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剛的事跡
1、災難面前沖鋒在先
“社會給了我莫大的關愛,人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我必須以壹顆感恩之心、壹腔赤子之情回報社會和服務人民。”這是徐洪剛內心真實的想法。
1998年8月,長江發生特大洪水,部隊接到抗洪搶險命令整裝待發。組織上考慮到徐洪剛的身體狀況,安排他留守後方。徐洪剛壹聽急了,在群眾最危難的時候,自己怎麽能留在後方?他向團黨委申請,強烈要求參加抗洪搶險。
1998年8月21日晚,風雨交加,洪水漫堤,荊江大堤出現特大險情,壹旦決堤,後果不堪設想!險情就是命令,徐洪剛主動請纓擔任營突擊隊隊長,與80余名突擊隊員每人扛著50公斤重的沙袋,來回奔跑在沒膝深的淤泥裏。
徐洪剛不顧自己的身體,咬緊牙關堅持奮戰36個小時,直到累倒在大堤上。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發生時,剛剛被提拔擔任濟南軍區某紅軍團副政委的徐洪剛正在基層連隊蹲點,他急切地找到團政委:“15年前,是四川人民給了我重生的機會,現在他們有了苦難,請組織安排我參加第壹梯隊吧!”
次日壹大早,徐洪剛就與官兵們奔赴災區。他鼓勵大家:“災區親人的生命財產正在遭受重大損失,早到壹分鐘,就能多救壹個人!”為加快行軍速度,他安排每輛車由兩名司機輪班交替駕駛,為避免埋鍋做飯耽誤時間,就在車上吃幹糧充饑。
僅用26小時,他們就跋涉了1200公裏,趕到了都江堰市紫坪鋪水庫。然後,立刻徒步向重災區映秀鎮進發。
山高坡陡、橋梁垮塌,沿線公路遭到嚴重破壞,徐洪剛壹行壹路穿山越嶺,終於在當日下午5時到達映秀鎮重災區。此時又接到上級通知,要他們趕往銀杏鄉為受困群眾送給養和藥品。因為路不通,那裏的群眾已經斷糧兩天,藥品也十分缺乏。
事不宜遲,要快,師部在通知裏連用了三個“快”,還為他們捎來壹張簡易路線圖。
歷經艱難跋涉6個多小時,徐洪剛和紅軍團260多名官兵終於到達銀杏鄉,當地群眾抱著他們失聲痛哭,感謝他們送來了救命糧。當晚他們穿著雨衣,住在壹個搖搖欲墜的加油站。
艱難困苦面前方顯英雄本色。2008年5月27日,徐洪剛再次請纓,帶領官兵執行運糧任務,憑著前幾次行走的經驗和頑強的意誌,他們兩次穿越死亡谷,***運送給養5000多公斤、藥品數十箱,解除了災民的燃眉之急。
熱天壹身汗,雨天壹身泥,身上的衣服濕了又幹,幹了又濕,那些天他們還運送和搭建帳篷500多頂,搬運物資50多噸。指揮部的領導直誇他們:鐵軍名不虛傳!
2、履行職責不負重托
作為河南省三門峽市駐軍的壹名人大代表,軍旅倥傯之余,徐洪剛沒有忘記履行自己的代表職責。
軍隊駐地附近有壹條名為澗河的幹枯河道,經過部隊的訓練場。近些年,這條河道竟成為當地壹些私營企業的排汙之所,常年臭氣熏天,居民苦不堪言,官兵的工作、訓練和生活也受到影響。
徐洪剛了解到這壹情況後,利用節假日進行調研,走訪了駐地政府、企業、居民,多方聽取意見建議,並就河道治理請教了5位專家學者,形成了科學嚴謹的調研報告。在2007年春舉行的三門峽市人代會上,徐洪剛提交了《關於對澗河進行綜合治理的建議》。
該建議受到時任市委書記連子恒的高度重視,並作出批示:此建議要盡快進入工作日程,形成可行性施工方案,力爭壹年內完工。
當年5月啟動施工後,徐洪剛又多方奔走,協調軍地兩方密切配合。當年底,壹條清新的澗河呈現在人們面前。如今,河水清澈,楊柳依依,船遊水上,人映水中,成為駐地壹大風景。徐洪剛看到自己的建議變成了利民惠民的成果,心裏像喝了蜜壹樣甜。
記者采訪了解到,徐洪剛近年來積極履行基層人大代表職責,先後就地方領導過軍事日、加強青少年國防教育、加強軍地雙擁***建工作提出多項可行性建議。
他還協調部隊與駐地12家企事業單位建立起軍民***建關系,整合駐地資源建立起3個國防教育基地,聯系7名隨軍家屬就業。
澠池縣縣委書記仝孟蛟對記者說:“徐洪剛作為壹名軍隊政工領導和地方人大代表,對群眾赤膽忠心、對事業滿腔熱忱,以實際行動促進了軍民團結和社會和諧,可以說他既是軍隊的黨代表,也是地方的軍代表。”
“有壹根弦我們緊繃著,有壹種責任我們肩扛著,有壹片風浪我們緊盯著,有壹聲號令我們等待著。”走上團級領導崗位後,徐洪剛還時常唱起這首歌。
擴展資料:
徐洪剛,男,漢族,雲南省彜良縣洛旺鄉人,1971年3月出生,1990年12月入伍,1993年7月加入中國***產黨,歷任戰士、班長、排長、副政治指導員、政治指導員、團保衛股幹事,團副政委、濟南軍區某紅軍師政治部副主任,所在部隊駐紮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
現任全國政協委員、西藏昌都軍分區副政治委員。
百度百科-徐洪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