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以後的鋼材價格走勢會是什麽樣的?
歷史有驚人的相似,但歷史不會簡單重演!鋼材市場的猛烈調整在釋放了前期積累的高風險後將會較快地建立起新的平衡。支持這壹判斷的理由如下。
壹、宏觀環境在惡化,但可能沒有想象得那樣糟糕
今年以來,發達國家經濟增長所呈現的負面因素以及新興市場經濟體所發生的高通脹、糧食危機和近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高臺跳水等壹系列敏感問題,使人們認識到國際鋼材市場的大環境正在變化;中國宏觀調滯後效應的顯現,也給人們以不妙的感受。這些負面信號都被經濟人通過現代信息手段所放大。
從最近國際經濟發展所表現出來的態勢看,前景確實不容樂觀,但是否就壹定非常悲觀還需進壹步觀察。另外,最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把2008年國際經濟增長從原來預期的4.1%還調高到4.3%。他們認為盡管就美國次貸問題對經濟增長的影響還有不同的爭論,但壹段時間來美國經濟運行的結果比他們原來預期的要好。雖然歐盟、日本等發達經濟體增長不樂觀,但總體上符合預期。
在中國,宏觀調控指導方針已經從防止經濟走向過熱和防止形成全面性通脹,轉向保經濟增長和保物價穩定。壹個以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為主線,“保增長、穩匯率、調價格、松財政、救窮人”的經濟工作思路清晰可見。中國經濟預期會出現下降,但扣除奧運會因素的影響,中國經濟增長的內生性動力和國家對經濟調控的水平,決定了中國經濟出現難以收拾的悲慘局面的可能性不大。
北京奧運會對鋼材需求的影響要遠大於預期。壹是北京地區8000個左右工地停工;二是交通管制和環保要求使北京周邊或涉奧城市的建設和物流受到抑制,從而也使鋼材消費明顯放緩。除北京外,天津、青島、沈陽、上海等都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其中以天津為重,不僅有汙染嫌疑的鍍鋅鋼絲生產全部停工,而且因環保和物流限制壹些工程放緩了施工進度。奧運期間,安保是各地第壹大事,史無前例的安保措施使全國的人、物流動受到影響。尤其雲南汽車爆炸事件後,從7月份起,各地對施工炸藥的管理更加嚴格,使開礦和基建施工受到影響。奧運會使鋼材消費在淡季裏雪上加霜。但這些情況在8月24日之後都會有所好轉,在9月20日之後估計有明顯好轉。
二、需求增長在減弱,但國際上總體缺鋼的局面沒改變
基於對國際經濟運行態勢的判斷,預期今年下半年和明年國際鋼鐵需求增長將減速。不過,這種需求減速還不會改變除中國以外地區總體上缺鋼的局面。
2004年以來的近5年裏,扣除中國,國際市場對鋼鐵需求增速大於當年鋼產量增速,經過5年的積累,國際市場供不應求的矛盾在去年底和今年上半年得以激化。旺盛的國際需求,加上長期以來美元貶值和次貸問題後美元加速貶值導致以美元計價的資產價格重估,再加上國際鐵礦石和焦煤史無前例的大漲價,***同促使國際鋼材價格漲到新水平。
目前美國市場上鋼材價格穩中趨弱。美國鋼鐵公司、紐柯等提前檢修設備來平衡市場以應對可能出現的變化;歐盟鋼材市場預期今後壹段時間內沒有大的變化,主要是蒂森—克虜伯、阿賽洛—米塔爾、康力斯等大企業今年以來主動限產。日本、韓國國內本土產品價格穩定且還有上調的可能。日本今年對鋼材需求比2007年有明顯增長,僅其汽車產量預期比去年多產100多萬輛。其它新興市場的需求增長更為明顯。從數量上分析,北美鋼鐵需求還沒有因為次貸問題而明顯收縮,今年凈進口2000萬噸以上仍然有可能。歐盟凈進口1900萬噸左右;東南亞地區凈進口2200萬噸左右;中東地區將凈進口3000萬噸左右。
