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JGJ102-2003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範[1]_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範2003

JGJ102-2003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範[1]_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範2003

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範

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範

《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範》( 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範》(JGJ102-2003)設計部分介紹 》( ) 《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範》(JGJ102-2003)設計部分介紹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中國建築裝飾協會鋁制品委員會專家組專家 趙西安 [關鍵詞] 玻璃幕墻 幕墻規範 幕墻設計 新的《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範》

(JGJ102-2003)已經頒布,自 2004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與原規範 JGJ102-96 相比,修訂和增加了不少內容,以下對其設計部分作壹簡要的介紹. (三)更合理地區分條文的寬嚴程度 2003 年版本首先區分了強制性條文和壹般性條文.強制性條文用黑體字印刷,相應采用了 "應","必須";"不應","嚴禁"等最嚴格的限定詞.強制性條文應當執行. 非強制性條文的內容,允許甲乙方在雙方簽定的合同中另作專門的約定. (四)引入了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的規定 建築結構有規定的設計使用年限.在本次修訂中,考慮到幕墻屬於可以更換的圍護結構,所 以在規範第 12 章中提出了幕墻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在說明中指出該年限壹般為不少於 2 5 年.玻璃,鋁型材和鋼材是可以達到 25 年的使用年限的.結構膠目前出具的 10 年質量 保證書只是商業上的舉措,並不是指結構膠的實際使用壽命.國外已有結構膠超過 30 年仍 然工作良好的實例.從結構膠的 耐老化試驗中可以看出,結構膠使用年限達到 25 年是可能的,國內壹些結構膠生產廠家已 考慮出具 25 年使用壽命的文件. 二,術語,符號 (壹)更明確幕墻的概念 玻璃幕墻這幾年形式多樣, 新體系層出不窮, 原有的規範對幕墻的定義已不適應當前幕墻多 樣 化的趨勢.因此 2003 版本修訂時規定了幕墻的幾個特征: 1,由支承結構體系與面板組成; 2,相對於主體結構有壹定位移能力; 3,不分擔主體結構所受的荷載和作用. 而且玻璃幕墻除作為外圍護結構外,還可以作為裝飾性結構. (二)對幕墻進行更細致的分類 1,幕墻指對地面傾角在 75°~115°範圍內的墻體.豎直的為壹般幕墻,其它為斜幕墻(內 傾為 75°~90°,外傾為 90°~115°).在此範圍外,統稱為采光頂,雨棚等,按規範分 工的約定不由本規範管理. 2,玻璃幕墻按其結構類型劃分為: 框支承玻璃幕墻 全玻幕墻 1 點支承玻璃幕墻 其中,框支承玻璃幕墻按其形式可分為:明框,隱框和半隱框幕墻;按其施工安裝方法可分 為構件式幕墻和單元式幕墻.壹些廠家所稱的小單元幕墻,其玻璃板帶掛鉤,在現場單片安 裝,實際上是構件式幕墻的壹種,所以不單獨分類. 三,材料 (壹)壹般規定 壹般規定中對金屬材料的表面處理做出了新的規定. 鋼型材除熱浸鋅處理外, 還可以用無機 富鋅塗料或采用其它的有效防腐措施(例如用聚氨酯塗料,氟碳噴塗等).鋁型材除陽極氧 化外,還可以采用電泳塗漆,粉末噴塗或氟碳噴塗等.

(二)鋁合金型材 1,鋁合金型材的型號采用了國際通用的型號:6061,6063,6063A 等. 2,增加了斷熱鋁型材的規定,其中強調了隔熱條應采用尼龍 66. 3,給出了各種表面處理時,處理層的厚度要求(規範中的表 3.2.2). (三)鋼型材 1,增加了

