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的讀音
捍的讀音是hàn。
捍,漢字基本字義古代射者左臂佩戴的皮制袖套;也同“悍”,強悍之意。現代字義保衛,抵禦之意。
詳細字義:
(形聲。字從手,從旱,旱亦聲。“旱”本指日光太強烈,必須用盾牌來保護莊稼。引申為“保護”。“手”與“旱”聯合起來表示“動手保護”。本義:保護、保衛。說明:“捍”字本作“扞”。後者從手從幹。“幹”指盾牌。“手”與“幹”聯合起來表示“手持盾牌”,本義為“保護”)同本義
舜乃以兩笠自捍而下,去,得不死。——《史記·五帝本紀》
扞,以手扞,又衛也。――《廣韻》
親帥扞之。――《左傳·文公六年》
此公侯之所以扞城其民也。――《左傳·成公十二年》
而設以國為王扞秦。――《戰國策·西周策》
若手足之扞頭目。――《漢書·刑法誌》
能扞大患則祀之。――《禮記·祭法》
守壹城,捍天下。――韓愈《張中函傳後敘》
又如:捍塞(防堵,阻塞);捍難(抵禦外侮);捍遏(以武力阻隔);捍城(護衛城池);捍救(捍衛;救援);捍護(防衛;護衛);捍屏(捍蔽。屏藩)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侯幹切,同扞。《禮·祭法》能捍大患則祀之。
又《禮·內則》右佩玦捍。《註》捍謂拾也,言可以捍弦也。
又《史記·貨殖傳》燕與趙代俗相類,而民雕捍少慮。《註》言如雕性之捷捍也。
又《唐韻》《集韻》?下赧切,音僩。捍摌,搖動也。
又止也。
又《集韻》戸版切,患上聲。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