亞洲其它地區市場價格出現的波動主要來自於中國市場的影響.研究機構普遍認為近期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鋼鐵價格的明顯調整主要不是需求基本面出現了轉折性變化,而是在傳統需求淡季和奧運會期間,市場把宏觀經濟的不良預期、對後期產能釋放的擔心、對前所未有高價格風險的擔憂等多種負面因素疊加而形成的信心危機而致。
調查發現,國際采購商並不主要是因為國際需求減弱而減少對中國鋼材的采購,而是在靜觀其變,伺機而動。國內市場價格在原來就是世界最低的基礎上再度深幅調整,已經降到了對國外用戶有較誘惑力的水平,後期他們集中下單的可能性比較大。時下,傳言政府將對海關稅則72章節下所有仍然享受出口退稅的鋼材取消出口退稅的政策,短期內也將刺激出口放大,因此,預計8月份出口量仍在600萬噸左右,9月、10月份可能會有較明顯下降,但國外用戶的集中采購有可能使年底鋼材出口再度放量。
如此看來,今年中國鋼材和鋼坯出口折算成粗鋼凈出口能達約4300萬噸,較去年的5500萬噸少1200萬噸,但較年初預期的3500萬噸多800萬噸。根據市場調查預測,歐美地區今後幾年新增鋼產量仍然有限,印度雖然雄心勃勃但進展速度不快,而中東、東南亞、北非、中南美洲和東歐這些新興市場鋼的凈進口增長仍會明顯,中國鋼鐵出口在可見的今後幾年內仍然會大有作為。
三、鋼產量增速下降,成本支撐的高剛性前所未有
受原料漲價、資金緊張和環保強化等影響,去年四季度以來中國鋼產量增長與市場運行相當匹配。去年8月份礦石價格的領先飆漲和今年初以來煤焦價格後來居上,使全球鋼鐵企業經受了空前的成本壓力。轉移成本壓力的急迫心情和鋼鐵企業對下遊明顯占優的地位,成為鋼材價格大幅度上漲的壹個主要因素。但由於原料價格先於鋼材價格快速上漲而晚於鋼材價格緩慢下降,在這兩個階段的時差中,不少鋼鐵企業出現虧損,特別是那些依靠在現貨市場上采購原料的企業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被迫縮減產量。在過去的兩年裏鋼鐵協會員單位以外的鋼產量壹般占到全國鋼產量的24-26%,但去年四季度和今年壹季度平均降到20%左右。今年4-6月份隨鋼材價格快速上漲又恢復到了正常水平,但今年7月份受奧運和市場調整影響又降到了21%。
我們分不同情況來測算鋼鐵生產在8月份制造成本(為便於同市場價格比較折算成含稅成本)。對於有礦山、有焦煤的企業在中國幾乎沒有,我們不考慮。有礦山但沒有焦煤的企業二級螺紋鋼的制造成本不會低於3900元/噸;熱軋板成本不會低於4000元/噸,但這類企業也很少。對於主要用進口長協礦的生產企業,螺紋鋼成本不會低於4600元/噸,熱軋板生產成本不會低於4700元/噸;對於全部從市場上采購現貨原料的企業螺紋鋼成本不會低於5000元/噸,熱軋成本不會低於5200元。以上測算都是沒有考慮三項費用的成本。如果再考慮這壹因素,處於邊際上的企業螺紋鋼生產的完全成本至少在5200元/噸,熱軋板則在5400元/噸。
事實上,今年以來鐵礦石和焦炭成本對鋼鐵價格的支撐是空前的。去年底到今年壹季度,鐵礦石供應是有缺口的,目前進口礦石港口庫存高達8000萬噸,加上礦石生產的暴利刺激了國內礦石高速增長,可認認為供需大體平衡。目前港口8000萬噸庫存中除了4500萬噸左右的長期協議礦之外,其它現貨貿易進口的礦石成本很少有低於180美元/噸的。而長期協議礦中從巴西進口的礦石就是按目前的海運費來計算平均到岸價格也在175美元/噸。加上增值稅和港雜費以及到廠的物流費用,進口長協礦到鋼廠成本也難於低於1200元/噸。中國長協礦進口成本的高位為現貨礦價格波動的低位提供壹個極限性參照。目前的港口庫存產品並沒有大幅度拉低價格走貨,而是處於陰跌之中。港口礦石存貨已經幾個月連續虧損,加上出貨不暢和資金壓力,這將使9、10月份進口礦的數量明顯下降。再從國際海運研究機構報告觀察,海運費價格難以在目前基礎上再進壹步下降,並且隨著旺季到來四季度可能還會進壹步上漲。估計今年11月份起礦石市場壓力會得到緩解。因此,礦石價格進壹步大幅度下降的可能性不大。