鋼材的新品種,如耐候結構鋼,鋼絞線等. 2,增補了有關支承裝置(吊夾,鋼爪等)和張拉索桿中錨固件的規定. 3,具體規定了氟碳噴塗和聚氨酯噴塗的表面處理層厚度的要求. (四)玻璃 1,調整了幕墻用玻璃的品種,取消了夾絲玻璃;增加了低幅射玻璃,防火玻璃,彩釉玻璃. 2,強調了鋼化後的二次熱處理和倒棱磨邊工序,減少玻璃的自爆. 3,對防火玻璃的應用做出了較明確的規定,強調采用單片防火玻璃及其制品. 四,建築設計 (壹)開啟扇的開啟面積 原規範從節省能源, 保障人身和開啟扇自身安全的考慮, 規定開啟扇總面積不大於墻面面積 15%. 非典過後,普遍要求加強自然通風,增設開啟扇.因此本次修訂時取消了開啟扇最大面積的規 定,開啟扇設置根據使用要求由建築設計確定. (二)控制反射玻璃的反射比 陽光控制鍍膜玻璃和低幅射玻璃都反射陽光, 反射率過高, 反射光過強容易對周圍產生光反 射幹擾,因此在建築設計這壹章中,規定了玻璃的反射比不大於 0.3. (三)關於安全玻璃的使用 安全玻璃指夾層玻璃, 鋼化玻璃及鋼化玻璃制成品. 采用安全玻璃既要考最大限度保證人員 安全,也要考慮鋼化玻璃和夾層玻璃加工最大尺寸的限制.在 2003 修訂版本中規定: 1,支承幕墻:宜采用安全玻璃; 2,玻幕墻:玻璃肋不宜采用單片鋼化玻璃, 2 駁接玻璃肋應采用鋼化夾層玻璃; 3,點支承幕墻:面板應采用鋼化玻璃及其制品,玻璃肋應采用鋼化夾層玻璃. 框支承幕墻目前尚有工程采用半鋼化玻璃,半鋼化玻璃不屬於安全玻璃,因此規定"宜采用 安全玻璃".全玻幕墻玻璃肋是重要支承結構,如采用單片鋼化玻璃,壹旦由於自爆或撞擊 而粉碎,面玻璃將失去支承會坍落,嚴重影響安全.另壹方面,由於目前夾層和鋼化玻璃受 設備最大加工尺寸限制, 高的全玻幕墻只能用大尺寸浮法玻璃, 因此沒有規定全玻幕墻壹定 要采用安全玻璃. 目前有些工程,特別是大型公***建築和高層建築,幕墻全部采用夾層玻璃,雖然避免了玻璃 粉碎 後落下產生的人身傷害, 但壹旦發生火災將使消防人員無法進入室內施救, 也無法幫助室內 人員逃生,產生新的安全隱患.所以采用夾層玻璃時,必須留出采用鋼化玻璃的搶救口和逃 生口,並設明顯的指示標誌. (四)防火玻璃的應用 1,幕墻的防火玻璃應采用單片防火玻璃及其制品,目前最廣泛使用的是單片銫鉀玻璃及其 制品.不應采用充填防火液的復合玻璃. 2,幕墻的下列部位應采用防火玻璃: 透明的層間隔煙封堵; 防火墻左右兩側的豎向透明防火帶; 無窗下實體墻或實體墻高度不足時,樓板上下兩側的透明水平防火帶; 劃分防火分區的透明防火墻; 其它透明防火隔斷,透明樓板. 3,支承防火玻璃的設施或支承結構不應采用鋁結構,應采用鋼結構. 五,結構設計的基本規定 規範 2003 版本將原來結構設計壹章細分為基本規定,框支承幕墻,全玻幕墻,點支承幕 墻的結構設計等四章. 本章主要敘述各種玻璃幕墻結構設計的***同問題,包括壹般規定;材料力學性能;荷載和作 用;效應的組合;連接設計;矽酮結構膠設計. (壹)壹般規定 1,更改了原規範幕墻立柱應懸掛在主體結構上的規定.原規定是根據當時幕墻為框支承的 條件制定的.由於現在許多大跨度,復雜類型的支承鋼結構是下端支承在主體結構上的,而 張拉索桿體系更是張拉在主體結構上,不能壹概采用懸掛支承的形式.因此,改為在第 6 章增加框支承幕墻宜采用懸掛立柱的條文. 2,原規範要求立柱與主體結構采用彈性活動連接,這壹概念不很明確,到底怎樣才算彈性 活動連接,容易產生爭議.本規範規定了幕墻應相對於主體結構有壹定的位移能力,這個位 移能力可以通過各種膠縫和空隙,各種長圓孔,上下立柱的滑動接頭,上下立柱間的留空, 3 左右梁之間的留空等方式實現. 大跨度鋼結構還可以通過鉸接搖臂機構和彈簧機構等充分滿 足大位移的要求. 因此本次修訂中不再強調每壹處連接都必須采用螺栓連接, 也不排除部分 連接采用焊接

