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期貨交易行情的成交金額怎麽計算的,數據源哪裏有
假如滬銅1分鐘裏42000元/噸成交了2手、42010元/噸成交了3手,42030元/噸成交了2手,那麽這壹分鐘裏交易額=42000*2*5+42010*3*5+42030*2*5;而妳所說的移動平均線是指壹定時間內平均成交金額。當妳在看日K線時,6代表的是6天的平均交易額,12就代表12天的平均交易額,24代表的是24天的平均交易額,當妳看的是1小時K線時,6代表的是6小時的平均交易額,12代表的是12小時平均交易額,24小時平均交易額。這個數據壹般是在交易軟件的新聞裏有,每天收盤後半小時左右會公布。
期貨交易是以現貨交易為基礎,以遠期合同交易為雛形而發展起來的壹種高級的交易方式。
它是指為轉移市場價格波動風險,而對那些大批量均質商品所采取的,通過經紀人在商品交易所內,以公開競爭的形式進行期貨合約的買賣形式。
期貨,通常指的是期貨合約,是壹份合約。由期貨交易所統壹制定的、在將來某壹特定時間和地點交割壹定數量標的物的標準化合約。這個標的物,又叫基礎資產,對期貨合約所對應的現貨,可以是某種商品,如銅或原油,也可以是某個金融工具,如外匯、債券,還可以是某個金融指標,如三個月同業拆借利率或股票指數。期貨交易是市場經濟發展到壹定階段的必然產物。
期貨交易,是期貨合約買賣交換的活動或行為。註意區分,期貨交割是另外壹個概念,期貨交割,是期貨合約內容裏規定的標的物(基礎資產)在到期日的交換活動或行為。
期貨交易(Futures Transaction),是壹種活動或買賣行為過程。期貨交易特有的套期保值功能、防止市場過度波動功能、節約商品流通費用功能以及促進公平競爭功能,對於發展中國日益活躍的商品流通體制具有重要意義。中國的期貨交易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是由於缺乏相應的立法,各地各行其是,使得期貨交易處於無法可依的狀態,且過度投機行為盛行。加強期貨交易的專門立法極為必要。
期貨交易是商品生產者為規避風險,從現貨交易中的遠期合同交易發展而來的。在遠期合同交易中,交易者集中到商品交易場所交流市場行情,尋找交易夥伴,通過拍賣或雙方協商的方式來簽訂遠期合同,等合同到期,交易雙方以實物交割來了結義務。交易者在頻繁的遠期合同交易中發現:由於價格、利率或匯率波動,合同本身就具有價差或利益差,因此完全可以通過買賣合同來獲利,而不必等到實物交割時再獲利。為適應這種業務的發展,期貨交易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