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張誌和是哪個朝代的人 唐代詩人張誌和簡介歷史名人

張誌和是哪個朝代的人 唐代詩人張誌和簡介歷史名人

張誌和,字子同,他是古代著名的大詩人,據傳聞,張誌和此人三歲能讀書,六歲做文章,十六歲明經及第,有人曾評價張誌和的詩句語意驚拔,有目空千古之慨,那麽,想知道張誌和是哪個 朝代 的人嗎?下面我將為您介紹唐代詩人張誌和簡介。

 張誌和是哪個朝代的人

張誌和是唐代的詩人。

張誌和,字子同,初名龜齡,號玄真子。公元732年正月初壹,張誌和在京城長安行館誕生,因娠前其母夢見有神仙獻靈龜吞服,取名龜齡。

據機子啊,張誌和三歲就能讀書,六歲做文章,十六歲明經及第,先後任翰林待詔、左金吾衛錄事參軍、南浦縣尉等職。後有感於宦海風波和人生無常,在母親和妻子相繼故去的情況下,棄官棄家,浪跡江湖。 唐肅宗 曾賜給他奴、婢各壹,稱“漁童”和“樵青”,張誌和遂偕婢隱居於太湖流域的東西苕溪與霅溪壹帶,扁舟垂綸,浮三江,泛五湖,漁樵為樂。

唐大歷九年(774年),張誌和應時湖州刺史顏真卿的邀請,前往湖州拜會顏真卿,同年冬十二月,和顏真卿等東遊平望驛時,不慎在平望鶯脰湖落水身亡。

著作有《玄真子》十二卷三萬字,《大易》十五卷,有《漁夫詞》五首、詩七首傳世。

 唐代詩人張誌和簡介

張誌和(743~774),道號玄貞子,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市)人,博學能文,曾經進士及第。其父張遊壹生在家閑居,他“ *** 好道”,精通莊列道家思想。張誌和從幼受到其父道教文化熏陶,精通道教。

 張誌和弱冠及第 受唐肅宗賞識

唐肅宗年間,張誌和離開了養育他的婺城到京城“遊太學”,取得國子學士資格。不久壹舉明經擢第,此年僅16歲。壹個弱冠少年就能向肅宗皇帝獻策,可謂少年得誌,因張誌和才華出眾,受肅宗李亨賞識,特加獎掖,任命為待詔翰林,授予左金吾錄事參軍,肅宗同時還賜名“誌和”與他,自此誌和即為其名。

 張誌和少年得誌被貶

正當他少年春風,榮寵之際,卻不慎因事得罪朝廷,被貶為南浦(今江西南昌西南)為尉官。雖然被貶時間不長,中途即量移他郡,不久又遇赦回到京城長安,但卻在他心靈上留下壹道深痕,他似乎看破官場,泯滅仕念。於是趁家親亡故之機,以奔喪為由請求辭官返金華。

後來,張誌和因生活在唐帝國從鼎盛跌落中衰的轉變期,“安史之亂”對他的思想和處世立身產生消極影響。張誌和誌不在官,只是守持真元,葆養神氣,已有臥在雪地上不怕冷,進入水中不沾濕的功夫。

 張誌和相反姜太公垂釣

其兄鶴齡,擔心弟弟浪跡湖海,遁世不還,寫了壹首《漁父歌》召其歸來,張誌和聽從兄長安排,回越居住。他生活簡樸,不修邊幅。常去水濱河溪效法姜太公無餌垂魚。如此逍遙隱居生活10年。

 張誌和不幸被淹死

唐大歷9年秋冬,顏真卿偕同門生、弟侄、賓客前來平望驛遊覽,大家飲酒作詞,暢酣淋漓,張誌和酒酣耳熱,忘乎所以,飄然若仙,他乘興要為眾人表演水上遊戲,不幸溺水而亡。顏真卿為其撰寫碑銘。

以上是關於張誌和的信息,現在妳知道了嗎?如您還想要了解更多歷史人物的相關事跡,敬請關 歷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