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埃及,曾經面積350萬平方公裏,非洲最大國,為何會壹分為三?

埃及,曾經面積350萬平方公裏,非洲最大國,為何會壹分為三?

埃及,壹個祖上光輝,現實坎坷的國家。

埃及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壹,也是最早出現人類文明的國家,埃及的祖上擁有著壹段光輝 歷史 。早在公元前3200年,埃及就出現了第壹個奴隸制國家,埃及的眾多金字塔更是充滿了許多神秘,讓人不禁遐想。

當然這只是埃及祖先的榮耀,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國壹直延綿不絕,其他三個文明早就斷絕,土地上的人換了壹輪又壹輪。

現代的埃及***和國,是壹個很年輕的國家,直到1953年才成立,其實直到此時,埃及還是壹個面積高達350萬平方公裏的非洲第壹大國。

為什麽現在的埃及只剩下100萬平方公裏了呢?因為曾經的埃及壹分為三。

埃及和蘇丹,都是受尼羅河哺育的國家,尼羅河自南向北貫穿始終,甚至被稱之為“雙胞胎”,這是因為自古以來埃及和蘇丹都關系密切,互相統治過對方。

公元前3200年,美尼斯統壹了埃及境內的各個部落、小國,建立了埃及第壹王朝。作為最早的文明,對其他地區自然有先發優勢,古埃及人沿著尼羅河逆流南上,將蘇丹納入了帝國的版圖,大約自公元前2800至公元前1000年,蘇丹壹直是古埃及的壹部分。

當埃及來到第18王朝時,法老南征努比亞人,這個努比亞人跟努比亞智能手機可沒啥關系。國家大了,管理自然不便,所以法老將征服的地區分為南北兩部,分別進行管理,南部以納帕塔為中心,也就是今天蘇丹北部的凱賴拜,也被 稱 為“庫施”。

歷經千年滄桑,庫施逐漸脫離埃及,成為獨立王國,並在公元前750年征服了上埃及首都底比斯,進而統治了整個尼羅河流域,成為埃及 歷史 上的第25王朝。

從這裏可以發現,埃及和蘇丹,是***飲壹河水,文化也是十分相近的兩個國家。

只是隨著亞述人的興起,實力不濟的庫施王國不得不退回蘇丹境內,庫施王國後期也逐漸變為以蘇丹文化為內核的文化,同埃及文明漸漸失去了聯系。

尼羅河定期的洪水帶來的土壤,哺育了古埃及人,但是這肥沃的土壤也吸引了他人的覬覦。公元前525年,埃及第26王朝被波斯人滅亡,這也意味著古埃及時代的結束。此後波斯人、希臘人、羅馬人紛紛登上了埃及的 歷史 舞臺。

公元7世紀,興起於沙漠之中的阿拉伯人,向埃及進軍,並在640年擊敗了東羅馬帝國的駐軍奪取了這塊肥沃的土地,從此埃及開始了伊斯蘭化道路,到12世紀,埃及已經普遍使用阿拉伯語,徹底皈依了伊斯蘭教,綿延數千年的古埃及文明,除了剩下幾座金字塔和雕像,再也沒有壹絲痕跡。

埃及已經伊斯蘭化,蘇丹自然也逃不掉,最終在13世紀,蘇丹被阿拉伯人徹底征服,蘇丹和埃及再度歸於同壹個文明之下。

現代意義上的蘇丹國家,大致起源於1820年,此時的埃及早已被奧斯曼土耳其吞並,1820年,被稱為埃及“現代化之父”的奧斯曼帝國埃及總督穆罕默德·阿裏為緩解連年戰爭給埃及造成的財政壓力和人口負擔,阿裏派兵入侵蘇丹,蘇丹徹底淪為埃及的從屬國,變成了埃及掠奪象牙和奴隸的場所。

埃及雖然名義上還是奧斯曼的壹行省,設立埃及帕夏,執掌埃及的軍政大權,由於奧斯曼帝國的衰落,以及英法等西方國家的摻和,奧斯曼帝國對埃及的宗主權逐漸減弱。到阿裏統治時期,埃及已經取得了事實上的獨立地位。

從1820年開始,蘇丹和埃及再次變成了同壹個國家,這也是為什麽19世紀末,埃及軍隊拒絕出兵,幫助英國鎮壓蘇丹境內的馬赫迪起義的原因,因為“他們不願意為***同的敵人——歐洲資本家來反對蘇丹兄弟人民”。

