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雲紗”面料很華麗珍貴!但是,妳知道它是怎麽制作出來的嗎?
作為壹個生長在?香雲紗?原產地城市的我來說,必須要給大家安利壹波?香雲紗?的服飾。這大概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還依靠純原生態植物和純手工織染的面料之壹了。從上色到固色,都非常耗費時間和人力,最少需要半個月才能完成壹匹布的染色,比起其他面料制作起來困難太多。
香雲紗制作出來的服飾在全國各地都有售賣,但價格十分昂貴,壹套很簡單的香雲紗長裙,動輒幾千塊,要是顏色豐富壹點,印花復雜壹點的,設計再精巧壹點,上萬也是很常見的。可能大多不了解香雲紗歷史的人,都會認為如此特殊的面料,應該是產自於浙江這樣的絲織大省。實際上香雲紗卻是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的地方特色產物,幾乎是只有順德人才能做出如此完美的面料。
妳不信?不信就接著往下看。因為順德特有的地理環境,在長達六百多年的時間裏,才慢慢積累出香雲紗如此特殊的制作過程。
首先香雲紗的原料壹般都是用當地人自己養大的蠶所吐出來的絲織成的原綢料。等把要染色的坯綢準備好後,就需要準備壹個非常重要的物品,要用其達到染色的效果。而這個東西就是薯莨。用薯莨汁浸泡完坯綢後,再用順德當地河湧裏未被汙染的河泥把坯綢的壹面全部塗抹,經歷發酵晾曬後,再將坯綢清洗晾曬,用青草地軟化,然後才是成品。
這裏面的每壹個環節,都最好是用本地的特產物品,比如本地蠶吐的絲,本地絲織的綢,本地綢染的薯莨汁,本地河泥包的綢。現在我們再來具體講壹下香雲紗的制作過程。
第壹步:將準備好的坯綢進行薯莨汁的多次浸染。
壹般坯綢壹定是要純蠶絲編織而成,把它們剪成20米左右壹段準備好放在壹邊,將薯莨壓碎分四次泡進水裏,得到濃度不壹的四種薯莨汁液。再把準備好的坯綢先放進第壹道最濃的薯莨汁中,浸泡攪拌均勻,再撈出曬幹,然後噴第二道薯莨汁後再曬幹,再噴再曬,重復多次。接著再把坯綢放進第三道薯莨汁中浸泡半小時,撈出曬幹,再泡再曬,重復多次後再用這道水用50度左右的溫水煮5分鐘左右,撈出曬幹。最後用第四道水再浸泡半小時坯綢,重復泡曬多次後,再煮壹次曬幹後再泡半小時,然後撈出曬幹折好。
第二步:將經過薯莨浸染的坯綢準備好過泥。
在完全遮光的地方把坯綢平鋪打開,在向上的壹面均勻地塗抹上從河裏掏出來的細膩幹凈的泥沙。只要薄薄的壹層,塗抹完成後,將坯綢對折後擡到平地上晾曬40分鐘左右。最後將這些過了泥的坯綢抱進河裏清洗。
第三步:最後壹次浸染薯莨汁並曬幹。
洗幹凈河泥的坯綢,在草地上鋪平曬幹然後再放在薯莨汁裏浸泡半個小時,然後撈出來放到草地上曬幹。壹直等到太陽快要下山時,等坯綢吸收了草地上的露水,慢慢變軟後,再將其折疊起來。這就是成品。
我們把這整個制作過程叫做?三蒸九煮十八曬?,整個過程長達半個月之久,制作出來的香雲紗質地有韌勁卻不失柔滑。壹匹布正反有兩種顏色,壹面黑亮,壹面呈彩色或棕色。做出來的衣服穿著涼快,不會沾身,有垂感,還有壹種特別的古樸美,被稱為面料中的?軟黃金?。
而如今在順德的倫教鎮,有壹個香雲紗博物館,香雲紗的制作也大多都在倫教完成,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去順德旅遊,並且體驗壹次香雲紗的制作過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