的方式. 實際建成的玻璃幕墻工程中, 許多是采用部分連接為焊接 (包括立柱的角碼與預埋件用焊接 的工程),有些已經經歷了多次十二級臺風的吹襲;焊接連接的幕墻,多次經歷 9 度以上 振動臺試驗仍安全無損.實踐表明,在幕墻連接中完全禁止采用焊接是不合理的,有些場合 往往也是難以做到的,具體工程要作具體分析. 3,明確了要考慮的荷載與作用,取消了溫度應力計算 修訂後的條文取消了溫度應力計算. 從幾年來工程設計表明, 滿足裝配空隙構造要求和縫寬 要求後,溫度應力壹般不起控制作用,所以不再計算以簡化設計. 4,引入重要性系數 和承載力抗震調整系數 這是結構設計的基本系數,用以調整結構設計的安全度, 用於無抗震效應的組合, 用於有 地震效應的組合.為保持與結構設計規範表達壹致,本規範在內力,應力控制總表達式中, 引入這兩個系數.在玻璃幕墻設計時,這兩個系數均可取為 1.0,並不增加設計工作量. 5,采用各個方向分別驗算和控制撓度的方法 玻璃幕墻中風荷載和自重壹般情況下作用於不同方向, 地震作用力很小, 所以對於不影響結 構安全的撓度控制, 采用風荷載標準值和永久荷載標準值分別控制的方法. 當橫梁雙向受力 時,水平和豎向兩個方向分別控制撓度.作為圍護結構和裝飾性結構,這種控制可以滿足使 用要求,也簡化了設計工作量. 6,提示考慮荷載偏心產生的扭轉影響 在框支承幕墻的橫梁上,玻璃的重力是偏心施加的,會使梁產生扭轉,當采用中空,夾層中 空玻璃或偏心距較大時,梁受到的扭矩會較大,設計中要加以考慮. (二)材料力學性能 1,玻璃的強度設計值分為三檔 原規範玻璃的強度設計值按其厚度分為兩檔, 由於級差過大, 會出現玻璃加厚後承載力反而 降低的不合理現象.現在將強度設計值按厚度分為三檔,可以盡量避免這種情況. 2,明確玻璃側面強度的概念.側面是指玻璃切割後所形成的斷面, 其寬度等於玻璃的厚度. 側面強度低於大面強度, 常用於螺栓或其它連接件產生的玻璃平面內受拉承載力計算和玻璃 肋的受彎承載力計算等. 3,給出不銹鋼的強度設計值取用方法,即按屈服強度 除以系數

