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如何看待山東的素質教育改革?

如何看待山東的素質教育改革?

不可回避的現實是,目前在全國範圍內,應試教育仍然處於強勢地位,層層下達升學指標,以考試成績、名次定獎懲的教育管理機制根深蒂固,“考、考、考,老師的法;分、分、分,學生的命根兒”,學校要名次、老師要分數、長盼龍企鳳的育人觀和教育政績觀很難撼動,而且山東推行素質教育僅是壹省之為,其他省(市)的基礎教育都按部就班地以分數論英雄,讓山東素質教育如何與全國教育接軌?能夠走多遠呢?

素質教育,是壹場深刻的教育變革,涉及到教育領域的壹系列改革和利益關系的調整。山東壹年開出幾十張教育“罰單”的事實表明,遏制愈演愈烈的應試之風,使教育回歸育人功能,秉持培養人的人格和精神的核心價值,地方政府尤其是省級政府作為註定有限。推進素質教育是壹個長期的艱苦努力過程,需要自上而下地進行,整體設計,穩步推進,全面展開。

首先,推行素質教育的邏輯順序是從理念到方法。自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提出素質教育概念以來,各級學校都在進行嘗試,但成效均不盡如人意,甚至多數無功而返重走回頭路。病根子還是在於不科學的育人理念和教育政績觀上,即壹切都圍著分數、名次轉的應試教育評價體系。分數不僅是學生前途和命運的利器,也是班級分數、排名成了老師評優樹先、升職晉級的依據,長、學校和老師的“重壓”不減,素質教育不是空話嗎?改變現狀,必須始於牢固確立科學的育人理念和教育政績觀,優化教書育人環境。

其次,素質教育的內在順序是頂層設計自上而下展開。畢竟與素質教育相對應的應試教育體制是壹個舉國體制,而且歷史悠久。學校目前適用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考試方法、教師工資福利待遇等都是在這個體制下派生出來的,因此,鏟除應試教育堅冰,必須在更新思想觀念的基礎上,從頂層設計做起,從高等教育改起,而決不能搞中間突破,孤軍深入。更不能從下至上,本末倒置。前車之鑒不謂不慘痛:2004年,南京市因為全面推行素質教育而使當年高考遭遇滑鐵盧,引發長、社會的不滿,致使分數評價重新回歸課堂。

再次,素質教育是壹個艱苦努力的探索過程。類似山東這種以高壓態勢、以行政處罰為手段來處理推進素質教育中遇到的問題,可能暫時奏效,但非治本之策,無法堅持長久。同時,用綜合性評價代替分數評價,可以促進學校按照教育規律辦學,促進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但這是需要壹個艱苦的轉化過程,社會對素質教育的認知也需要壹定的時間。尤其是目前學校設置上“金字塔”結構以及現行的中考高考制度,決定了在今後相當長的壹個時期內,教育資源緊缺狀況與教育需求相對過剩的矛盾將長期存在,獨木橋上論英雄還離不開分數,素質教育會有諸多掣肘。

學校育人如同農民種莊稼,錯過了季節就會顆粒無收。學生教育搞亂了任何壹個環節,都可能貽誤孩子壹生,素質教育還是整體推進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