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臉書將黑人標為動物

臉書將黑人標為動物

作者\ 編輯部

最近有不少孩子看了「擡棺舞」的影片,就爭相模仿玩耍,不過有家長指出,他的小孩在班上被四名男同學用椅子舉起來,孩子就坐在上面,讓他擔心可能有跌落的風險。

擡棺舞是什麽?

2020年4月,黑人擡棺舞的影片在全球爆紅,影片來自於非洲加納***和國阿散蒂地區的護柩者團隊,在喪禮上擡棺跳舞是他們其中壹項護柩服務。影片經過網友混剪、重制與模仿,被網友廣泛地上傳至TikTok、YouTube等影音網站,臺灣知名網紅團體「反骨男孩」也有三名成員拍攝模仿影片,將臉塗黑模仿黑人,到街上隨機找路人***舞。

小孩子玩擡棺舞,有哪些需要顧慮的?

如果只是單純把桌椅擡起來走動似乎無傷大雅,但有家長表示自己的孩子回家說,今天在學校考完試坐在位子上休息,有四名同學過來擡起椅腳玩擡棺舞,孩子就坐在椅子上被人家擡!

推薦閱讀:抖音「絆倒挑戰」惡作劇正夯,數名孩童頭破血流危險動作請勿模仿

該名家長沒有特別敘述孩子自身的心情或想法,但他擔心這樣會有摔落、撞地的危險,因此在臉書社團「小壹聯盟」上發文詢問大家的意見。有人認為,孩子們玩創意,小心安全就可以了,很多大人自己小時候也常常玩神明擡轎、騎馬打仗的遊戲。不過,有家長則建議老師應該要 當場制止 ,孩子們覺得有趣,但不小心跌下來就不好玩了。

有家長分享孩子曾經遇到或聽到過的類似事件:

「之前兒子班上同學輪流 公主抱 ,結果被抱的 摔斷手 …後續不諒解的父母直接報警。」 「有聽過大家把壹個小孩擡上去結果大家都忘記接住,我覺得也很危險。」 「提醒老師留意,畢竟是學校的課桌椅,而不是玩具。」

孩子天 *** 玩、愛模仿,大人無須太過嚴厲,只不過應該要叮嚀他們盡量「不要被人擡」也「不要擡人家」,因為孩子們可能無法拿捏好同學身體的重量,被擡的同學也可能因為過度搖晃、平衡感不佳而跌落。

不同殯喪禮俗的文化層面

除了玩遊戲要註意身體安全,有家長也註意到現代資訊太容易取得,大眾普遍都有跟風現象,更遑論好奇心旺盛的小孩子了,而擡棺舞系源自於非洲喪禮上送別亡者的壹種活動,慎重且歡樂,這與臺灣喪禮「孝女白琴」以哭營造哀傷氣氛、講究敬重的送行文化意象很不壹樣。

推薦閱讀:爬進靈堂喪禮習俗:『哭路頭』為何是女兒?

孩子在玩、在唱擡棺舞歌曲的時候,並不懂什麽是棺材、為什麽是黑人,家長也可以機會教育,順便解釋給他聽,讓孩子從日常生活與時事認識其他民族的文化差異以及生命教育,開拓眼界的同時,還可以避免孩子因無心而作出不禮貌、不尊重他人的行為。(例如:「反骨男孩」的擡棺舞影片遭質疑會冒犯到其他種族)

黑人擡棺舞的文化淵源?

英國《衛報》專訪「黑人擡棺舞」迦納殯葬公司「Nana Otafrija」的老板艾杜(Benjamin Aidoo),艾杜自稱從2003年還在讀高中時就開始從事擡棺工作,而他發想「棺材舞」的點子是因為他希望人們能頌揚死者。

他註意到,人們在莊嚴的葬禮上經常很難過,結果暈倒或受傷,他認為如果這些人能將焦點放在「棺材舞」,那麽他們可能比較能轉移註意力,防止有人痛哭昏厥會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