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範冰冰演的《我不是潘金蓮》這部電影,妳的評價是什麽?

範冰冰演的《我不是潘金蓮》這部電影,妳的評價是什麽?

當《我不是潘金蓮》還在宣傳期時大家就非常期待,壹是因為範冰冰從未嘗試過類似的角色:平日裏傲嬌女王範兒的範爺要挑戰出演為了壹個說法而層層上告,形象與做法皆低到塵埃裏的農村婦女,二來這種題材的故事若是刻畫的太誇張恐怕也過不了審。結果是馮小剛與範冰冰壹起合作便為觀眾呈現了壹場恰到好處的容納了愛情、冤情、同情的精彩絕倫的生活黑色喜劇。

圓形取景這樣的設計,在我看完整場電影後不禁佩服馮小剛導演的藝術與靈性。這樣做的好處諸多,譬如影片所講的故事發生在江西壹座小城,而南方小城常給人的溫文爾雅則非常適合用圓形取景;其次這樣能夠排除壹切幹擾因素,使得觀影者完全聚焦於故事本身,更能對影片所講述的故事感同身受,最後還有壹個妙處在於,影片揭露的也是現實社會中某些官員對民眾生活問題的踢皮球行為,多次提及的“因小失大,丟了西瓜撿芝麻”等等,均為管中窺豹,圓形場景下聚焦的只是壹個故事,而圓以外的,或許是更多更復雜的真實生活。

電影的旁白由馮小剛導演親自錄制,像極了在聽壹個旁觀者講故事。故事的主線為李雪蓮與丈夫秦玉河假離婚,結果卻在婚後分到房子時因丈夫另外娶妻而變成了真離婚。李雪蓮氣不過,為求壹個說法開始了上告之路。她的訴求是先與丈夫確認這是假離婚,然後再復婚,接著再真離婚,這在常人看起來無比荒誕的行為卻是她的偏執所在。

她認死理,假的就是假的,可現在卻變成了假的是真的,她接受不了,於是她先是告到了當地法院,法律在某種程度上不講情面的,於是李雪蓮理所當然的敗訴,法院認為他們的離婚就是真的。不服輸的她繼續上告,千辛萬苦找到了縣長,結果被縣長避之不及的躲過去了,而後又陰差陽錯的被市長知道了此事。市長對底下人說讓李雪蓮離開,卻從未說去哪裏,底下人又層層下令,到了執行層變成了將她帶走請去喝茶。

被教育過的李雪蓮依然咽不下這口氣,於是回來找前夫理論,卻被前夫指出在婚前與人發生過關系,說她分明就是潘金蓮。那壹刻我在她的眼神中看出了震驚,痛苦,絕望與無奈。她由原本的只認死理的李雪蓮,變成了被前夫指認為潘金蓮的更加擰巴的壹個農村婦女。

範冰冰的演技在這場黑色幽默中也展現的淋漓盡致,此前觀看《觀音山》,現在依然對她得知街頭幫欺負同學肥皂後,立刻前往街頭幫,用酒瓶打破頭,強吻街頭幫女孩並討回公道的場景記憶猶新。倘若說範冰冰在《觀音山》中的表演是有張力的,那麽在《我不是李雪蓮》裏的表演則是以靜制動。她是壹個小人物,怒到極致嘶吼也無人理會,所以她才在前夫誣陷她是潘金蓮時也沒有太多反駁,而是通過自己認為對的方式據理力爭,想謀求壹個說法。這壹次,她就是壹個冷靜卻可憐的農村婦女。

她壹次次的上告並沒有得到應有的解決。官員們從最初的置之不理,到後來的怕她上告,阻撓她上告也是壹場赤裸裸的諷刺。這壹場鬧劇中,官員們的態度轉變源於李雪蓮的上告影響到了他們的前程與官帽。

官員們最終想出了利用中學時曾暗戀她的人來阻止她。愛情來臨,大頭問她,妳願意選擇和愛的人在壹起,還是和仇人在壹起?原本以為終於可以放下怨恨開始新生活的她卻因為大頭的私心又壹次被推向黑暗深淵。她扔掉為他購買的毛衣,用暖壺憤怒的砸向他,最終離開了。

折騰了十幾年無果,同時又得知前夫因壹場意外去世後她突然失去了生活的動力和勇氣,那壹刻她所有的堅持像是被抽離了壹般,她想到了死。卻在上吊時被果農告知,如果在這裏死,將沒人來摘果子,讓她去另外壹片果園死。她朝著天空笑了,生活也開始出現拐點。很多人在看完電影後問,李雪蓮為何沒死?我想是因為她善良。她雖氣的想要找很多人殺死前夫和各官員,卻從未真正動手過。所以她也不會讓其他無辜的人因為她的死而受到牽連。

但其實無論她是否誠心,她的做法都影響到了許多人的生活。前夫離婚後再婚的女人,因為她的上告在五年前就得了憂郁癥,而涉及到此事的官員也被撤職。

劇情中有壹處是她在北京客站旁開了壹家牛骨面店,又遇到了曾經因為她而被撤職的官員史惟閔。史惟閔撤職後回家鄉做起了生意,賺的暫且夠生活,這樣壹來,也便還原了影片中的壹句話,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也可以稱之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官員們的名字也極妙,史惟閔,賈聰明,鄭重,而事實上,他們均擔不起這些個名字。

不得不說,觀看這場電影的初衷大部分是沖著範冰冰去的,小時候看她在《還珠格格》裏飾演文弱的金鎖,多年後又嘗試不同的角色和設定,在《武則天》裏她是無人能敵的女王,在《觀音山》裏她是那個叛逆張揚卻很仗義的南風,經過種種錘煉,她變成了今天演誰像誰的好演員,在《我不是潘金蓮》裏,範冰冰也給了觀眾很多意想不到的驚喜,也期待她日後更多更好的作品。

願我的故事裏總有妳的影子 ?微信公眾號傾心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