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山西:新課改令家長喜憂參半 專家稱其利大於弊

山西:新課改令家長喜憂參半 專家稱其利大於弊

自從2008年秋季起,山西省高中課改全面啟動。太原市的17所普通高中成為新課程實驗基地。如今,壹年時間已經過去了,課改後的第壹批學生已經進入高中二年級,第二批學生也已開學。新課改在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上都有很大變化,加入了綜合實踐等課程,由此也將帶來今後高考制度的必然改革。雖然還有兩年才會高考,但家長們對於新課改還有很多疑惑與不解,同時對未來高考可能會參照學生平時成績或教師推薦壹說,表現出了不少的喜與憂——

 舉手贊成 平時成績不錯的孩子有救了

 恬恬媽(孩子開學高壹):我覺得新課改還是不錯的,現在孩子們學的東西更全面了。以前不是總分文理科嗎?文科生對理科壹竅不通,都是科學盲;理科生又對文科毫無了解,連基本的歷史文化常識都不懂。現在的人才要的是綜合素質,文科理科的知識都應該有所了解!

 茹茹媽(孩子開學高二):我看孩子的課程中加入了技術課和綜合實驗課。從這點上說,我覺得對孩子們還是很有好處的,這些實踐課程可以讓他們走進真實的世界,了解周邊的環境,並且學會壹點小技術,多好啊!假期時,女兒剛做完壹周的社區服務活動,雖然她看上去非常累,我也挺心疼的,但她的壹句話“那些掃大街的大媽們真是辛苦”,讓我當時心裏那個欣慰啊,孩子真是變得懂事兒了。

 亮亮媽(孩子開學高壹):因為孩子也趕上高中課改了,我也很緊張,所以提前問了壹些老師,他們說新課改更加強調平時的成績和表現。因為平時課程都會算學分,只有這些學分都修夠了,才有資格報考大學。這樣多好啊,我家孩子心理素質特不好,平時成績還不錯,但壹到關鍵時刻就掉鏈子,這不,中考就沒考好。如果將來高考真要參考平時成績的話,那我家孩子不就有救了嗎?而且我感覺這樣的話,孩子們從高壹開始就知道要踏踏實實地學習了。

 表示懷疑 人為因素增加了,會不會出現更不公平現象?

 峰峰媽(孩子開學高二):不是我瞎說,以我家孩子壹年的學習實踐看來,社會實踐課,還有綜合實驗課,根本不像大家想的那樣有實際意義!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說,只是把表拿回家壹填,找父母聯系單位蓋個章就完事了,根本就沒有真正實踐過。不管是因為有的家長怕孩子受累不願意,還是有的社區提供不了這種實踐活動,總之根本原因在於這兩個學分的評分標準不是現場考核妳究竟學到了什麽,而是實踐報告,所以弄虛作假就非常容易啊。不像考試,下多少辛苦就考多少分,簡單直接。

 萱萱媽(孩子開學高二):實話實說,這課改根本就是個大失敗!我女兒初中壹直都是班裏的好學生,又刻苦又認真,還很好強,中考時憑自己實力考到了省重點中學。可學了壹年後,整個人都變了,壹個學期要學兩本書,把娃娃累得成天哭鼻子。這不,快開學時,又哭了三次,有壹次寫作業寫到不會的地方時,差點兒把她最喜歡的布娃娃給撕碎了!甚至還哭喊著說不想上學了,我都快愁死了。

 佳佳媽(孩子開學高壹):其實我最擔心的就是現在做班幹部什麽的都會加分,老師不同程度的評價也會帶來分數差。我也明白,這本意上是鼓勵孩子日常好好表現什麽的,可是就實際情況來說,難免會出現家長和老師拉關系,求個好分數。對於像我們這種壹沒錢二沒權的普通老百姓來說,無形中不是更加不公平了嗎?

 高中課改,大方向還是好的

 傅紅艷 (太原市育英中學副校長):這次課改最主要的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而不是像過去壹樣單純培養學生的考試能力。所以,學習更多的課程不僅是為了提高綜合素質,更是為了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明白自己所擅長和喜愛的專業方向。課改後,普通高中課程由學習領域、科目和模塊三個層次構成,反映出教育更註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高中課程將設置語言與文學、數學、人文與社會、科學、技術、藝術、體育與健康和綜合實踐活動8個學習領域,***包括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藝術、體育與健康、技術等12個科目。每個科目由若幹模塊組成,模塊之間相互獨立又反映學科內容的邏輯聯系。

 課改後,每個學生每學年在每個學習領域都必須獲得壹定學分,3年中***獲得116個必修學分(包括研究性學習活動15學分,社區服務2學分,社會實踐6學分),在選修課程I中獲得22學分,選修課程II中至少獲得6學分,總分達到144學分方可畢業。

 至於大家對新課改提出的問題,我們也聽到過很多,同樣也面對壹些實際問題,比如師資啦,教師對新教材摸不準,不知道該怎麽講啦等等新問題。都在摸著石頭過河。但是從壹年的教學實踐來看,課改的大方向還是對的。以前我校高壹年級數學課從沒有考過100分的,但去年就有好幾個滿分的學生。而根據我校師資特色開展的宇宙大爆炸、易經等選修課,也成為眾多學生追捧的熱門課程。

 課改後,學生學習的課程範圍大了,學生們可以根據自身特點、興趣和未來個體發展方向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而不是壹味地求全求大。沒有任何壹個人能把所有的領域都學得很精通。

 而對於家長們擔心的走後門和托關系這樣的事情,新課改不可能杜絕這種現象的發生,但是相比過去而言,我倒認為走後門能起到的作用其實是變小了。因為課程和分數被分散到了3年的學習生活中,而不是其中的任何壹次考試或測評,這樣壹來,家長就不可能妄想只走壹次後門就改變孩子的壹切,他們總不可能托關系托遍3年的所有老師吧。我們家長和孩子們應該做的,其實還是努力調整並適應新的課程變化。

 趙健波 (省實驗中學英語教師):我是今年開學後才開始帶高壹年級新生的。雖然是第壹次帶新課改後的學生,但是據去年代過課的老師講,變化是有些,但不大。主要是增加了壹些實用性很強的課文,讓孩子們能夠學完就用得上,比如信用卡如何申請啊等等生活性常識。至於課程內涵還是萬變不離其宗,對於代課多年的老師來說,這也不是問題。只是因為高考制度不知如何改,造成了老師們授課沒有方向感的困惑,總怕兼顧不到,因而會給學生們補充講到更多的知識點,可能無形中也給孩子們帶來壹定的負擔。

 其實我感覺可能還是因為老師和學生們的思想沒有真正放開,應該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畢竟學習是壹輩子的事情,多元化發展才是我們最想達到的目標,而不僅僅是為了應付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