來到青島大學就讀國際貿易專業的李凱,壹下子喜歡上了這座城市。
作為港口城市,青島有著全球最大的機械設備生產供應鏈,大型港口的航運能力,給了運輸木工機械設備這樣的大型生產工具以進出口的條件。
讀大學的時候,濟寧小夥李凱就有了將來留在青島做貿易的想法。
因此。大學期間的李凱,把大部分力氣都花在了兩次創業上,“那會兒就想找個生意練練手”。
有壹陣子,小語種培訓很流行,李凱就和師兄壹起進了家培訓機構“偷師”,不久就自己幹了。招了三、四百個學生,原來的培訓機構還成了競爭對手,“他們舉報我們非法使用學校教室,上著課就被攆走了”,還驚動了學校保衛科。
兩人賺了十幾萬,尋思著做點利潤更大的生意。
李凱想起自己人生第壹筆“巨款”:高中畢業時,給自己當地的民辦學校招生賺的5000塊錢。可攢了幾十號人,浩浩蕩蕩開始的第二次創業,卻因為團隊缺乏實戰經驗,以失敗收尾,李凱壹度成了幾個班的眾矢之的。
“當老板的第壹步是銷售”。
畢業後,李凱沒有直接創業,而是憑著兩次創業經歷,通過全國校招進入被稱作“鐵軍”的阿裏巴巴國際站銷售團隊,
“這裏工作很苦的,能不能接受?可能去鄉下的,能不能接受?”
“當然!只要能進阿裏。”
2010年,國際站的大區之間盛行月末的PK制,每個月的最後壹天是各大區域銷售鐵軍火熱PK的時候。當時,李凱所在的青島市區牛氣沖天隊,每天早晨都戰鼓喧天。李凱記得團隊裏有個曾經拿過全國TOP的女孩子,從早上9點到晚上10點多,不是在見客戶,就是在去見客戶的路上。
7月的最後壹天,天氣炎熱得讓人窒息。李凱所在的組,離第壹只差壹個10萬元的訂單,剛好李凱手上就有壹位這樣的意向客戶。其他10名戰友已經付出了全部努力,現在,所有的希望都聚焦在了這個訂單能否簽成。
李凱深吸壹口氣,推開了客戶的門,只見中式裝修的辦公室正中央坐著壹個30出頭的男子,背後電風扇“嘶啦嘶啦”地搖著頭。經歷了08年的金融危機,客戶的進口生意賠了很多錢,正考慮在網上做出口。幾小時的妳來我往,李凱感覺到嗓子有些嘶啞。
“都月底最後壹天了,妳們有沒有什麽活動?”李凱立馬熟練地給到了促銷方案,客戶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終於要簽單了,可客戶翻遍了整個辦公室的角角落落,怎麽也找不到公章。坐上李凱租來專門談客戶的小車,客戶在家裏上上下下找了壹通,未果,又折回辦公室又壹通找,來來去去又是數小時,李凱的襯衫前前後後被汗水濕透了。
“明天簽不行嗎?”
“不行,就今天!”“戰壕”裏的兄弟們都等著自己呢,所有的希望就落在李凱手上這支訂單上,絕對不能松口!
或許是自己的年輕氣盛把客戶惹急了,最終這個單子沒有簽成。
憋著壹股氣的李凱,走下樓,第壹次,這個山東漢子哇地哭了出來。
更多時候,鐵軍的日子充滿了友情、激情與榮耀。
曾有壹次大區裏新人老人PK,李凱離第壹名僅差1萬元的業績了,他將目標鎖定在了正在平臺之間猶豫的壹位 汽車 零配件老板身上,當時他的主管花了壹天壹夜,幫助客戶計劃出了壹個完整的解決方案,令客戶十分滿意。
至今,李凱依然覺得自己被“鐵軍”的激情影響著,他深刻地記得阿裏巴巴國際站的壹句價值觀:“平凡人做非凡事。”
在鐵軍的兩年裏,李凱曾經拿過青島片區銷售第二,他的團隊曾經三次拿到片區PK的勝利,而很多當時的客戶都變成了現在的好友。
眼看著月末大戰又要來了,團隊舉辦了壹次線下宣講會結束。臨近結束,李凱發現自己的客戶全部都提前退場了。可這時全組兄弟全都訂單滿滿,“再不能拖後腿了”,思來想去,他將目標牢牢鎖定在了計劃做出口的壹位食品添加劑進口商身上。
宣講結束的第2天,天蒙蒙亮,李凱就踏上了登門拜訪的路。
日出日落,他和客戶整整聊了壹天,從業務上邏輯到自己對出口的壹些看法,再到阿裏巴巴的企業文化,李凱的執著終於打動了客戶,“這個小夥子還不錯”,兩人如今還是很好的朋友。
盡管銷售做的蒸蒸日上,骨子裏創業者的沖動,還是讓他在鐵軍的第二年下了決心離開。