對於處於東西方交匯處的埃及,西方國家垂涎已久,所以大國大革命時期,盡管國內還沒穩定,就派了拿破侖入侵埃及。

在西方對外殖民的過程中,凡是法國看上的,英國壹定要摻和,拿破侖離開之後,英國人就來了,最終在1882年徹底淪為英國的“保護國”。

既然已經成為我的“保護國”,那麽妳的就都是我的,包括蘇丹。1899年1月19日,英國逼迫埃及簽署《英埃***管蘇丹協議》,名義上***管,但是連埃及都是被“保護國”,在蘇丹問題上又有什麽發言權呢?埃及在蘇丹不但沒有任何發言權,反而要承擔英軍在蘇丹的軍費和行政費用。

為了斷絕蘇丹和埃及的聯系,以實現自己長期霸占蘇丹的目的,英國人給埃及和蘇丹兩地劃了壹條界線,以穆罕默德·阿裏時期的埃及領土為基準,沿著北緯22 緯線橫切壹刀,將蘇丹和埃及“壹刀兩斷”,這也為南蘇丹的分裂埋下了伏筆。

自從蘇伊士運河開通之後,埃及對於英國的戰略價值更加重要,畢竟東邊連著印度,然而兩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給了埃及獨立的機會。

第壹次世界大戰,英國被打得吐血,中東整個阿拉伯世界都在要求獨立,埃及也不例外。1919年,埃及獨立領袖柴魯爾,向英國駐埃及高級專員要求就埃及獨立進行談判,並要求參加巴黎和會時,不僅遭到了拒絕,反而被逮捕並囚禁。引起了埃及大規模的抗議和暴亂,這讓英國不得不重新考慮埃及政策,最終允許埃及在1922年獨立。

盡管1922年,英國宣布埃及是壹個獨立國家,但是國防、外交等權力依然被英國掌握,在蘇伊士運河區保留了駐兵權。實際上此時的埃及王國,就是壹個徹頭徹尾的親英王朝,埃及也不過是從殖民地變成了“半封建半殖民”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英國已經淪為了世界二流國家。

1948年至1949年,第壹次中東戰爭爆發,原本英國為了恢復在中東的影響力,前期大力支持阿拉伯國家,但是在美國的恐嚇下,英國不但向阿拉伯國家禁售武器,撤走了派往阿拉伯軍隊的軍官團,這些讓埃及憤怒不已,畢竟根據1936年簽署的《英埃同盟條約》,英國有“ 保護埃及不受外國侵略的責任 ”。

對於英國這種背盟行為,埃及人很憤怒,連帶著埃及親英王朝也十分憎惡,最終在1952年,在年輕的軍官納賽爾的帶領下,埃及軍民推翻了親英政府,建立了埃及***和國。

事實上,直到此時蘇丹在名義上同埃及仍同屬壹個國家。

埃及爆發革命的同時,也引發了蘇丹國內民族主義的萌芽,但是在1952年七月革命之前,埃及沒有壹位國王、沒有壹個政黨願意同蘇丹妥協,壹直堅持埃及和蘇丹是兄弟國家,應當合為壹體。只是在納賽爾領導的七月革命之後,埃及新政府改變了對蘇丹的態度。首任總統納吉布,主張在完全自由的範圍內給予蘇丹自治權和自決權。

在埃及的推動下,1953年2月12日,英國被迫同埃及簽署了有關蘇丹自治的協定。規定,在三年的過渡期內蘇丹可以建立議會和民族政府,《英埃***管蘇丹協議》將在1955年12月31日廢止。1956年1月1日,蘇丹正式獨立。

蘇丹的獨立,這讓埃及領土陡然減少250萬平方公裏的領土,只剩100萬平方公裏。

正是在這壹年,第二次中東戰爭爆發, 蘇聯宣布:如果英法不停火,蘇聯就將對英法實施核打擊;美國則限令英法在12小時內停火。 在美蘇的壓力之下,英法不得不撤軍,埃及徹底收回了蘇伊士運河。

獨立後的蘇丹,面積高達250萬平方公裏,毫無懸念地成為非洲面積第壹大國。不過自從獨立時 起 ,蘇丹就埋下了分裂的種子。

蘇丹境內的南北矛盾由來已久,早在1820年埃及總督阿裏征服了蘇丹後,為了掠奪財富,就開始組織蘇丹北部的阿拉伯人在南蘇丹各部落“圍獵”黑人為奴,販賣黑奴的收入甚至成為埃及壹項重要的財政收入,這也讓北部不少阿拉伯人因此快速致富。不過這個結果就是南部很多黑人部落家破人亡,妻離子散,這不能不讓南方的黑人對北方的阿拉伯人產生仇恨,蘇丹南北民族矛盾由此產生。

1899年,蘇丹由“英埃***管”,為了破壞南方傳統的部落統治制度,1902年,英國將南蘇丹劃為三個省。與北方官方語言阿拉伯語不同,英國人在南蘇丹大力推廣英語,將英語定為南部三省的官方語言。南北蘇丹連休息日都不壹樣,北方的休息日是周五,殖民政府將南方的休息日定為周五。英國人的種種措施就是在制造南北的差異,以達到分而治之的目的。

