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滴滴低調上市首日上漲1.43%

滴滴低調上市首日上漲1.43%

滴滴低調上市首日上漲1.43%

 滴滴低調上市首日上漲1.43%,滴滴從公開交表到正式上市,用時僅20天,速度非常快。不過滴滴卻沒有為此舉行對外媒體發布會,也沒有敲鐘儀式,可以說是相當低調了。在中國市場地位穩定之後,滴滴開始放眼海外

滴滴低調上市首日上漲1.43%1

 滴滴上市沒有儀式。對企業而言,上市是壹個最值得拿來被宣傳和大肆慶祝的事情,然而滴滴上市卻顯得十分低調。6月30日,滴滴正式登陸美股,代碼“DIDI”,以發行價計算,滴滴IPO估值約671億美元,由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華興資本與高盛擔任承銷商。

 滴滴從公開交表到正式上市,用時僅20天,速度非常快。不過滴滴卻沒有為此舉行對外媒體發布會,也沒有敲鐘儀式,可以說是相當低調了。但以滴滴現在的地位和名氣,似乎也確實不太需要宣傳。

 回看滴滴的歷程,滴滴創始人程維因為壹次下大雪打不到出租車的經歷,萌生了創立滴滴的念頭。最初滴滴只是想做網約出租車,後來品類開始不斷豐富:快車、專車、優享、花小豬、***享單車、公交......同時滴滴不斷拓展業務廣度,逐漸增加貨運、代駕、跑腿等板塊,逐步形成完整的出行生態,後來還在團購、外賣、智能汽車制造等熱點領域發力。

 這些動作效果比較明顯。根據滴滴的招股書來看,截至今年3月,滴滴已在全球範圍內15個國家超過4000個城市開展業務,全球年活躍用戶達到了4.93億,年活躍司機1500萬,全球平均日交易量為4100萬單,全平臺交易總額高達3410億元人民幣。

 然而這樣的成績卻是來之不易的。在2018年之前,滴滴大體上順風順水。經歷了激烈的網約車大戰之後,滴滴成為中國第壹出行平臺,用戶越來越多,阿裏與騰訊也都紛紛加入了投資滴滴的隊伍中,成為市場和資本爭相追逐的對象。

 在中國市場地位穩定之後,滴滴開始放眼海外,投資了印度的Ola、中東的Careem、歐洲的Taxify等眾多海外知名出行平臺,壹度以超過500億美元的估值與全球出行市場中估值最高的Uber勢均力敵。

 本來壹切都在既定的軌道上發展,然而滴滴在2018年出現的順風車惡性 事件阻止了滴滴高速發展的勢頭。滴滴運營理念與管理方式遭到了來自各方的質疑,品牌形象和口碑壹度坍塌。

 不過從現在回看當初,當時的事件也不是完全沒有積極意義:滴滴意識到了自身的不足之處,著手進行全面的安全整改,為此投入了超過50億元,清理超過30萬名司機,增加客服人員,技術方面加大安全投入,在KPI考核方面也不再以數據的增長作為重點。

 可以看到,經歷了挫折的滴滴變得成熟了,在各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這些改變也為其如今成功上市打下了更為堅實的基礎。

 此外滴滴近年在盡力拓展業務類型,能做的領域都會去做,此舉有利於拓展滴滴的估值空間。然而從今年4月開始,滴滴將最具想象空間的社區團購業務排除在上市主體之外,或許滴滴還是想要集中精力發展其主營業務,這也反映了其對主營業務的信心。

 從整體上看,滴滴在下壹階段應該還是會以網約車業務為主。畢竟“讓天下沒有難打的車”是滴滴的初衷,經歷了生存的煎熬與資本的浮華,滴滴似乎依然還記得最初的理想。從實際情況來看,滴滴剛剛上市,先鞏固最有把握的業務,之後在逐漸把更多精力放在其他業務上也不遲。

滴滴低調上市首日上漲1.43%2

 據此前消息,自遞交招股書以來,滴滴已獲得10倍超額認購,即獲得超過400億美元訂單,提前超額完成原計劃40億美元的募資目標,提前結束認購。

 在資本的追捧之下,滴滴的造富運動也引發關註。

 滴滴成立於2012年,九年間經歷了多輪融資,以及與快的、Uber中國的合並。此次上市之後,滴滴相關高管和背後股東也在其中獲得了豐厚的財務回報。

 招股書顯示,IPO後,滴滴創始人兼CEO程維持股6.5%,滴滴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柳青持股1.6%,軟銀願景基金持股比例為22.2%,Uber持股比例為12.0%,騰訊持股比例為6.4%。

 按照滴滴680億美元的市值計算,滴滴創始人兼CEO程維身家44億美元,滴滴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柳青身家10億美元。軟銀願景基金持股價值150億美元,Uber持股價值81億美元,騰訊持股價值43億美元。

 此外,還有包括滴滴高級副總裁朱景士、滴滴CTO張博在內的8名高管合計持有1.8%的.股份,相應價值為12億美元。

 值得註意的是,經過了多輪融資,滴滴CEO程維和總裁柳青的持股比例被稀釋的不高。不過由於采用了AB股的同股不同權設計,保證了滴滴管理層在董事會中的投票權。

 更新後的招股書公布了滴滴上市公司的新董事會成員名單。經股東大會決議,程維、柳青和朱景士三人被任命為執行董事。

 滴滴創始人兼CEO程維、滴滴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柳青和滴滴高級副總裁朱景士合計持有9.8%的股權,按照1:10的超級投票權比例計算,不考慮IPO增發稀釋的情況下,程維、柳青和朱景士三人合計投票權超過50%。其主要股東軟銀、優步和騰訊則***占股38.6%,投票權***占20.5%。

 雖然滴滴管理層持股比例不高,但在投票權上則遠遠超過幾大機構股東。

 持續虧損

 招股書顯示,滴滴的收入主要來自三大板塊,分別是中國出行業務(中國網約車、出租車、代駕和順風車等業務)、國際業務(國際出行和外賣等業務)和其他業務(***享單車和電單車、車服、貨運、社區團購、自動駕駛和金融服務等業務)。

 滴滴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的營收分別為1353億元人民幣、1548億元人民幣和1417億元人民幣;而在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3個月,滴滴的營收為422億元人民幣。

 滴滴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的凈虧損分別為150億元人民幣、97億元人民幣和106億元人民幣;而在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3個月,滴滴的凈利潤為55億元人民幣。

 在新業務上的巨大投入,是滴滴多年來持續虧損的重要原因之壹,比如貨運、自動駕駛、社區團購等。

 而今年壹季度,滴滴實現了扭虧為盈,為沖刺上市做好準備。不過第壹季度的盈利主要來自剝離橙心優選的投資收益。招股書披露,滴滴的凈投資收益(虧損)從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三個月的虧損5億元人民幣增加到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三個月的收入124億元人民幣,主要是由於橙心優選的剝離,從中確認了91億元人民幣的未實現收益,以及確認處置股權投資收益33億元人民幣。

 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在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3個月,滴滴的調整後EBITA虧損為55億元人民幣。

 值得註意的是,招股書披露,中國出行業務在2019年實現調整的息稅前利潤38.4億元人民幣,2020年39.6億元人民幣,2021年壹季度36.2億元人民幣。這意味著滴滴在中國的網約車業務較早的實現了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