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機的操作程序
這是我在問問中給妳找到的答案妳看下: A 操作流程 壹、管路連接準備 接呼氣閥 ↓ 安裝外接流量傳感器 ↓ 連接患者管路(成人或兒童) ↓↓ 主氣流細菌過慮器 呼吸機出口 ↓↓ 短管(14英寸) 長管 連接空氣∕氧氣軟管 ↓↓↓ 濕化入口(安裝濾紙) 集液瓶 連接電源 ↓↓↓ 濕化器出口 長管 濕化器內加無菌蒸餾水至箭頭處 ↓↓↓ 長管 三叉接口 開電源開關 ↓↓↓ 集液瓶 模擬肺 調節控制和報警設置 ↓↓ 長管 運轉無異常後與患者連接 二、呼吸機與患者的連接 1、鼻∕面罩 2、氣管插管包括:經鼻插管∕經口插管 3、氣管切開 請到這裏下載呼吸機的使用視頻 /read.php?tid=29945 B 作用原理 呼吸機應用的理論基礎是胸肺組織的壓力-容積(P-V)曲線。P-V曲線分成陡直段和高位平坦段。在陡直段,壓力和容積的變化成線性關系,較小的壓力變化即能引起較大的容積變化;反之在高位平坦段,較大的壓力變化只能引起較小的容積變化。 因此,呼吸機的氣道壓力選擇在P-V曲線的陡直段,用較小的氣道支持壓力帶來較大的通氣量的變化。呼吸機通過鼻面罩采用雙水平氣道正壓來提供壓力支持通氣,它采用渦輪供氣方式,可產生較有創呼吸機大得多的持續氣流(40~50L/min),用以補償漏氣,維持預設壓力水平,可以保證使用鼻面罩不會因漏氣影響治療效果,具有優異的人機同步性能。允許自主呼吸在兩壓力水平上發生,提高了人機配合的程度,避免人機對抗。吸氣時提供壹個較高的吸氣壓(IPAP),可幫助患者克服氣道阻力,增加肺泡通氣量,降低吸氣肌負荷,減少患者呼吸肌做功和耗氧量,有利於呼吸肌的休息,呼氣時機器自動轉換至壹個較低的呼氣壓(EPAP)相當於呼氣末正壓(PEEP),可對抗內源性呼氣末正壓,起到機械性支氣管擴張作用,防止細支氣管的氣道陷閉,增加通氣量,增大功能殘氣量,防止肺泡萎陷,改善通氣/血流比例,提高PaO2,使肺泡內CO2有效排出,從而達到提高PaO2、降低PaCO2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