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乳膠漆的防黴、防腐
1 乳膠漆腐敗產生的原因
壹 般情況下,正確添加了防黴、防腐劑的乳膠漆不會產生黴變和腐敗。那麽,壹些塗料企業為什麽會有乳膠漆的變質情況發生呢 ? 那只有壹種解釋,即在某些特殊條件影響下,防黴、防腐劑的劑量難以完全抑制黴菌和細菌的繁殖。或者是其殺菌速度低於黴菌和細菌繁殖的速度。
1 . 1 乳膠漆腐敗後的現象 乳膠漆的腐敗是由黴菌、腐菌 ( 細菌 ) 分別作用或***同作用的結果。
1 . 1 . 1 黴變
即開罐後乳膠漆因黴菌作用在其表面呈現黴點。
1 . 1 . 2 腐敗
即由於細菌作用出現異常氣味,並伴有絮凝、 沈澱等現象。
1 . 1 . 3 黴變、腐敗
即由腐菌、黴菌***同作用,使乳膠漆出現強烈異味,伴有發黑、沈澱、絮凝、結塊等現象。
1 . 2 環境的影響
決定黴菌和腐菌 ( 細菌 ) 生存繁殖的條件有 5 個,即溫度、水分、氧氣、菌種、酸堿度。這 5 個條件都與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系。
1 . 2 . 1 溫度的影響
就溫度對黴菌和腐菌 ( 細菌 ) 的繁殖影響力而言, 25 ~ 35 ℃最適合黴菌的繁殖; 35 ℃ 以上最適合腐菌的繁殖。氣溫較低的時候,乳膠漆不易腐敗變質,其道理就在這裏。因此,氣溫較高的季節,就容易使乳膠漆發生黴變或腐敗。
1 . 2 . 2 水分的影響
腐菌、黴菌的繁殖需要水分。在空氣中水分的含量以濕度來表示,濕度大,易於腐菌、細菌的繁殖。南方的乳膠漆較北方的更易變質,就因為南方的濕度高於北方。在高濕度情況下,生產設備上、包裝容器中、車間墻壁上都易大量存在黴菌和細菌。在此條件下生產的乳膠漆就易於變質。
1 . 2 . 3 氧氣
海拔高、氧氣含量小的地方,乳膠漆不易變質,而海拔低、氧氣含量大的地區,乳膠漆容易變質。通常平原地區、水網地區的乳膠漆容易變質。
1 . 2 . 4 菌種
乳膠漆的生產過程都屬於帶菌操作,即成品漆中基本都帶有各種細菌菌種,遇到合適的條件即開 始繁殖。
1 . 2 . 5 酸堿度
壹 般來說, pH 較低的乳膠漆較 pH 值較高的乳膠漆易變質。由於細菌易使酸性物質變質,乳膠漆腐敗變質的過程是其由堿性向酸性轉化的過程,因此,我們將乳膠漆變質的過程又稱為“酸敗”。
1 . 3 原料的影響
乳膠漆用原料都帶有各種細菌,也可能某些原料在使用前自身已經黴變、腐敗,這就加劇了乳膠漆的黴變和腐敗。
l.3 . 1 粉料的影響
乳膠漆用填充料和著色顏料其表面都帶有細菌,比表面積越大的顏料,帶菌量就越多。尤其是超細填充料、比重小的填充料,其表面以及毛細管中都含有大量的細菌。遇到細菌適宜的環境,其繁殖速度將大大加快,由此生產的乳膠漆,其含菌數 量將會很大。
1 . 3 . 2 助劑的影響
助劑中帶有細菌,這是肯定的。纖維素的降解、 發黴,失去粘性;分散劑、潤濕劑、消泡劑等助劑粘度降低、變色、產生異味,均可以理解為腐敗變質。在日常生產中,我們比較註意纖維素的產品變質而忽視了其它助劑變質的可能性,這對變質分析帶來困難。有壹家塗料企業,夏天時發現乳膠漆腐敗變質,經多次排除法進行試驗,最後,才發現問題出在分散劑上。分散劑變質,首先使顏料絮凝而產生沈澱,分散劑中的細菌在乳膠漆中大量繁殖引起乳膠漆發臭、發黑,結果損失很大。
1 . 3.3 乳液的影響
乳液的生產,雖在較高溫度下進行,但在空氣 中帶菌包裝,其產品帶菌也是肯定的。有些乳液生 產廠商認為乳液在滅菌溫度下生產,不會有細菌產生,因此在包裝前連殺菌劑都不加就匆匆出廠,這就給塗料企業的產品質量控制帶來極大的困難。
2 防止乳膠漆的黴變、腐敗
了解乳膠漆黴變腐敗的原因後,找到其預防的方法也就容易了。
2 . 1 理想的生產環境
生產車間應力求寬敞、明亮、通風、透氣,梅雨季節要盡量減小車間濕度,經常打掃衛生,壹句話:盡量減少細菌的生存條件和盡量抑制細菌的繁殖 速度。
2 . 2 理想的原材料
