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建國的人物經歷
1960年出於江蘇蘇州,在這個有人間天堂美譽的江南名城中,未及度過全部的童年時光,汪建國和姐姐便隨著母親響應號召被下放到農村去,他們去的地方是金壇,那裏是母親的老家。金壇是清代文人段玉裁的出生地,同時也是數學家華羅庚的故鄉。盡管有著鄉裏先賢的榜樣力量引導,對於少時的汪建國來說,最初的理想卻是長大後能夠成為壹名工人,能夠“每天騎著自行車上下班”。這是壹個男孩子最初的虛榮心的極端體現,在那個並不豐裕的鄉下,成為工人無疑是擺脫貧困的最常規道路。他最終並未成為工人,但是隨後的際遇讓汪建國始料未及——1981年,從江蘇省商業學校畢業之後,汪建國成為江蘇省商業廳的工作人員。
從學校分配到省商業廳半年之後,汪建國成為“省委工作組”的成員之壹。這個工作組的核心職責是推進“江寧地區農村體制改革”。近30年之後,汪建國仍舊能夠清晰地回憶起這個工作小組當年的三項工作內容:人民公社改為鄉政府,供銷社恢復為集體所有制以及基層政府成立農工商聯合企業。很多年之後,回憶起當年在工作組的經歷,汪建國自豪於自己的職業生涯始自壹個相對高的起點,並且感激李授章對自己的嚴格要求與提攜。而對於自己當年近乎於偏執的自律,汪建國則不由自主地表現出壹種難以形容的復雜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