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裏想弄個小佛堂,怎麽擺放才合適
當妳選擇好佛堂的位置,就可以根據這個位置的面積(大小)自己設計佛堂了。既然是佛堂,那麽佛像是少不了的。藏傳佛教有唐卡,漢傳佛教有佛像繪畫,這些都是可以掛在佛堂的墻上的。佛堂內通常要設壹供桌,供桌可以根據佛堂的面積找人定做,也可以用家裏閑置的桌子代替。
供桌上可以擺放佛像,有條件的可以為佛像制作壹個佛龕。通常佛像是放在供桌的正中間靠墻位置,菩薩像分列兩邊,邊上是護法像。佛像的旁邊或者佛龕上要放置壹本經書,這代表佛法。經書要用黃布或者哈達包起來,以保持幹凈。佛堂裏最好能擺放壹張皈依上師的照片。
佛教中比較重視對佛像的開光,關於開光的意義,以前的博文有詳細闡述,這裏不多贅言了。有些佛友家裏的佛像,在請回來後,因為種種原因沒有能開光,其實也不要緊,誠心誠意的供奉,佛力壹樣會加持的。
供桌上常見的供具有:供杯(藏傳佛教是七供杯或者八供杯,代表:水水花香燈油果樂;漢傳佛教是三供杯,代表:佛法僧)、香具(藏傳佛教多用臥香盒,漢傳佛教多用香爐)、供燈(藏傳佛教多用酥油燈,漢傳佛教多用香燭,現在也有蓮花狀的電臺燈可以選用)。這些是常見的供具。
除此之外,藏傳佛教的居士在佛堂裏還可以供八吉祥、曼紮盤、朵瑪(食子)、法器(金剛鈴、金剛杵、法鼓、木魚等)、凈瓶、寶瓶、小佛塔、舍利、甘露丸等。這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定,不要攀緣就好。
佛堂在任何時候,都要保持幹凈,供桌要經常清潔,以免有塵土或者香灰。供杯每日要換水,壹般是早上起來供水,傍晚再把水撤掉,撤水的時候,要把供杯擦拭幹凈,以免遺留水漬。供香和供燈時要註意防火,最好有人在家的時候再供。
供水撤下來後,可以灑到屋外、花園、草地,可以灌溉樹木、花草,如果沒有條件,也可以灑到廚房的水池裏,並做這樣的觀想:希望這些被佛菩薩加持過的凈水可以利益到廣大無邊眾生,利益到下水道裏的眾生,希望眾生藉此能獲得暫時的安樂和究竟的解脫。
除了每日的供水、供燈、供香之外,我們還可以供花、供水果、供其它的壹些食物(幹果、糕點、香油等等),鮮花、水果、食物可視情況供壹天、兩天、三天乃至多天,如果出現發蔫則要撤換下來。撤換的時候,做如下觀想:感謝佛菩薩的應供和加持,祈願佛力加被,讓我不離正法,直至涅槃。(類似這樣的話,如果有自己熟悉的文字或者偈子,照念就可以。)重要的是我們要在這壹刻有這樣的壹個發心或者祈願,最好不要不做任何觀想就把供品撤掉。如果經濟條件不寬裕,每天就供水好了。
無論是做功課還是每天的上供,不要把這些當做是壹個壓力來完成,而是要當做壹個好的習慣來養成。至於其過程中,某些地方做的不如法,也不要擔心佛菩薩會不高興,會怪罪我們,沒有那樣的事情。佛菩薩是最平等、最慈悲的,他們像母親呵護孩子壹樣呵護我們,怎麽可能因為我們在供佛過程中的壹點過失責備我們呢?因此不要有那樣的思想壓力和負擔,用我們的虔誠心去供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