對原材料必須進行嚴格的檢驗、驗收。特別重要的是生產工人投料時壹定要認真仔細,積累豐富的生產經驗,憑直覺識別原材料的質量是否在儲存 過程中已發生變化,發現異常立即上報。
2 . 3 生產工藝
為了使防黴防腐劑產生的抑菌、殺菌作用。要將其在配料前期加入,確保其在乳膠漆中分散均勻。在氣溫高、濕度大的地區和季節,適當加大防黴、防腐劑的用量。在高溫、高濕的地區和季節,每天生產結束後,要將容器、設備、管道等與空氣接觸的部分清理幹凈。以防止黴菌、細菌在管道、設備內壁大量繁殖,尤其是對較長時間不用的設備、管道,更要註意使用前的清理。
3 黴變、腐敗乳膠漆的科學處理
3 . 1 黴變
黴變壹般發生在乳膠漆與空氣層接觸的界面上,乳膠漆表面產生局部黴斑或黴點,乳膠漆內部外觀不發生變化。象這種情況,經抽樣檢驗後,在性能不變的情況下,壹般采取開罐將乳膠漆表面存在的黴斑或黴點去除,再倒人調漆缸中邊攪拌邊補加稀釋後的防黴劑,在 500 ~ 700 r / min 的情況下攪拌 30 min 後再重新包裝即可,若開罐後,乳膠漆表面出現大的黴斑,如按上述情況進行前期處理後,必須加入少量乳液和相關助劑。
3 . 2 腐敗
乳膠漆出現腐敗時,通常現象是罐內的腐敗氣體膨脹後將桶蓋頂起,開罐後有較強的異味,並伴隨有分水、絮狀 ( 豆腐渣狀 ) 沈澱,局部顏色發黑,粘度下降,遇到上述情況,分以下幾個步驟進行處理。
3 . 2 . 1 攪拌檢測
將變質腐敗的乳膠漆經中速攪拌後抽樣檢驗。通過檢測來判斷細菌對乳液作用後的破乳程度。壹般來講,內墻乳膠漆的各項性能變化不大,外墻乳膠漆能保持較強的抗老化性能 ( 通過歷時 4 年的天 然曝曬對比試驗 ) .
3 . 2 . 2 添加助劑
(1) 添加防黴、防腐劑。
按 1 / 1000 或 1 . 5 / 1000 的比例添加防黴、防腐劑。首先,這種防黴、防腐劑必須具備除臭功能,因為用戶決不會認可帶有強烈異味的乳膠漆。再則,必須有良好的殺菌功能,其次才考慮到抑菌功能。防黴、防腐劑的選擇還必須具有氣、液相殺菌功能。因為,黴菌的產生是在氣、液 ( 乳膠漆 ) 相界面上進行,而腐菌的產生是在液體 ( 乳膠漆 ) 內進行。同時具有氣、液相殺菌功能的防黴、防腐殺菌劑就可將氣、液相中的黴菌、腐菌同時殺死。
江蘇南通博大新推出的新科 -02 防黴、防腐殺菌劑能在瞬間消除異味,亦即能在瞬間殺滅腐敗了的乳膠漆中的腐菌和細菌,這是最重要的壹環。
(2) 添加分散劑、潤濕劑和消泡劑。
腐敗的乳膠漆中出現嚴重分水、絮凝、結底現象,其原因是分散劑、潤濕劑、消泡劑已受到細菌的侵蝕而部分失效或全部失效,因此,必須補加分散劑、潤濕劑和消泡劑,添加量以原用量的 1 / 2 為宜。
(3) 添加 pH 值調節劑。
乳膠漆黴變和腐敗後,細菌的不斷繁殖使得乳膠漆從弱堿性逐步向酸%考 試大%性轉變,為了恢復增稠劑在堿性狀態下的增稠效果,必須補加 pH 調節劑調 pH 值至 8-9 為宜。
3 . 2 . 3 添加乳液
乳膠漆腐敗後,其中的部分乳液必然是已破乳而酸敗,所以,必須補加乳液,補加乳液量以原配 方中乳液的 10 %~ 15 % 為宜。
3 . 2 . 4 添加增稠劑
乳液補加後必然要重新調節粘度,在重新調節粘度的過程中,可考慮締合型增稠劑與堿溶脹增稠劑混合使用。外墻乳膠漆的粘度調節以締合型增稠劑為主,內墻乳膠漆的粘度調節以堿溶脹增稠劑為主。因為,締合型增稠劑對乳液增稠明顯,堿溶脹增稠劑對體系增稠明顯。
經過處理後的乳膠漆貯存時間壹般也能保持壹年,但考慮到其質量的可靠穩定系數,建議不作為商品漆出售,可考慮直接在工程中及早使用為宜。
乳膠漆的防黴防腐,是生產工藝中的壹個重要部分。目前,有少數塗料廠采用自來水、深井水或河水直接用作稀釋劑,這樣生產,雖降低了成本,但增加了乳膠漆黴變、腐敗的可能性,建議還是使用純凈水作稀釋劑為好。
筆者此前已進行了多年的研究,幫助壹些塗料 企業挽救了壹定量的變質乳膠漆。但是,這壹切的 壹 切,必須以確保產品質量,不危害消費者的利益為前提;以豐富的工作經驗為基礎;以減少資源浪費為前提;以減少汙染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