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球常識:壹套高爾夫球桿包括哪幾項
高爾夫球桿是高爾夫球運動中的基本裝備,由球頭、桿身、握把組成。按球桿的不同用途,和球桿被設計成不同的桿頭形狀和桿身長度,這樣高爾夫球桿大致可分為木桿、鐵桿、挖起桿以及推桿。
還有壹種介於鐵桿和木桿之間的球桿,叫混合桿,又叫鐵木桿。
1、木桿
木桿為何叫木桿是因為以前的桿頭多以木頭制造而得其名,最早是以紅柿木制成的。因為木頭遇水會膨脹,早期雨天擊球球桿使用後都會送到pro
shop保養;後來才演變使用不同的材質制造。鐵、不銹鋼、碳纖維、鈦金屬都有使用到。
最流行的球桿材質應是鈦金屬。除了不須費時保養外,鈦金屬的反彈效益較強,可打較遠,現今許多球場因無法增加長度距離,因此對職業選手選用木桿的反彈系數有壹定的規格,USGA規定反彈系數不大於0.83。
除開球用的1號木桿外,球道木桿尚有3、4、5、7、9。對女生而言3、4木較難打,所以才會推出仰角更高的7號或9號木出現。
木桿是高爾夫球員袋中最長的球桿,桿頭呈球莖狀。木桿主要用於開球,若能用它第壹桿就擊出很遠的球,對以盡可能少的桿數打完壹洞無疑邁出了決定性的第壹步。所以,木桿的作用是爭取距離,為了增加擊球時的桿頭速度,盡可能的加大揮桿弧度,增加打擊量。
2、鐵桿
通常是由不銹鋼或軟鐵制成,有鑄造和鍛造兩種制作方法。鐵桿多在球道上使用,或在三桿洞開球時使用,它追求的主要是穩定性而非距離。
壹般男子七號鐵桿距離為150碼,女子則為100碼左右。套桿內包含的鐵桿為:2號鐵——9號鐵,P桿、S桿。個別品牌(比如HONMA)還有10號鐵或11號鐵。
女子很少有使用2號鐵桿的,通常是從4號鐵或5號鐵開始使用。從距離角度講:2、3、4、5號鐵為長鐵桿,6、7、8號鐵為中鐵桿,8、9、P、S、A為短鐵桿。
3、挖起桿
P、S、A為挖起桿英文名稱縮寫,都屬於短桿範疇,也叫特殊鐵桿。它的特點是鐵身較短,揮重比鐵桿重,桿面傾角度數大(45—60度),有反彈角。主要於果嶺周圍以及沙坑或長草救球時使用。挖起桿按特點分為:劈起桿(PW)、中繼挖起桿(GW)、沙坑桿(SW)、高拋挖起桿(LW)。
PW:它角度通常為45—49度,擊球距離為:男子大約110碼,女子大約90碼;
GW:它角度通常為49—54度,擊球距離為:男子大約100碼,女子大約85碼;
SW:它角度通常為54—57度,擊球距離為:男子大約90碼,女子大約80碼;
LW:它角度通常為57度以上,擊球距離為:男子大約65碼,女子大約60碼。
因此,如果妳選擇了壹支48度的PW和壹支56度的SW,最好再加上壹支52度的GW,這樣就足以應付任何可能在果嶺周圍發生的情況了。
4、推桿
推桿是用來在果嶺上朝球洞方向推擊球的專門球桿,推桿桿身較短,桿面傾角最大不超過5度。主要有條形(也叫刀背形)和槌頭形兩種。
最早推桿多設計成L型的,也有少數職業選手仍沿用傳統L型推桿,到後來的PING Putter,發展至two balls甚至three balls,馬蹄型圓錐型,各式能讓人感受平衡的推桿。
5、鐵木幹
鐵木桿是介於鐵桿和木桿之間的球桿,叫混合桿,又叫鐵木桿。
鐵桿鐵桿分長中短桿,長鐵桿通常指的是3號4號,5、6、7為中鐵桿,短鐵桿則為8、9、10。使用長鐵桿的人越來越少,多數改以小雞腿代替。長鐵桿通常不容易打高,容易產生右曲球。長鐵桿因為角度小,碰上大逆風時,就派得上用場。
鐵桿案球頭設計不同分刀背式和凹背式,刀背式重心較高,較不容易做出桿頭釋放的感覺;而凹背式則重心較低,有的甚至做到超低重心,底部較重,甜蜜點面積較大,因而較易擊中球,也可打的高些。
市場上多見到凹背式的。短桿還有劈起桿(P),挖起桿(A),沙坑桿(S),短桿方面通常職業選手較為講究,還細分不同角度,52度53度60
度等等。不同角度可擊出不同的球的高度和不壹樣的旋轉程度。對業余選手而言通常挖起桿和沙坑桿***享,10號約等於P,11號則等於A(角度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