1.15 後得到. 4,張拉索桿結構中,拉桿和拉索長期處於拉力狀態下,宜有較高的安全度.拉桿強度設計 值按屈服強度 除以系數 1.4 後取用;拉索的強度設計值按抗拉強度 除以系數 1.8 後取用. 5,在附錄中列出了耐候鋼的強度設計值和螺栓,焊縫,鉚釘連接的強度設計值. (三)荷載與地震作用 1,風荷載計算按《建築結構荷載規範》GB50009 執行.基本風壓 按 50 年重現期采用. 200m 以上高度的幕墻,體型復雜及風環境復雜的幕墻宜進行風洞試驗來決定風荷載取值. 2,地震作用計算時,動力系數 取值為 5.0.並增加了兩個地面加速度等級的地震系數(對 4 應於 7 度半和 8 度半的烈度). (四)荷載和作用效應的組合度 1,重力荷載分項系數 ,壹般情況下取為 1.2.當重力荷載效應有利時(如下端支承玻璃肋 受彎計算時,自重產生軸壓力與風荷載產生受彎的拉應力組合), 取為 1.0;當重力荷載 效應起控制作用時(如下端支承的受壓鋼柱,自重與風荷載組合),尚應考慮 為 1.35 的 組合,相應風荷載的組合系數 取為 0.6. 2,地震作用效應的組合系數 取為 0.5. 3,在驗算幕墻構件的撓度時,只驗算風荷載標準值或重力荷載標準值作用下的撓度值,兩 者不進行組合(驗算雨棚和采光頂構件時,應考慮風荷載和自重兩者的***同作用,但這已超 出本規範的範圍). (五)連接設計 1,要求采用預埋件連接,預埋鋼板和預埋槽應在混凝土澆築前放入並固定其位置.在附錄 中列出了預埋鋼板的設計方法. 2,沒有條件采用預埋件時,可用後加錨栓固定連接件.後加錨栓應采用機械式錨栓或化學 錨栓,在條文中還提出了後加錨栓應用中應遵守的事項. 3,砌體墻平面外承載力低,且連接件難以固定.所以條文中作出了增設鋼或混凝土連接梁, 柱的要求. (六)密封膠 1,結構密封膠承

載力設計公式采用了強度設計值,與其它部分的設計表達式壹致. 2,在密封膠厚度計算時,對變位承受能力 的取值作出規定,采用應力為 0.14MPa 時的延 伸率,這個數值可由廠家提供的應力-應變曲線得到.玻璃面板的位移 取為 ,明確 為風荷 載作用下的最大層間位移角(此時膠縫的應力不會超過 0.14MPa).必要時 還應考慮溫度 的作用. 六,框支承幕墻的設計 (壹)玻璃面板設計 1,增加了玻璃最小厚度和中空玻璃,夾層玻璃前後片玻璃最大厚度差的規定. 2,在玻璃的應力和撓度計算中,考慮了玻璃大撓度工作狀態,對計算值予以折減,引入了 折減系數 . 3,撓度限值規定為短邊邊長的 1/60.由於幕墻玻璃的撓度主要為風荷載產生,因此在計 算撓度時可采用風荷載標準值進行計算. 4, 給出了夾層玻璃和中空玻璃的計算方法. 原規範中對夾層玻璃和中空玻璃等效厚度 的有 關規定,只適用於兩片等厚度,同類型玻璃的特例.壹般情況下,外加荷載在兩片玻璃上應 按其剛度 D 比例分配,亦即按 或 比例分配.