焦炭對鋼鐵生產的影響今年以來明顯大於鐵礦石。由於中國原煤生產增長連續幾年保持低位(2007年只有8.6%),進入2008年後供應短缺矛盾突然爆發,盡管原煤生產呈現出14%以上的增長速度,但電煤緊張同時焦煤也供不應求。近來,隨著鋼材價格的劇烈下調焦炭價格也出現了壹定下調,但由於從鋼材到焦炭有更長的產業鏈並且焦煤供應確實有缺口,焦煤價格下降難度較大。焦煤價格的堅挺,加上最近山西焦炭協會號召會員單位限產50%來保價,估計焦炭價格下降空間也有限。
由於原料成本的高剛性,鋼材價格的快速下降將使處於邊際上的生產企業進行減產。預計8月份中國鋼產量增長將進壹步走低,甚至同比可能出現負增長。估計鋼協會員以外單位的產量占總產量比重僅在17-18%,與去年11月份和12月非常類似。9月份也難於突破22%,這將為後期鋼材市場的恢復創造了條件。
四、下遊庫存很低,鋼價調整已超出壹些用戶預期
通過對鋼結構、工程機械以及普通制造業等用鋼企業的調查發現,下遊行業對今年鋼材價格不堪重負。5月之前在看漲時普遍加大了庫存量,有的企業超過正常庫存50%以上。當鋼材價格在6月份達到蜂值後,下遊用鋼企業對鋼材市場的調整預期明顯增強,他們的下遊用戶雖然沒有減少向他們的訂貨總量,但頻次增加、批量減小,也使他們將壓力開始向上轉移,普遍開始縮小采購量。進入7月份後進壹步縮小,8月份以來明顯縮小。目前下遊用鋼企業的庫存基本在正常庫存的50%左右,個別的企業小到了僅僅維持企業安全生產的水平.如果沒有7月份鋼材產量的低速增長和出口歷史新水平,不難想象,7月份市場庫存和鋼廠庫存就會有較明顯增長。
調查發現,下遊企業對於經濟增長放緩造成影響的感覺不完全壹致。大的用鋼企業雖然有壹些感覺,但總體上看生產和出口仍然比較正常。特別是對除歐美以外地區的出口還保持了高的增長速度。小的企業受原料高成本、勞動力成本上漲、產品結構不突出和資金緊張等影響比較明顯。總體上看,下遊行業,尤其是其中的制造業對鋼的需求還沒有太明顯下降。
鋼材價格的大幅度下調給下遊行業帶來了福音。調查發現,下遊行業對今年鋼材價格的大幅度上漲都認可,但壹些企業認為目前鋼材價格調整之快、幅度之大已經超過了他們的預期。有壹些企業認為,奧運會後鋼材價格將重新上漲,他們也正準備擇機采購。
另外,通過與各地有代表性的經銷商溝通發現,他們也看到了後期市場仍然是有機會的,但問題是目前鋼廠的出廠價格沒有給出抵銷風險的空間。他們認為在9月20日之前,仍然有機會同鋼廠進行討價還價,大有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態勢。事實上,面對目前的市場現狀,鋼廠如果不進行大幅度減產來提振市場信心,就應該把出廠價格降下來使市場盡管恢復平衡。壹此生產廠認為,鋼廠降價只能帶來市場價格的進壹步走低。但從目前市場供需、和市場風險明顯釋放後心態的微妙發展綜合判斷,鋼廠出廠價格的下調將是市場構築新平衡的必要。
綜上所述,無論從宏觀經濟、供需平衡、原料成本和下遊需求能夠看出,經過大幅度調整之後,鋼材市場的高風險已被大大釋放。如果從6月10日開始計算調整期,可以認為中期調整基本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