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為什麽存在編制?
回家坐在地鐵上,腦中壹個問題始終在打轉: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為什麽會存在編制?為什麽想起這個問題?主要是因為壹次在家裏跟愛人聊天討論國有企業的事情,女兒無意中提了壹個問題:什麽叫做編制?想了半天,我回答說,編制就是控制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總數的壹個規定。女兒接著問:這些企業要多少人,為什麽不能自己控制,反而要別人控制?我反問了壹句:妳認為是什麽原因導致了這樣的現象發生呢?女兒想了壹會說:肯定是自己控制不了,所以要別人控制這就像不會走路的小孩子壹樣,自己不會走路,就必須依賴別人才能幫忙走路。女兒的這個回答,壹下子讓我豁然開朗:是否可以這樣理解,要麽就是他們沒有長大,要麽就是在這些企業中存在著壹種自我沖撞和擴張的趨勢,於是就必須依賴別人進行控制了。那麽,這兩種理由之中到底哪壹個更加令人信服呢?----首先來考慮第壹種情形。為什麽國有和事業單位沒有長大呢?是否可以這樣理解,恐怕主要是因為他們是圈養動物,而不是野生動物。就拿我國的很多行政主管機關來說吧,它不能主要依賴外部資金存活,也不可能主要依賴別人的捐贈生活,而只能依賴國家固定的、經常性的稅收存在。並且,他們只能在某個地域或者我國國土範圍內生存,而不能跑到別的國家或者別人的地域上去征稅,去籌集資金。這就像生活在動物園籠中的獅子壹樣,久而久之,他們就失去了獅子的野性,於是,就成了經濟學家林毅夫所說的沒有自生能力的企業或者單位。再於是,他們就難以長大,所以,國家就通過所謂的編制來控制這些企業的生存與規模。很顯然,在這些企業中,編制的多少就意味著撥款、經費的請您登錄後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