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菩提應該怎麽挑選
在我看來,菩提珠子的型制是否統壹是選擇星月菩提最最重要的壹個衡量標準,也是最容易被普通文玩愛好者所忽略的壹點。因為壹串菩提或者說壹串珠子,材質再怎麽好,型制不統壹就已經是它最大的缺陷了。(有些不規則的制式,例如塔珠,不在討論範圍之內)
舉個例子,平時朋友經常會找我壹起分享自己的珠子,我經常反問的第壹句話就是,這串珠子大小不壹樣妳知不知道?其實大多數的朋友,自己的珠子不壹樣大,自己都是不知道的,不是因為看不出來,而是因為很少會去在意這個點,根本就沒有想過珠子可能不壹樣大。看到這裏,大家可以仔細觀察觀察自己的珠子。珠子不壹樣大,有可能是加工時選籽就不壹樣大,也有可能是後期不同的籽縮水程度不同,導致整串珠子大小不統壹。
更為誇張的是,很多時候壹串珠子上,不光珠子的大小不同,而且珠型也有差異。有時候是同樣的寬度厚度不同,有時是壹串裏有蘋果珠也有有桶珠,比較不容易被發現的是壹串都是桶珠,但是修角弧度不同,這種情況非常常見。其實大家在選擇金剛菩提的時間,都會比較仔細的觀察珠子的珠型是否統壹,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壹串是否是“同樹籽”,而選擇星月的時候經常會忽略這點。
珠子大小不同以及珠型不同的情況很多時候都是因為把不同批次的尾貨收在壹起,最後混在壹起穿出來的。
還有些時候,朋友給我看自己的東西,我會問,妳的珠子不圓妳知不知道?很多時候很多朋友是不知道自己珠子不圓的,因為就沒有去想珠子可能不圓,潛意識就認為了圓珠子肯定是圓的嘛。
壹般情況下,壹串珠子裏不同的珠子型制不統壹,或者有的圓珠不圓,都不會是太好的物件(沈香等特殊珍貴門類除外)。所以說選擇星月菩提時,壹串珠子的型制統壹度,是首先需要考慮的標準!
壹、 色差。
說的簡單壹些,如果沒有盤玩的珠子就有了色差,肯定是由於不同珠子的密度有著較大的差異,在與空氣接觸後,氧化程度不同,導致有了色差。這樣的珠子,其他方面即使再好,再便宜,也最好不要挑選,因為這種天然的密度差異,會導致盤玩後色差越來越大。而這種色差不是由於盤玩接觸不均勻導致的,所以“追色”也是追不上的。
當然有些朋友追求“彩虹星月”等小眾偏好的,那另當別論。
二、 完整度。
這壹點,看珠子的完整度,即是否有缺肉,也是考量整體品質的重要參考因素。比較專業的文玩愛好者在選擇星月菩提時,壹定是要拆開包裝檢查品質的。因為很多珠子的缺肉都是在側面,如果不拆開看,很多側面的缺肉是看不到的。而是否有缺肉,對於星月菩提的價格,就有著比較大的影響。
這裏單獨說壹點,對於壹些特大尺寸的星月菩提,有壹定的缺肉是可以接受的。假設壹串18毫米的星月手串,通常情況下會有壹些瑕疵。如果要把這些瑕疵徹底去除,可能珠子車完可能就只有16毫米了。所以每個人有自己的價值認定,並不是說有缺肉就壹定不能玩,就沒有把玩價值。
三、 密度。
網上很多教學選星月的帖子,都把密度排在第壹。老劉覺得,密度固然重要,但是壹串密度很好,卻大小不統壹,顏色不壹樣,還到處缺肉的星月菩提,誰又願意去玩呢?
我這裏我要糾正大多數人壹個錯誤觀點!很多人覺得星星越小、越少,密度就越大,這個觀點是不夠準確的。多數時候,星月菩提星星的多少和大小跟星月的密度成反比例關系,但這不是壹個足夠充分的論證觀點。
星星越少,星星越小,代表孔道所占體積越小,而肉質體積占比更大。但體積占比大,不代表壹定密度就大。相信大家都見過壹種星月,就是星孔微紅,整體肉質略感潤透而瓷肉感不強。這就是典型的壹類星星又少又小,但密度並不高的星月。
所以說,我們看密度,主要還是要去看肉質感,感覺手頭。肉質飽滿充實,手頭又有分量的,才是真的密度高的星月菩提。
壹、 凈度和色感。
這裏為什麽老劉說的是凈度而不是白度?因為現在“白”已經不是廣大文玩愛好者對於星月菩提的唯壹審美標準了。傳統脫脂工藝的白,陳年星月菩提的黃,陰皮星月的綠,都有著大量的粉絲人群。而無論哪壹類星月,凈度和色感都是很重要的!