考慮到中空玻璃中前後片玻璃撓度有差異,將 直接承受風荷載的前玻璃所分配的荷載加大 10%. (二)橫梁設計 1,合理規定橫梁截面最小厚度的要求.截面主要受力部分的最小厚度由三個條件決定:板 件的寬厚比 b / t;鋁型材采用螺紋直接受力連接時的局部厚度不小於螺釘直徑;鋁型材跨 度不大於 1.2m 時,最小 2mm;跨度大於 1.2m 時,最小 2.5mm.鋼型材最小壁厚 2. 5mm. 截面中不符合上述規定的部分,在截面設計時不予考慮. 2,提示橫梁應進行受彎和受剪設計.當橫梁 采用開口截面時,還應考慮薄壁桿件約束扭轉的影響,必要時應進行抗扭計算. 3,取消了原規範對橫梁絕對撓度值的限值規定.原規定限值適用於跨度不大的梁.目前幕 墻形式多樣,梁的跨度變化很大,采用單壹數值限制有時會很不合理.由相對撓度加以控制 5 符合結構設計的壹般習慣.所以本次修訂將鋁合金型材的撓度控制為跨度的 1/180;鋼型 材控制為跨度的 1/250. (三)立柱設計 1,立柱截面最小厚度的控制原則與橫梁類似.板件寬厚比和鋁型材螺紋連接局部厚度要求 與橫梁相同.有差別的是規定鋁型材截面開口部分最小壁厚為 3mm,箱形部分最小壁厚為 2.5mm;鋼型材最小壁厚為 3mm. 截面不符合上述要求的部分,進行截面設計時不予考慮. 2,根據工程的實踐經驗,並考慮到上,下柱連接處即使插芯加長,也難以作為連續截面進 行計算,所以閉口型材的插芯長度按 250mm 取用;開口型材可采用適當的型材或鋼板連 接.上,下柱連接構造可單邊(上柱或下柱)用螺栓或焊縫固定,另壹邊為滑動配合. 3,立柱可以為拉彎構件,也有可能為壓彎構件.兩者均須進行承載力計算,壓彎柱還須進 行穩定性計算.規範第 6.3.7 條文中"軸壓力"壹詞"壓"字為誤加,應刪去,公式 6.3.7 同 樣適用於拉彎柱的計算. 4,橫梁與立柱連接可以有多種方式,所以條文中采用"可采用螺栓連接"的表述,並不排除 鋼橫梁與鋼立柱采用焊接或其它連接方式的可能性. 七,全玻幕墻設計 本章是新增加的.全玻幕墻包括整根玻璃肋,靠膠縫傳力的壹般全玻幕墻;也包括駁接玻璃 肋,用支承裝置傳力的點支承全玻幕墻. (壹)壹般規定 1,更合理地規定玻璃的最大支承高度.底部支承大玻璃的穩定,平面外變形都與玻璃的厚 度有關,原規範規定玻璃高度 4.5m 以上均須吊掛過於籠統,不盡合理.本規範按其不同 厚度規定了不同的最大支承高度,比較合理. 2,全玻幕墻玻璃破裂的事例時有發生,多數情況下是玻璃被結構或裝修夾持,變形受限所 致.因此強調玻璃與周圍的結構,裝修和上,下槽口的空隙不小於 8mm,支承墊塊厚度不 小於 10mm,使玻璃有足夠的變形,位移空間. (二)面板 1, 面板按支承情況分別按對邊簡支板或多點支承板進行應力和撓度計算, 並考慮折減系數 . 2,面板在風荷載標準值作用下,撓度可按其跨度(點支承時為點支承沿長邊間距)的 1/6 0 控制. (三)玻璃肋 1,玻璃肋