早就聽鐵軍們提過青島上升的木械生意,李凱決心試試水。“機械這個行業是沒辦法替代的,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房地產需求,也就需要生產家具的設備,在中國這個行業是越做越好的。”
“當時也沒有足夠的資金參展做宣傳,使用國際站的平臺費就2萬左右,可以說很好地節省了創業成本。”
但是由於木械是青島制造業的壹個細分領域,想找到靠譜合適的供貨商對壹個新人來說並不容易,這時又是壹同參加過百年阿裏培訓的壹位同學出現解決了工廠的難題。
2013年,萬事俱備的李凱,卻出師不利,由於啟動資金有限,壹***4個人的團隊被挖走了兩人。
雪上加霜的是,由於對行業不了解李凱栽過不少坑,甚至原價買了臺二手機器。他興奮地來到工廠,拆開剛從廣州采購,運輸來青島準備同其他貨物壹起放入集裝箱的木工機器。“掀開的時候,我都驚呆了。”原本腦海中嶄新的器械,卻成了壹堆廢銅爛鐵。
“那是壹個至今合作6年的南非客人的機器,要是發出去,現在肯定是沒有這個客戶了。”
那陣子,為了方便接待外賓客戶,李凱咬咬牙租了輛車,可是因為對環境不熟,總是在廠房附近迷路。
壹天,李凱又迷失在了巷口,他第壹次萌生了放棄的念頭。
那壹瞬間,在阿裏巴巴國際站培訓的激情畫面出現在腦海裏,整整壹個月每天聽高管、大區top sales的課程讓他快速進入行業。
“在鐵軍的日子讓我明白,這個時代,效率非常高,時間過得非快,妳要自己去摸索,快速叠代,不斷學習。”
那壹年,李凱穿梭於北京、廣州、深圳,報了技術、管理等好幾個培訓班,像壹塊海綿瘋狂吸入知識。
而對他影響最大的,卻是國際站的橙功營為期3天的培訓。
從領導力到決策,過去壹年的迷茫、困頓,在和同學激烈的碰撞、交流中化解開來。在那裏,李凱還認識了由原阿裏巴巴國際站大區經理級人員在2011年年底成立的布道教育,並在多年之後堅持參加那兒的企業培訓。
而在阿裏鐵軍認識的客戶,也在他陷入泥潭時伸出援手。曾有壹個上萬美金的訂單在港口滯留,想要離岸必須找到代理公司註冊“離岸公司”,十萬火急之下,李凱撥通了壹位老客戶的電話。對方二話不說,迅速聯系好了壹家代理公司,解決了燃眉之急。
2014年李凱重新把公司建在了青島,後來又將業務擴張到了佛山。
如今,李凱成立的青島金石偉暢工貿有限公司,客戶遍布全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團隊20多人扛起壹年3000萬的銷售額,國內的客戶包括索非亞和尚品宅配的生產商。
本以為疫情會影響自己的生意,但李凱的木工機械生意,卻意外爆了單。
從2月底起,李凱陸續取消了印度、迪拜、印尼、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壹系列行程。“開始是客戶要求我盡量別去了,後來他們國家爆發疫情,來中國的行程也都取消了。”
雖和客戶見不上面,但復工了壹個月,李凱接到的意向訂單卻比平日漲了壹半。
按照往年,3月份是線下訂購會最火熱的時候,因為疫情全部取消了。李凱認為客戶紛紛湧到線上是爆單的原因。
目前,包括采購部、銷售部等部門的20多名員工已經陸續復工。
這段時間,找到李凱的客戶總是憂心忡忡。因為中國疫情影響了發貨,很多貨物滯留了,導致資金周轉不是很順暢。壹個訂單從被受理,到通過采購部門下推至銷售部門接單,再到采購部門下單,工廠生產完發貨,跟單出貨,整個流程需要壹個月時間,因此現在處理的大多是2、3月的滯留訂單,李凱預計未來4、5月份會持續有大量訂單需求。
2月份有20多個客戶向他下單,但都是意向客戶。“大家因為疫情這個事情還在考慮,什麽時候下這個訂單,但只要貨發出去就可以下新的訂單了”。
即便如此,國內工廠陸續復工還是給了李凱以信心。“就像在中國壹樣,壹開始大家恐懼,後來開始慢慢適應,生活還得繼續,工作還得繼續,”他習慣了用阿裏人的樂觀心態面對壹切。
本來約好線下詳談的客戶,現在只能通過社交軟件保持溝通。
“中國現在越來越好了”。
“我們這兒越來越糟糕了”。
“別擔心,疫情總會過去的!”李凱總會這麽安慰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