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紮縣的風景名勝
阿瓊南宗寺
阿瓊南宗寺(藏語稱桑額旦傑朗)位於坎布拉國家森林公園丹霞地貌中心景區,南宗溝5公裏處,是壹座藏傳佛教寧瑪派寺院,是九世紀中葉吐蕃贊普達瑪滅佛時期從西藏來此修行、傳教的三位高僧居住過的古跡,距今已有壹千壹百多年的歷史,比塔爾寺還早600多年。峰北有壹座形如藏文字母的石山,高聳入雲,故名“阿瓊南宗”作為佛教勝地,是壹千多年來香火不絕、信徒們遠近必拜的聖山之壹。寺院東北面矗立著南宗峰,她的北面有壹條唯壹能夠達到頂峰的石階山徑,大部分是從懸崖上開鑿而成的,山徑從懸崖上斜穿而過,有的地段幾乎是從懸崖上直上直下。穿過寺院東北壹條小溪,從石徑登上頂峰,便可看到壹座掩映在蒼松之中的古剎。
智合寺
智合寺始建於元代的藏傳佛教寧瑪派寺院智合寺,亦稱“金剛崖寺”,被譽為“青藏高原莫高窟”。有關文獻記載:唐會昌年間,吐蕃贊普達瑪滅佛,從西藏逃來青海的“三賢哲”以及刺殺達瑪後來此的貝吉多傑曾在此地山洞中居住修行,被後世佛教徒視為藏傳佛教復興聖地。金剛崖上的天然佛像,儀態萬千,頗具神韻,既有宗教神秘感,又充滿人間情趣,遠遠望去,壹個諸神眾佛的大千世界呈現在天地之間。智合寺規模最大的宗教活動是農歷四月初九至十五日的祝願法會,屆時附近的信教群眾聚集在寺院附近。
昂拉千戶莊園
昂拉千戶莊園始建於公元1947年,原為居住在尖紮地區昂拉千戶的宅院。據歷史記載,昂拉千戶是吐蕃王朝赤熱巴堅的後代,為了守衛邊界和征稅,公元492年吐蕃王朝赤熱巴堅大臣(譯:征稅者)貢葉西達傑到這壹地區居住生活,成為尖紮兩岸的頭人。公元1657年清朝乾隆年間將他的後代之壹祖多傑封為昂拉千戶。項謙為第七代千戶,這個莊園式項謙繼位後新建的,是目前青海省諸多舊宅中保存較為完整的藏式莊園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