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赫爾德對自然美的看法是

赫爾德對自然美的看法是

赫爾德對自然美的看法是美的對象是被置於壹個上升的階梯之上的:從輪廓、顏色和聲調,從光、聲音到花朵、水、海洋、鳥、地上的動物到人。

人物介紹:

約翰·戈特弗裏德·馮·赫爾德是德國文藝理論家。狂飆運動的理論指導者。曾在哥尼斯堡大學學習醫學和神學。同狄德羅、歌德和萊辛都有交往。

學術研究範圍很廣,包括哲學、文藝、宗教、歷史和語言學等。提倡民族文化,重視民間文學,試圖從歷史觀點說明文學的性質和宗教的起源,並運用比較語言學方法解釋語言和思想的關系。

著有《關於近代德國文學的斷片》、《批評之林》、《論語言的起源》和未完成的《關於人類歷史哲學的思想》等。還編纂民歌集《詩歌中各族人民的聲音》。

作品:赫爾德的《民歌集》(發表於1778–79年間,後來版本改名為《歌中的民族之聲》),是壹部包含許多國家民歌譯本的匯編集。在《人類歷史的哲學觀念綱要》(4卷,1784–1791年)中,赫爾德強調環境對文化的影響,並提出社會和文學類型也像人類壹樣誕生、成長、成熟和消亡的理論。

德國思想家、作家。1744年8月25日生於東普魯士的莫龍根。父親原是手工業工人,後當小學教師,母親也是手工業工人家庭出身,他們都是虔誠的教徒。

赫爾德念完中學後於1761年在莫龍根城壹個牧師家抄寫文稿。1762年壹個俄國軍醫把他帶到哥尼斯堡,在大學學習醫學、神學和哲學。他聽了康德關於自然科學的課,讀了盧梭和莎士比亞等人的作品,結識了哈曼,哈曼的思想對赫爾德有很大影響。

1764年經哈曼介紹在裏加的壹個教會學校當助理教師,1765年兼在教堂布道。這時他寫出了《論德國現代文學片斷》(1766~1767)和《批評之林或根據最近發表的論文的尺度對美的科學和藝術的壹些看法》(1769)。這些論著受到萊辛等人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