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銅色皮膚與小麥色皮膚有什麽區別
它們只有壹個區別,顏色不同。
古銅色指的是類似古銅顏色的深褐色,是暖色調。
小麥色跟小麥顏色相似,故稱小麥色皮膚,是暖色調。
當前,小麥膚色漸漸成為歐美國家女生的理想膚色。
擴展資料:
人類皮膚顏色與黑色素在皮膚中的含量及分布狀態(顆粒狀或分散狀)有關。黑色素集中在表皮的生發層的
細胞中及細胞間。真皮層中壹般沒有黑色素,但具有色素時,可透過皮膚而呈青色,如新生兒骶部及臀部灰青色的斑。
此外,皮膚的顏色還與微血管中的血液、皮膚的粗糙程度及濕潤程度有關。身體在不同部位的顏色也常常不完全壹樣,背部的顏色比胸部要深得多,四肢伸側比屈側的顏色要深些,顏色最深處是在會陰部及乳頭處。
手掌和腳掌是全身顏色最淺的部位,甚至在色素極深的人群中,這些部位的顏色也明顯地比其他部位淺,不同的生活條件也會造成皮膚顏色深淺的不同。
膚色是人種分類的重要標誌之壹,觀察皮膚的顏色多采用馮魯向氏膚色模型表,觀察部位主要是上臂內側,分為十分淺、淺、中等、深、十分深等5級36色。
(1)名詞表達法:從暗黑色、黑褐色至紅白色、灰白色***制定12級的色名。但此法缺乏客觀性。
(2)用彩色模型的方法:
1、盧宣(Luschan)膚色表,用36塊有色玻璃來表示:
1—5號(No:1—5)歐洲人的貧血膚色。
6—35號(No:6—35)各種正常的膚色。
36號(No:36)純黑色,與暗黑色對照使用。
由於分級過少,玻璃反射強烈,沒有被廣泛應用。
2、欣資(Hintze)膚色表:
是當今應用最廣的壹種膚色表,能仔細檢查皮膚、粘膜和內臟的色調,此膚色表根據F.W.Ost-wald的理論,以白色和黑色壹定的比例相混合,而重現外界物體的壹切顏色即24種基礎色;人體的色調用其中3.0—8.0號(No:3.0—8.0)基礎色就已足夠了。
(3)分光分析法:是壹種將皮膚的薄膜直接放在分光光度計上用來檢查皮膚色調的方法,是現在正在應用的壹種方法。
百度百科-古銅色
百度百科-小麥色皮膚
百度百科-膚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