是全玻幕墻的主要支承結構,如果采用單片鋼化玻璃,壹旦自爆,難以及時采取 搶救措施,全玻幕墻會有倒塌的危險.有些工程已發生過類似的險情.因此,用膠縫傳力的 全玻幕墻寧願用浮法玻璃肋,也不采用單片鋼化玻璃肋. 2,點支承全玻幕墻的駁接玻璃肋在連接處會產生高的應力,應采用夾層鋼化玻璃.駁接接 頭應能承受玻璃肋作為偏心受拉(受壓)構件所產生的內力.連接鋼夾板厚度不應小於 6m m,螺栓直徑不應小於 8mm. 3,玻璃肋高度大於 8m 時,應考慮玻璃肋的整體穩定問題;高度大於 12m 時,應采取措 施對玻璃肋支撐或拉結,防止側向失穩. 4,玻璃肋在風荷載標準作用下,撓度不宜大於跨度的 1/200.公式 7.3.3-2 中,系數 5/ 16 應改為 5/64. 八,點支承玻璃幕墻設計 原規範不包含對於點支承幕墻的規定. 近幾年來, 點支承幕墻廣泛應用, 技術水平迅速提高, 本規範新增加了點支承玻璃幕墻結構設計壹章. (壹)玻璃面板 6 1,點支承面板在支承點附近產生高的集中應力,應采用強度較高的鋼化玻璃及其制成品. 2,采用支承鋼爪時,玻璃要打孔,沈頭式支承開錐形孔,由孔壁承力,玻璃應有較大的厚 度,所以厚度不應小於 8mm;浮頭式支承由玻璃大面受力,可采用 6mm 玻璃. 3,點支承玻璃之間的空隙不應小於 10mm,壹般情況下應采用耐候膠嵌縫,無須密封的 裝飾性點支承玻璃之間可不用嵌縫. 4,點支承玻璃按多點支承受彎板計算應力和 撓度,規範給出了四點支承板的計算用表.計算可考慮折減系數 . 5,點支承玻璃在風荷載標準值作用下撓度不宜大於點支承之間的長邊間距的 1/60. (二)點支承裝置 1,點支承裝置應符合相關國家標準要求.支承裝置要能適應玻璃變形的要求(例如支承鋼 爪設置球鉸,支承夾板加墊層等).夾板式支承應設置托板支承玻璃的自重. 2,支承裝置只用於支承幕墻玻璃的荷載,不應兼作其它的用途(如懸掛其它重物等). (三)支承結構 1,用於點支承玻璃幕墻的支承結構,除少量采用接駁玻璃肋外,大量采用各種形式的鋼結 構.支承鋼結構可以采用剛性結構(如單根構件,梁系,桁架,網架,網殼等),柔性結構 (張拉索桿體系,索網等)以及剛柔混合結構. 2,支承鋼結構單獨承受玻璃面板傳來的荷載和作用,不考慮面板玻璃與支承鋼結構的***同 工作. 3,壹般情況下支承鋼結構宜采用有限元方法進行結構分析,柔性結構體系宜考慮結構的幾 何非線性.簡單的支承結構允許采用手算方法. 4,支承鋼結構按《鋼結構設計規範》GB50017 進行設計. 5,支承鋼結構必須保持結構體系的穩定性,張拉索桿體系還應在正反兩個方向都形成可以 承受風荷載的穩定結構體系. 單根構件應符合長細比的要求, 受壓構件的無支承長度應滿足 λ 不大於 150,受拉構件應滿足 λ 不大於 250 的要求. 6,拉桿和拉索應施加預拉力,預拉力要能使得在各種可能的荷載和作用下,拉桿與拉索能 保持壹定的拉力,不應出現壓力. 九,小結 綜上所述, 《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範》 (JGJ102-2003)對 102-96 進行了大幅度的修訂, 它總結了近年來我國玻璃幕墻工程設計與施工經驗, 反映了技術水平的迅速提高, 它為今後 壹段時期我國幕墻工程提供更充分的技術依據,進壹步促進幕墻工程技術的發展. 四.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範 1.鋼材:表面熱浸鍍鋅處理或無機富鋅塗料處理 2.鋁合金:表面陽極氧化,電詠塗漆,粉末噴塗或氟碳漆噴塗 3 隱框和半隱框玻璃幕墻,玻璃與鋁型材粘結必須采用中性矽酮結構密封膠 全玻幕墻和點支承幕墻采用鍍膜玻璃時,不應采用酸性矽酮結構密封膠 4. 穿條工藝隔熱鋁型材的隔熱材料:聚酰胺+玻璃纖維 澆註工藝隔熱鋁型材的隔熱材料:聚氨基甲酸乙酯 5. 玻璃幕墻用不銹鋼宜采用奧氏體不銹鋼,含鎳量不應小於 8% 7 6. 玻璃幕墻用中空玻璃:氣體層厚度≥9mm,應采用雙道密封,壹道用丁基熱熔密封膠, 二道用矽酮密封膠

