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放大器的原理和組成是什麽?
功率放大器(英文名稱:poweramplifier),簡稱“功放”,是指在給定失真率條件下,能產生最大功率輸出以驅動某壹負載(例如揚聲器)的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在整個音響系統中起到了“組織、協調”的樞紐作用,在某種程度上主宰著整個系統能否提供良好的音質輸出。功放所用的有源器件主要是晶體管(雙極型或場效應晶體管),在工作頻率很高或要求輸出功率很大等場合,也使用電子管(包括大功率發射電子管);在微波段使用行波管。功放常應用於廣播、通信發射機的輸出級、音響系統的輸出級以及控制系統驅動執行機構的放大器等。應用場合不同,性能要求不同,電路的構成與工作類型也不同。常用的有線性功放、諧振功放、寬帶功放電路等。為提高輸出功率,可采用功率合成技術。
線性功放用於要求非線性失真小的場合。常用電路形式有單管放大電路和推挽放大電路。單管放大電路的電路形式與電壓放大器類似,必須是甲類工作,效率最低,多用於小功率放大器。推挽放大電路由兩個有源器件構成,分別用相位差180°的輸入信號激勵,然後將它們的輸出信號反相疊加供給負載。用變壓器實現反相疊加的推挽放大器原理電路。這種電路理論上兩個器件可工作在乙類,而輸出無失真。但實際的有源器件特性不是完全理想的,需工作在甲乙類。推挽放大電路也可由極性相反的晶體管互補對CPNP型和NPN型雙極晶體管對或N型溝道和P型溝道的場效應管對)構成。利用它們的互補特性構成的電路,不需相位相差180°的兩個輸入信號,輸出信號也不需反相疊加。這種電路可全部由晶體管和電阻構成,便於集成化,多用於集成功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