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代思域歷經近50年 半部汽車發展史
近日,不少車企公布了2月份銷量數額,受新冠疫情的沖擊下,汽車市場銷量不容樂觀。但是,無論市場環境如何,高價值、高品質的產品始終是消費者所追逐的,就像本田思域,從1972年推出第壹款車型到如今,歷經了十代,見證了車市的滄海桑田,仍屹立於全球車市不倒。直至今日,只要提起運動、時尚、秒天秒地的思域,誰能不動心呢?今天小編就來帶妳看壹下,十代思域的前世今生。
第壹代思域(1972-1979)
1972年7月11日,本田Honda推出了第壹代思域CIVIC車型。這輛車搭載了CVCC排量為1.2L的2氣門直列四缸發動機,最大功率44KW(60PS),最大扭矩93N·m;配合4速手動變速箱。百公裏加速時間12.3秒,極速為143km/h。
應市場需求,本田在同年增加了普通3門和5門的車型。1974年,思域運動版問世,它百公裏加速11.9秒,極速為157km/h。1979年,本田推出思域旅行版車型。
1979時,第壹代神車思域產量超過100萬輛。第壹代思域定位為經濟型轎車,問世後深受消費者喜愛,雖然還不能與歐洲性能車比較,但是開始在全球車市喪嶄露頭角。在世界各類汽車賽事中數次獲獎,如,成為首個通過了美國最嚴苛環保在政策"馬斯基法案"的標準的車型,獲得了"歐洲年度車型"評選的第三名等。
第二代思域(1979-1983)
1979年7月,本田推出了第二代思域CIVIC車型。搭載改進後的CVCC發動機,有1.3L和1.5L兩個動力版本,前者最大功率為50KW(68PS),後者最大功率達到59KW(80PS)。新車較第壹代更加註重實用性能外,運動性能更加凸顯。1980年,第二代思域推出了5門車型。百公裏加速11.9秒,極速可達161km/h。同時,有美國烙印的豪華配置的Country思域旅行的版本問世。
1983年思域產量超過了300萬。第二代思域開始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全球神車。本田在除日本本土的工廠外,在歐洲和非洲增設工廠,讓思域銷量和知名度都有大幅度提升。被《Motor?Trend》汽車媒體(美國)評為最佳進口車型。
第三代思域(1983-1987)
1983年9月,第三代本田思域上市,仍然分1.3L和1.5L兩個排量版本,其中,1.5L的最大功率達到了73KW(100PS),搭配5速手動變速箱。
1984年,本田推出帶著"Si"標識的思域,它在各方面動力性能上優於原車型。日版"Si"思域,搭載了1.6L直列四缸發動機,5速手動變速箱,最大功率為88KW(119PS),最大扭矩152N·m。在如此強勢參數之下,可以達到百公裏加速8.1秒,極速197km/h的優異表現。
第三代思域比前兩代更加註重車內空間表現,車身尺寸和軸距比之前都有所增加,如普通3門款的整車尺寸4145*1630*1385mm,軸距2380mm,比起第壹代車型長出了180mm,而四門三廂款軸距達到2438mm。除此以外,為提升駕駛的舒適性,第三代車型提供了可選擇的四驅車型。
無論是軸距加長、尺寸加大,還是四驅車型、"Si"車型,這些改變都讓思域開啟了運動化、性能化。
第四代思域(1987-1991)
1987年,第四代思域問世,相信這壹代思域是令粉絲印象深刻的壹款。第四代推出了"SiR"思域,它搭載了著名的B16A發動機,首發使用VTEC技術,發動機便爆發出強大動力。"SiR"思域的最大功率117KW(160PS),最大扭矩152N·m,百公裏加速可達到7.4秒,極速222km/h。
第四代思域的改變不僅於此,為追求更高的效率,"SiR"思域同時使用四輪雙叉懸掛系統,使整車的極佳性能,帶來出色的駕乘感受。
這些技術上的變革,讓駕駛從代步變成了壹種樂趣,也正因為如此,思域有了壹眾追隨它的粉絲。
第五代思域(1991-1995)
1991年,本田推出了第五代思域車型。在外觀上,改變了前代的平直線條、棱角分明的設計,采用圓潤的外觀設計。車型方面,推出三門和五門外,並未推出旅行版本。
說到讓人難忘的第五代思域,壹定有《頭文字D》"SiR"?II思域,這款車俗稱為小鋼炮。它在性能上較第四代"SiR"思域,有所提升。搭載和B16A發動機,但是最大功率提升為為125KW(170PS),最大扭矩157N·m。
第五代本田思域在外在內在都有所改善,或許是它可愛的外形,或許強大的性能,消費者總有壹個理由對它喜愛。總之,第五代思域已經在全球車市擁有壹席之地。
第六代思域(1995-2000)
1995年,本田推出了第六代思域車型,此時,思域TYPE-R的時代拉開了帷幕,思域迎來了高性能車型的時期。同時,外觀上壹改從前,開始使用大眼造型。
思域TYPE-R版車型,是兩廂三門版車型,整車車身尺寸4180*1695*1360mm,軸距2620mm。搭載1.6L排量的B16B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功率136KW(185PS),最大扭矩可達160N·m。TYPE-R版車最初源於賽車,後來被本田作為部分車型中高性能版本的標識,現在還在產的本田車型中,只有雅閣和思域保留TYPE-R版車型。
第七代思域(2000-2005)
2000年,本田推出了第七代思域車型。為了迎合用戶使用的需求,第七代思域定位上更註重家庭使用,為此,車型較前幾代有所改變,如外觀設計上更加圓潤、飽滿、采用麥弗遜式懸架等。這些改變雖然讓第七代思域在運動性能上有所減退,但是空間及實用性得到提升。
除此以外,為了更適合家用,"Si"和TYPE-R高性能版本車型,都不再使用B16A的B系列發動機,改用了K20系列發動機。同時,為提高了發動機性能,本田將思域所使用的VTEC技術的發動機升級為i-VTEC。2001年推出的思域TYPE-R車型,搭載排量2.0L的K20A2發動機,最大功率147KW(200PS),最大扭矩196N·m,百公裏加速6.8秒,最高時速235km/h。
第七代思域首次推出了混合動力版車型,成為世界上首個搭載混合動力量產的車型。這款混動車型上采用1.3L排量發動機和電動機雙動力,有效的達到了降低油耗和環保的效果,綜合油耗為4L/100km。
第八代思域(2005-2011)
2006年,由東風Honda所生產思域在中國上市,第八代思域迎來了第壹量在中國國產的思域。售價為14.78-18.88萬元。第八代思域進入中國市場後,憑借它的高性能和科技感,成為席卷國內中級車市的風暴。第八代思域在駕駛艙、儀表盤首次采用了科技化的內飾風格。在車型上,除了歐洲外,其他地區都摒棄的兩廂版,只保留三廂版。
自第八代起,思域就走向了國產化的道路,2011年第九代思域上市,2016年第十代思域上市。十代思域經歷了近五十年的風雨歷練,在中國車市緊湊型轎車的細分市場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