第壹次世界大戰結束,面對殖民地日益覺醒的民族主義,作為世界攪屎棍的英國人,有壹套拿手絕活,就像1947年的印巴分治壹樣,英國殖民政府在蘇丹制定了壹整套的分而治之政策。比如,從1921年起,南方三省省長不再出席在首府喀土穆召開的省長年會;根據1925年的商業許可條例,未經許可任何人都不得進入南方各省經商;鼓勵“祖籍”北方的蘇丹人,離開南方三省,將南方受伊斯蘭文化影響較深的部落遷到北方,在南北方部落之間設立“禁區”;勸導南方部落放棄阿拉伯姓名和服飾,取締阿拉伯風俗習慣;在南方大力傳播基督教。

在英國人的移風易俗之下,形成了南方信仰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人數大致相等的比例,而北方則大部分都信仰伊斯蘭教。更導致了整個蘇丹沒有壹個民族認同,盡管阿拉伯民族是蘇丹最大的民族,但是大多數集中在北方。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埃及、蘇丹的民族解封運動日益高漲,英國已然明白,自己時日無多了,既然自己得不到,那就攪和得妳們也別好過。英國壹方面慫恿南方人士提出南北分治要求,另壹方面在同埃及就蘇丹問題談判時,明確提出要求承認英國總督對南方各省的特殊權力,南蘇丹問題就此產生。

1953年,蘇丹自治政府成立,在英國的支持下,南方代表要求在蘇丹南北方實行聯邦制,遭北方拒絕。蘇丹獨立的前壹年,在英國的挑唆下,南方黑人駐軍發動兵變要求自治,最終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蘇丹第壹次內戰爆發。

1972年,打了十幾年的蘇丹終於停火,在埃塞俄比亞簽署了《亞的斯亞貝巴協議》,南北矛盾趨於緩和。

這讓壹直局限在蘇丹北部的石油勘探得以深入蘇丹南方,陸續在南方發現了大型高產油氣田。由於蘇丹的石油加工企業以及港口都在北方,這就導致南方的石油必須運到北方加工出口,南蘇丹人認為這是北方掠奪南方的財富,最終在1983年,南北內戰再起。

內戰導致至少200萬人死亡,400萬人流離失所,更導致很多石油公司被迫撤出,這讓原本石油資源豐富的蘇丹只能望油興嘆。

慘痛的代價使得蘇丹南北雙方都渴望和平,打打談談22年,最終在2005年1月9日,蘇丹南北達成了《 全面和平協議 》。

根據協議,6年過渡期結束後,2011年南蘇丹進行了全民公投,超過98%的人選擇了獨立。

2011年7月9日 ,南蘇丹正式獨立, 5天後成為聯合國第193個成員國。

隨著南蘇丹的獨立,蘇丹面積從250萬平方公裏,降為188萬平方公裏,非洲排名第三。

南蘇丹的獨立,顛覆了非洲國家邊界不可更改的原則,更是逐步打開了非洲國家分離的大門。

殖民時期,非洲大陸除了埃塞俄比亞,其他所有國家都淪為了西方國家殖民地,歐洲殖民者不顧非洲的 歷史 、人文、宗教等問題,強行將完全不同的地區劃入同壹殖民地,導致了很多非洲國家出現領土爭端和民族分離傾向。1963年,非洲獨立國家在埃塞俄比亞制定非洲統壹組織憲章宣布, 不管獨立後的國家邊界多麽不公正、不合理,也不得改變殖民時期制定的邊界。

南蘇丹的獨立,無疑為非洲現存的民族與地區分離主義提供了壹個現實範例。非洲近三分之壹的國家,或多或少存在分離傾向,南蘇丹也許是第壹塊多米諾骨牌。

然而南蘇丹的獨立,並沒有為南蘇丹帶來和平與發展,不僅南蘇丹內部在2013年爆發內戰,南蘇丹與蘇丹的石油問題也依然是難以化解的結。

南蘇丹人民想靠著石油成為非洲版的阿聯酋,但南蘇丹是個內陸國,缺乏石油加工能力,更缺乏石油出口通道和港口。盡管兩國在2012年達成了石油協議,但是南北達成太多協議,大都沒有被認真履行,想要短期內解決兩國石油爭端絕無可能。

從350萬平方公裏的“大埃及”,到如今的壹分為三,與西方殖民者有脫不開的關系。

如今埃及人口1億,GDP3630億美元;蘇丹人口4435 萬,GDP325億美元;南蘇丹人口1300萬,GDP約45億美元,假如三國沒有分離,成為了統壹的國家,那就是壹個面積350萬平方公裏,人口超1.5億,GDP超4000億美元的非洲大國,綜合實力跟如今相比,肯定不可同日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