好的星月菩提珠子上,基本就很少會出現雜點或者色斑的情況,這種就是凈度好的珠子。而關於色感,白要白的飽滿而瓷潤,黃要黃的素雅而潤澤,綠要綠的蔭繞而深沈。每壹種顏色都會有每壹種顏色獨特的美。
二、 星月的分布。
有人說,我們盤星月菩提,盤的不是星,也不是月,而是天空。但天空美不美,很大程度就取決於星和月的分布了。
我們的壹串星月菩提中,總有那麽幾粒看起來特別的美,而他們的美不是因為星星的多少,也不是因為星星的大小,而是因為兩個字,叫做“勻稱”。世間萬物,物極必返,而萬物多少,總有壹個黃金比例,只有以最合適的比例產生最自然的分布,那才是最美的星,最美的月,最美的天空。
三、 油性。
很多寫星月菩提選擇的文章中,菩提子油性的考慮都放的很靠前。而我只將它排在第七,必然有我老劉的道理。因為油性這個條件,就當今的市場而言,越發的見仁見智,而不是單壹方向的判別標準。
現在很多人追求的原生態星月,未脫脂,油性足,變色快,包漿快,開片快,兩三個月就可以擼出傳統星月幾年的效果。
而傳統脫脂工藝的星月菩提,就像是以前人們所過的日子,從前的時間好慢,變色、包漿、開片都慢,壹輩子,只夠擼壹個串兒……
傳統脫脂工藝的星月油性不如原生態星月的好,但優點也很明顯,壹是在某壹階段那種無數人追求的瓷白感是原生態星月沒有的,二是它的盤玩壽命要比原生態星月長的多。
到底哪種星月更好,網上是爭的不亦樂乎,老劉制作分析,判斷交給大家。
四、 打磨和拋光。
既然我把打磨和拋光分開,說明是有區別的。打磨指的是車珠子塑型的過程,拋光指的是砂紙拋光處理的過程。
看打磨,主要是看珠子表面的車痕重不重,因為如果工藝水平不高,車痕特別重的壹些半成品,後續砂紙拋光是很難把車痕完全除去的。
看拋光,主要就是看砂紙高拋的目數。很多星月菩提的商家號稱自己的精品星月8000目高拋,10000目高拋,12000目高拋的,老劉個人覺得似乎用處不是特別大,畢竟再怎麽高拋最後還是得拿我們的手盤,我們的手也就2500-3500目左右。所以就我個人的經驗而言,紅木珠子可以拋的更高,而星月菩提拋光到5000目左右就夠了。
當然,現在有很多不良商家給星月菩提上拋光粉、打蠟的,讓星月菩提看起來賊光閃閃,但是仔細去觀察,還是跟優質的星月菩提的白瓷光是有區別的。
壹、 打孔。
打孔質量很能反應壹條星月菩提的制作品質,有的比較粗糙的作坊,做出來的珠子,孔道斜斜歪歪,珠串穿起來之後也很不美觀。
孔道的大小也是比較有講究的,不同尺寸的星月,孔道的大小都有壹個相對合理的大小比例。孔道太小,穿線的時候不方便,孔道太大,也會導致整串珠子松松垮垮,並且降低了珠子的分量。
這些都是考量壹串星月菩提品質的細節。
二、 修口。
人們對星月菩提子的修口的追求,更多時候就是人們對精致生活追求的壹種體現。好的修口可以大大的提升壹粒菩提籽的質感,這點在其他品類的珠子上也是壹樣。
很多有強迫癥的玩家,壹粒珠子的修口不夠完美,心裏就不舒服。有些人珠子買回家後,都會自己再重新修壹遍,去體驗參與制作的過程。親身體驗制作,本身也是文玩很重要的組成部分。
另壹方面,好的修口,可以很好的減輕孔道對於繩子的磨損,降低繩子突然斷掉的風險。
十壹、珠型。
之所以把珠型放在這麽後面,是因為不同的文玩愛好者都有不同的珠型偏好,並不是越值錢的就越多人喜歡。
現在的文玩愛好者越來越追求個性,各種奇特的珠型也是層出不窮,比較常見的珠型有:正圓珠、圓桶珠、直桶珠、鼓珠、蘋果珠、算盤珠、藥片珠、燈籠珠、水滴珠、南瓜珠、心型珠、棗珠、富甲天下珠、各種異形雕花珠等等。
其中直桶、圓桶、鼓珠、正圓、桶珠、蘋果、算盤、藥片,這八類最主流的珠型,同樣最大維度的情況下,價格依次降低。這樣壹個簡單的珠型和價格的對比,希望對大家的價值判斷有壹定的幫助。
這裏還要特別說壹點,由於絕大多數人玩文玩都對於新、奇、特的東西有著很大的追求動力,所以現在的星月菩提子也是越做越大。其中壹個比較主要的珠型就是正圓珠。
這裏小小的曝光壹下,比如市場上可能會見到的15毫米的正圓珠,很多時候都是15*14的,因為大多數原料想要做到真正的正圓,只能讓尺寸縮減,而多數商家都不願意這麽去做!但是15*15的圓珠和15*14的橢圓珠在價格上是有本質區別的!就像椰蒂壹樣,9*9的要比9*8的貴很多。
十二、月向。
月向,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正月還是玄月。為什麽我把它排到了最後?因為我覺得這點和星月菩提的品質是關系最小的。
星月菩提的原果是不規則的橢圓狀,任何壹粒星月原果都可以制作成正月的珠子,只是在追求珠子最大化的過程中,月孔不壹定就恰好在正側面了。換壹個角度說,如果要追求正月,那就只能把同樣的原果制作成更小的珠子。
所以說,正月的星月菩提,更廢料、更難得,但不是真正意義的更好。
綜上所述,老劉我從十二個角度給大家詳細分析了如何去判斷、挑選壹串星月菩提,當然肯定還有沒有說全的地方。
平時大家在商家口中聽到的A貨、A+貨、A++貨等等,都是商家結合上述所有的條件對於星月菩提得出的壹個綜合評級。我細分來仔細講,就是希望能對大家平時在選擇星月菩提時,有更直接的幫助。讓大家能夠更直觀的從不同的角度去辨別壹串星月菩提的優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