7. 玻璃幕墻用夾層玻璃:夾片宜采用聚乙烯醇縮丁醛膠片 8. 玻璃幕墻的橡膠

制品宜采用:三元乙丙橡膠,氯丁橡膠及矽橡膠 9. 幕墻開啟扇角度不宜大於 30 度,開啟距離不宜大於 300mm,高度超過 40 米應設置清 洗設備. 10. 有采暖,通風,空氣調節要求時,玻璃幕墻的氣密性不應低於 3 級 11. 玻璃幕墻應采用反射比不大於 0.3 的幕墻玻璃,對有采光要求的玻璃幕墻的采光折減 系數不宜低於 0.2 12.有保溫要求的玻璃幕墻應采用中空玻璃,必要時采用隔熱鋁合金型材 13. 玻璃幕墻的非承重膠縫應采用矽酮建築密封膠, 開啟扇的周邊縫隙宜采用三元乙丙橡膠, 氯丁橡膠或矽橡膠密封 14.幕墻玻璃間的拼接膠縫寬度不宜小於 10mm,玻璃與建築內,外裝飾物之間的縫隙不宜 小於 5mm 15.框支承宜采用安全玻璃,點支承應采用鋼化玻璃,玻璃肋應采用鋼化夾層玻璃,容易受 到撞擊部位應采用安全玻璃 16.無窗檻墻的玻璃幕墻,應在每層樓板外沿設置耐火極限不低於 1h,高度不低於 0.8m 的 不燃燒實體裙墻或防火玻璃裙墻,與樓板,隔墻外沿縫隙用巖棉或石棉封堵時,厚度不 應小於 100mm 17.矽酮結構密封膠的粘結寬度≥7mm,厚度≥6mm,寬度宜大於厚度,但不宜大於 2 倍,隱 框玻璃幕墻厚度不應大於 12mm] 21.全玻幕墻的板面不得與其它剛性材料(收口槽壁,玻璃肋)直接接觸,空隙≥8mm,且應 用密封膠密封 22.全玻幕墻玻璃肋厚度≥12mm,截面高度≥100mm,面板玻璃≥10mm,夾層玻璃≥8mm 23.采用膠縫傳力的全玻幕墻,膠縫必須采用矽酮結構密封膠 24.點支承玻璃幕墻:玻璃厚度≥6mm(浮頭式連接件),玻璃厚度≥8mm(沈頭式連接件), 玻璃之間空隙寬度≥10mm,應采用矽酮建築密封膠嵌縫 25.除全玻幕墻外,不應在現場打註矽酮結構密封膠,矽酮結構密封膠不宜作為矽酮建築密 封膠使用 8 壹,幕墻的防火設計 幕墻的防火,設計要先行,設計是前提是基礎.所以防火設計應做到: (1)明確設計責任.建築設計單位主要應考慮幕墻工程的防火,防雷,光環境汙染和連接 預埋件的結構安全等因素, 並對建築幕墻工程提出具體設計要求並負相應的設計責任. 幕墻 設計單位應具備相應的專業設計資質, 嚴格按照有關規範和相關標準及制度對幕墻防火方面 的選材,節點,細部構造進行設計. (2)建築幕墻的設置,層數,長度,面積和防火分區,防火間距及建築幕墻的防火節點的 耐火極限要求等應符合《建築設計防火規範》和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規範》 . (3)建築幕墻作為外圍護構件要求密封性好,尤其是玻璃幕墻其開啟部分面積要求不宜大 於幕培墻面面積的 15%:且開啟部分宜采用上懸結構,開啟角度不宜大於 45 度.所以,以建 築幕墻為外圍護結構的建築物基本上是屬於封閉性建築物, 防火設計應遵循預防為主, 防消 結合的工作方針, 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立足自防自救, 幕墻防火措施要與建築主體的消防系 統結合考慮. (4)設計幕墻分格時要力求桿件與柱,梁,墻,樓板位置壹致,避免交叉.壹般地,幕墻 立挺與柱要重合,幕墻橫梁與建築物樓板或主框梁,防火墻裙要吻合,避免壹玻璃跨越兩個 防火分區,這樣幕墻的主桿件才可以與建築物主體可靠連接,防火區才得以封閉. (5)個別情況下,幕墻橫梁與樓面標高不壹致時,應在樓面外沿設置水平放置的鋁型材填 充,鋁型材用透明結構膠與玻璃粘結. (6)窗間墻,窗檻墻的填充材料應采用不燃燒材料.當其外墻面采用耐火極限不低於 lh 的 不燃燒體時,其墻內填充材料可采用難燃燒材料. (7)無窗間墻和窗檻墻的玻璃幕墻,應在每層樓板外沿設置耐火極限不低於 lh,高度不低於 0.8m 的不燃燒實體裙樓;或在幕墻內側每層設間距

不小於 1.5mm 的耐熱鋼板,不得采用鋁板.防火層的密 封材料應采用防火密封膠,防火密封膠應有法定檢機構的防火檢驗報告.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