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建材價格上漲,施工方如何主張調整工程價款

建材價格上漲,施工方如何主張調整工程價款

2017年11月份以來,受國家去庫存、去產能及環保限產“風暴”等宏觀政策的影響,武漢地區的水泥、鋼材等部分建築材料出現了短期供需失衡、資源偏緊的狀況,綜合導致市場價格呈現出持續、大幅、無規律性的異常上漲狀況。受環保治理、禁采影響,黃砂、碎石市場供應緊張,產地來源及運輸費用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市場價格上漲明顯,由此導致商品混凝土、預拌(幹混)砂漿生產成本大幅增加,各生產廠家紛紛出臺了大幅調價的函,市場價格出現了大幅波動的狀況。

建材可謂是建築業的“糧食”,是建築業賴以發展的基礎。眾所周知,建築業本身是壹個利潤率較低的行業,且具有履約周期長的特點,而建築材料又是施工企業最主要的成本之壹,建材價格大幅上漲直接刺激的是廣大施工企業的敏感神經,直接影響的是廣大施工企業的現實利潤,因此,建材價格的每壹次上漲都會引起施工企業的密切關註。但是,施工企業遭遇建材價格上漲時並不是束手無策,是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主張調整工程價款的。

施工企業遭遇建材價格上漲時,首先應查看與發包人簽訂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以下簡稱施工合同)對此是否有約定,具體來講大致有如下幾種情況:

1、《施工合同》中對建材價格上漲如何調整工程價款沒有約定

在《施工合同》對建材價格上漲的風險承擔沒有約定的情況下,施工企業遭遇建材價格上漲時應及時向發包人發函闡明建材價格上漲的真實市場情況,爭取得到發包人的理解和支持,從而就調整工程價款事宜達成壹致。若承發包雙方難以就調整工程價款難以達成壹致,如符合下文所述的“情勢變更”的適用條件,施工企業可直接援引“情勢變更”原則主張調整工程價款,從而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2、《施工合同》約定為工程總價或材料價格實行包幹

若《施工合同》對工程總價和材料價格實行的是固定總價包幹形式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2002年頒布的《關於審理建設工程合同糾紛案件的暫行意見》第27條的規定,“建設工程合同約定對工程總價或材料價格實行包幹的,如合同有效,工程款應按該約定結算”。據此可知,上述情況下承發包雙方應按《施工合同》的約定履行,也即施工企業應無權因建材價格上漲而向發包人主張調整工程價款。但這種情形也並非絕對,如果按照《施工合同》約定履行明顯不利於合同壹方或顯失公平的,若符合“情勢變更”的適用條件,施工企業依舊可以通過“情勢變更”原則依法主張調整工程價款。

3、《施工合同》中對建材價格的變動風險有詳細的約定

壹般來講,《施工合同》中對建材價格的變動風險承擔有約定的,應按照約定處理。最常見的是承發包雙方在《施工合同》中約定:“單價變化幅度或價差在±5%以內時不調整,超過±5%時由雙方按壹定比例承擔”。在司法實踐中,各地法院也是傾向於按照《施工合同》約定的價格變動風險承擔方式來認定的,如廣東高院在2012年發布的《全省民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中就規定,“當事人在合同中對建築材料價格變動的風險有約定的,按約定處理”。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2012年發布的《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若幹疑難問題的解答》中第12條也提到,“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約定工程價款實行固定價結算,在實際履行過程中,鋼材、木材、水泥、混凝土等對工程造價影響較大的主要建築材料價格發生重大變化,超出了正常市場風險的範圍,合同對建材價格變動風險負擔有約定的,原則上依照其約定處理。”因此,在《施工合同》對建材價格變動的風險承擔有約定的情形下,施工企業在面對建材價格上漲時,也應及時向發包人發函,主張按合同約定的責任承擔比例調整工程價款。但是,若建材價格異常飛漲,如出現本文開頭所述的2017年年底武漢地區水泥、鋼材、預拌砂漿等建材價格異常上漲、市場價格出現大幅波動的情況,此時若承發包雙方按照《施工合同》約定的價格變動責任承擔比例履行將顯失公平或使合同壹方利益明顯受損,符合“事情變更”適用條件的,施工企業也可直接根據“情勢變更”原則來主張調整工程價款。

那麽,到底何為“情勢變更”?如何理解和界定“情勢變更”?

1、“情勢變更”的含義

所謂“情勢變更”,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和國合同法〉若幹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六條有的規定,“合同成立以後客觀情況發生了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無法預見的、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屬於商業風險的重大變化,繼續履行合同對於壹方當事人明顯不公平或者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當事人請求人民法院變更或者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公平原則,並結合案件的實際情況確定是否變更或者解除。”本條司法解釋壹般被認為是創立了“情勢變更”的法律概念,是“情勢變更”原則最主要的法律依據。

2、“情勢變更”的適用條件

由“情勢變更”的概念可知,“情勢變更”原則的適用應當符合以下五個條件:

(1)情勢變更的事件應當是發生於合同訂立之後;

(2)情勢變更的事件應當是當事人訂立合同時不能預見的;

(3)情勢變更事件發生後的變化必須重大致當事人繼續履行合同將明顯不公平或將無法實現合同目的;

(4)情勢變更不應當是不可抗力,否則將適用不可抗力的規定;

(5)情勢變更不應當是商業風險,否則應當由當事人自行承擔。

從上述條件來看,施工企業能否就建材價格的異常飛漲適用“情勢變更”原則,關鍵是判斷該價格異常飛漲是屬於商業風險還是“情勢變更”。根據最高人民法院2002年頒布的《關於審理建設工程合同糾紛案件的暫行意見》第27條也提到,“因情勢變更導致建材價格大幅上漲而明顯不利於承包人的,承包人可請求增加工程款。但建材漲價屬正常的市場風險範疇,漲價部分應由承包人承擔”。也即是說,建材價格雖然大幅上漲,但如果漲價屬於正常的市場風險範疇,屬於建築行業固有的商業風險的,則不構成“情勢變更”。至於如何精準判斷商業風險與“情勢變更”,目前法律尚無明確的規定。

3、“情勢變更”的司法適用

建材價格上漲符合“情勢變更”的適用要件的,如果工程價款不調整則會顯失公平,損害合同壹方的利益,因此人民法院會在市場風險範圍和幅度之外酌情予以支持施工企業調整工程價款的主張,具體數額可以委托鑒定機構參照工程所在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關於處理建材差價問題的意見予以確定。此外,為防止情勢變更原則被濫用而影響正常的交易秩序,人民法院適用情勢變更原則也有嚴格的審核程序,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正確適用 (中華人民***和國合同法)若幹問題的解釋(二)服務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的通知》第二條的規定,“適用情勢變更原則,應當由高級人民法院審核。必要時應提請最高人民法院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