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朱南孫

朱南孫

國醫大師朱南孫:氣血虛多吃當歸羊肉湯,女性皮膚暗淡推薦三豆飲 ?朱南孫 生於1921年,江蘇南通人。朱氏婦科第三代傳人、首批全國名老中醫,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醫院教授、主任醫師,中醫婦科專家、上海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2017年6月被國家衛計委、人社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授予「 ”第三屆國醫大師”稱號。 在談及自己的飲食習慣,朱南孫說她沒什麽忌口,葷素都吃。但從不吃營養品和油炸食品。 朱老說她更傾向於食補,「 ”如氣血虛的多吃點當歸羊肉湯,脾弱的可以吃點山藥。只要對癥,並持之以恒,就不難把腸胃調理好。” 當歸生姜羊肉湯,具有溫中補虛,祛寒止痛之功效。是中國流傳上千年的滋補名方,出自東漢時期的醫聖張仲景的著作《金匱要略》。具體做法是這樣的—— 當歸三兩(9g),生姜五兩(15g),羊肉壹斤(500g)。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七合,日三服。 對於女性皮膚暗淡、色斑暗沈的問題,朱南孫推薦了壹款驗方「 ”三豆飲”:用綠豆、赤豆、黑豆各20克,加生甘草6克,煎湯代茶喝,並將煮爛的豆子揀出食用,可以利水消腫、補充營養。 其實,三豆飲也是壹款中醫名方。它春秋戰國時期的著名醫學家扁鵲,三豆飲具有保養肌膚的功效,據說扁鵲曾經用它治好了很多痘瘡患者。 顏正華:壹日吃三棗,終生不顯老 顏正華,1920年生於江蘇丹陽。現為北京中醫藥大學主任醫師、教授。顏老早在1956年就主編了新中國第壹部中藥學教材,為我國當代的中醫藥教育事業做出過巨大貢獻,2009年被國家人社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授予第壹屆「 ”國醫大師”稱號。 紅棗,俗稱「 ”大棗”,是中國人最常見的壹種食品,既可以當水果生吃,也可以用於煲湯、煮粥等。民間有壹句諺語叫做:「 ”壹日吃三棗,終生不顯老。” 古人對紅棗的養生功效也早有認識,成書於漢代的中醫經典書籍《神農本草經》中,將大棗奉為上品,認為它「 ”味甘,而肉濃色赤,得火之色,土之味,故能建立中焦,溫養脾胃,為後天之本。萬物生於土,土氣充盈,諸經自皆受益矣”,而且「 ”久服,輕身長年。皆補益後天之功”。 現代研究發現,紅棗含有蛋白質、糖類、有機酸、維生素A、維生素C 、多種微量鈣以及氨基酸等豐富的營養成分,具有延緩衰老、抗氧化、提高免疫、保護肝臟的作用。 顏老吃棗的做法是,把幹紅棗洗凈後用水浸泡壹個小時左右,然後撈起放入蒸鍋,用小火蒸20分鐘,待大棗顏色變為深紅後關火,晾涼即可食用。 顏老吃蒸棗會嚴格控制總量,大棗吃3顆,小壹點的棗吃5顆,最多不超過5顆,以免增加脾胃負擔。 顏老的弟子提醒,這些人不宜吃棗:心下飽滿、中滿嘔吐(脾胃運化很差)、有黃黏痰的人,以及糖尿病患者、患有水腫的人。 此外,孩子由於消化功能弱,也不宜多吃。專家建議孩子吃棗時,可以搭配其他東西壹起吃,而且吃完壹定要記得刷牙,因為棗裏面的糖分含量較高。 路誌正:每天三片醋泡姜 路誌正 1920年12月出生,中國中醫科學院主任醫師。2009年被國家衛計委、人社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授予「 ”第壹屆國醫大師”稱號。 姜既是運用最廣泛的家庭食材之壹,又是常用的中藥之壹。姜能促進陽氣生發,使人活力旺盛,精力充沛。它味辛、性微溫,入脾、胃、肺經,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毒的功效。 路老吃姜的方法很獨特——醋泡姜。 平時家裏人壹買就是好幾斤姜,然後用醋泡著。每天早餐,路老就會吃兩三片醋泡姜。 路老解釋:「 ”姜本身也是壹味藥,加上醋(路誌正教授用的是三年釀陳醋),醋是活血的,又能止痛,防止太辣,這樣子,味道就更好。(關於吃姜的量)每天,吃幾片就夠了,吃太多就增加胃熱,(效果)就相反了。” 壹天之中,早上吃姜最好,人體的陽氣回升,溫性的生姜可以幫助體內陽氣生發。晚上不宜吃姜。壹年之中,夏天吃姜最好,順應天時,可以起到冬病夏治的作用。秋天不宜吃姜。 陰虛火旺、有內熱之人,或患有生瘡膿腫、肺炎、肺膿腫、肺結核、胃潰瘍、膽囊炎、腎盂腎炎、糖尿病、痔瘡者,都不宜長期食用生姜,尤其是陰虛燥熱體質,表現為手腳心發熱,手心有汗愛喝水,經常口幹、眼幹、鼻幹、皮膚幹、心煩易怒、睡眠不好的人,吃姜會加重陰虛的癥狀。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