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馬拉之死》油畫的賞析

《馬拉之死》油畫的賞析

馬拉之死》是法國新古典主義畫派奠基人雅克·路易·大衛於1793年創作的畫布油畫,現收藏於比利時皇家美術館。

《馬拉之死》刻意營造了壹個屬於窮人的空間。在封閉狹小的陋室裏,馬拉倒在浴缸中,壹手握著筆,壹手握著染了鮮血的信,油畫的上半部筆觸松散淩亂,可能是壹面墻,也可能只是含糊不明的空間,代表著永恒的虛無,但那個充當書桌、粗糙平實的木箱,仿佛在訴說著馬拉的美德。

《馬拉之死》創作於法國歷史上動蕩,血腥,也是偉大的變革時期。路易十六治理下的法國當時正處於壹場危機中,這壹波災難的導火線照例是金融危機, 法國因資助美國爭取獨立而洋洋得意,但財政上的拮據又迫使國王向人民增稅。

《馬拉之死》畫中的人是被仁慈、正直和無私的愛國情懷所美化的人,皮膚的色調如同冰冷的石頭,馬拉身上的傷口醒目、細致,如同十字架上耶穌身上的傷口,而馬拉此時似乎也有著耶穌般的感召力,整幅畫彌漫著悲涼的美感。

似乎有宗教崇拜的意義,有著超強的說服力,鎮定而堅毅的遺容好像表明馬拉並沒有死。畫家塑造了壹位已經死去但仍永遠活著的英雄。又為馬拉的手上的信箋,填上動人的內容。這樣的藝術創造,為的是打造壹個聖徒般的馬拉,引起不明真相的觀者對刺殺者的痛恨。

該畫作用筆結實有力,以寫實的筆法刻畫雅各賓派領袖馬拉遇刺身亡。暗淡沈郁的畫面充滿了悲劇色彩,表述的是壹個撼動人心的歷史瞬間,反映了壹個真實的具有激情與理想、流血與死亡的大革命時代。在營造馬拉“聖徒”形象的技巧方面,大衛畫的馬拉整體姿態。

特別是下垂的胳膊,巧妙地將觀畫者的感受與耶穌基督下十字架的印象聯系了起來。作為壹個天主教國家,耶穌基督下十字架時的形象,通過各位知名或不知名的畫家,存在於天主教世界的各個角落,拉斐爾等大畫家都有過類似的表達。

雅克·路易·大衛(Jacques-Louis David,1748年8月30日-1825年12月9日)是法國畫家,古典主義畫派的奠基人,藝術教育家,學生有新古典主義代表人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讓·巴蒂斯特·卡米耶·科羅等。畫風嚴謹,技法精工。

擴展資料:

19世紀法國現代派詩人、評論家夏爾·皮埃爾·波德萊爾認為《馬拉之死》沒有迂腐平庸之處,既有壹種柔和的的情調,同時又有壹股動人心魄的力量。該畫作是壹出觸目驚心的戲劇。壹種非常強烈的表現力使得該幅作品成為現代藝術的奇跡之壹。

1893年《馬拉之死》油畫才被比利時的布魯塞爾博物館收藏。現收藏於比利時皇家美術館。1982年,《馬拉之死》隨法國250年畫展到中國北京展出。

百度百科-馬拉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