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如何看待北京市民疫情期間「提前囤貨」行為,生活物資準備需要註意些什麽?

如何看待北京市民疫情期間「提前囤貨」行為,生活物資準備需要註意些什麽?

前段時間,北京壹些封控區、管控區周邊超市出現所謂“搶購”的消息在朋友圈流傳。“有的貨架已空”、“網絡代購因補貨延時送達”的圖片、截屏不時可見,似乎印證了“囤貨”的說法。有媒體記者探訪壹家大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和兩家超市,發現生鮮供應量持續穩定,糧油儲備充足,超市人流如常,沒有貨架被搶空的現象。

據壹家大型超市集團新聞發言人介紹:4月24日,壹些門店的米面油蛋菜銷量翻番,但價格不變。集團所有在京門店這幾天將延長營業時間。該大型超市集團將按照日常2倍以上規模加大外埠基地蔬菜直采量,按照日銷量的1.5倍至2倍保持庫存,確保肉蛋菜等生活必需品貨源充足。

這就對了。北京人儲備生活必需品顯然並不像朋友圈裏渲染得那麽邪乎。北京這輪疫情來勢洶洶,且呈現傳播隱匿、來源不明、發展速度快等特點,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公眾理性儲備壹些生活物資本是人之常情,不會幹擾防疫大局,對此應當正確看待並積極引導。

公眾在突如其來的疫情到來之時儲備生活物資,並非出於對北京生活必需品供應會出現短缺的擔憂。北京突發局部疫情後,商務局積極協調批發市場組織貨源,蔬菜上市量不斷增加。肉蛋糧油日均供應量保持穩定,商超門店、社區菜店及直營直供店等各類生活必需品和生活物資供應平穩,各類生活必需品綠通車輛運輸暢通,完全能夠滿足運輸需求。此外,社區菜店、網點、門店、電商前置倉等末端配送基本正常,對於封控小區周邊短時間出現消費量增加現象,市區及時按照“點對點”監測補貨機制,指導企業加大調貨,滿足市民消費需求,貨源供應得到快速解決。因此,公眾對目前北京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和物流配送的穩定性、市場供應的正常有序性是有信心的。

在這種信心的支撐下,公眾仍希望儲備壹些生活物資,是對疫情發展不確定性可能帶來的物資供應保障困難的關切。這種關切說明,公眾對目前的疫情防控沒有掉以輕心,沒有心存僥幸,沒有麻痹松勁。這種關切更說明,兩年多的抗疫實踐,讓公眾的應急意識得以強化。

在境外京外疫情高發多發的壓力下,北京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公眾對防控形勢更嚴峻後可能出現的生活服務保障困難高度關切,對下沈幹部、社區工作者、誌願者、快遞小哥日以繼夜采購代購的辛苦付出感同身受。未雨綢繆儲備壹些生活物資,既避免因管控措施升級造成更大的生活不便,也能為服務保障人員減輕壹些工作壓力,可謂壹舉兩得。

因此,我們對部分居民集中儲備生活物資之舉無需回避遮掩,而是要做好服務,加強引導。應當明確告知居民,短期、中期、長期物資儲備怎樣搭配才能防止浪費;錯時采購更有利於個人防護;家中燃氣竈使用的壹號電池別忘了備上壹節,這與買肉蛋菜壹樣重要;皮膚風衣備上兩件,可以在下樓做核酸檢測的時候穿上,回家便於換下消殺,等等。

大量囤貨大可不必,科學儲備很有必要。疫情當前,理性儲備生活物資是公眾對抗疫的助力和支持。而疫情過後,儲存壹定數量的生活必需品,滿足日常生活和突發情況之需也是值得提倡的。這也是提升全社會應急意識和能力、加快形成家國壹體化應急體系的題中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