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雪在中國知名度為何這麽低呢?
殘血是我國當代著名作家,盡管她的作品不是禁書,可以在我國的知名度和曝光率似乎是有點低。我從三個方面分析原因。
首先,我們要承認殘雪作品的成功。殘雪本名鄧小華,1953年生於長沙。1985年1月,殘雪首次發表小說,至今已有六百萬字作品。
被美國和日本文學界認為是20世紀中葉以來中國文學最具創造性的作家之壹。其代表作有《山上的小屋》《黃泥街》《蒼老的浮雲》《五香街》《最後的情人》等。
基本概念
最早的“作家”是管理家務的意思,此語入書見於《三國誌·楊戲傳》:“請為明公以作家譬之”;《晉書·食貨誌》載:“(漢)桓帝不能作家,曾無私蓄。
這說明自三國至晉代“作家”系指“治家”而言。漢桓帝沒登基時過著清貧生活。因不善治家理財,才弄得沒有私蓄。
“作家”壹詞轉變含意始於唐代。
據北宋李昉撰《太平廣記》載:“唐宰相王玙好與人作碑誌,有送潤毫(酬金)者,誤叩右丞王維門,維曰:‘大作家在那邊。’”這就是唐宋時期對在文學藝術上成績卓著者稱“作家”的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