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制造具體流程是怎麽樣的呢?
生產流程
1) ESI(早期供應商參與的早期參與):
這個階段主要是客戶和供應商之間對產品設計和模具開發的技術探討。主要目的是讓供應商清楚地了解產品設計師的設計意圖和精度要求,同時讓產品設計師更好地了解產品的模具生產能力和工藝性能,從而做出更合理的設計。
2)報價:包括模具價格,模具壽命,周轉過程,機器所需噸位,模具交貨日期。(更詳細的報價應包括產品尺寸和重量、模具尺寸和重量等信息。)
3)采購訂單:交付客戶訂單,存放和接受供應商訂單。
4)模具生產計劃及日程安排:此階段需要根據模具的具體交貨期回復客戶。
5)模具設計:可能的設計軟件有Pro/Engineer、UG、Solidworks、AutoCAD、CATIA等。
6)采購材料
7)機械加工:涉及的工序大致有車削、鑼(銑)、熱處理、磨削、電腦鑼(CNC)、電火花(EDM)、線切割(WEDM)、夾具磨削、激光雕刻、拋光等。
8)模具裝配
9)模具試運行
10)模型評估報告(SER)
1)批準模型評估報告(SER批準)
擴展信息:
損失原因
1)模具主要工作部件的材料問題,選材不當。材料性能差,不耐磨;模具鋼不精煉,冶煉缺陷多;沖頭和鍛坯鍛造工藝不完善,熱處理仍有隱患。
2)模具結構設計問題,模具結構不合理。細長沖頭沒有設計加強裝置,出料口不暢,發生堆積,過大的出料力加劇沖頭的交變載荷等。
3)成型工藝不完善,主要表現為陰陽模鍛造毛坯內部質量不良,熱處理技術和工藝存在問題,導致陰陽模淬火不徹底,出現軟斑,硬度不均勻。有時會出現微裂紋甚至裂紋,打磨拋光不到位,表面粗糙度過大。
4)無潤滑或潤滑但效果差,
來源:百度百科-黴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