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黑洞研究進展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沈誌強研究員領銜的國際天文研究小組,在經過8年的研究後,找到了銀河系中心人馬座A*是超大質量黑洞的確鑿證據。
這壹研究成果刊登在今天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上。該雜誌評價說:“這是天文學家第壹次看到如此接近黑洞中心的區域,也終於找到了迄今為止最令人信服的證據,支持了‘銀河系中心存在超大質量黑洞’的觀點。”
人馬座A*這個神秘射電發射源位於距離地球2.6萬光年的銀河系的中心,被公認為是研究黑洞物理的最佳目標。從1997年開始,沈誌強和他的合作者,包括美國國家射電天文臺臺長魯國鏞、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梁茂昌、美國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的賀曾樸和趙軍輝,將目光鎖定這壹天體,並最終測定人馬座A*的直徑大小僅為1.5億公裏,相當於地球公轉的軌道半徑,因此推算出該天體質量密度異乎尋常的高,比目前任何已知的黑洞候選者的密度,都至少要大壹萬億倍以上,有力地支持了人馬座A*存在超大質量黑洞的物理解釋。
研究小組成功拍攝到的迄今為止最接近該黑洞的“射電照片”,是確定人馬座A?區域直徑最有力的支持。從1997年開始,該國際研究小組利用位於北半球10個射電望遠鏡組成的陣列,展開大量觀測,並用新方法不斷提高觀測精度,最終獲得了世界上第壹張3.5毫米波長的高分辨率圖像。這是目前天文學中可提供的最高空間分辨率,也是人類第壹次看到距離黑洞中心如此近的區域。
黑洞是研究宇宙起源的關鍵問題之壹。根據黑洞理論,黑洞的密度是如此之大,以至於光都無法逃脫它的引力,因此從外表看,這種天體是全黑的。這使得天文學家尋找黑洞的工作十分困難,只能根據黑洞能夠劇烈“吞噬”附近天體這壹性質確定其存在,也使得如何從觀測上證實黑洞成為現代天體物理學最具挑戰性的課題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