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降龍伏虎是什麽意思

降龍伏虎是什麽意思

原是佛教故事,指用法力 制服 龍虎。後 比喻 有極大的 能力 ,能夠戰勝很強的 對手 或克服很大的困難。

成語出處: 南朝梁·慧皎《梁高僧傳》卷十:“能以秘咒咒下神龍。”唐·道宣《續高僧傳·習禪壹·僧稠》:“聞兩虎交鬥,咆響振巖,乃以錫杖中解,各散而去。”

成語例句: 降龍伏虎 似 平常 ,斬將封為鬥木豸。(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八十三回)

繁體寫法: 降龍伏虎

註音: ㄒㄧㄤˊ ㄌㄨㄙˊ ㄈㄨˊ ㄏㄨˇ

降龍伏虎的近義詞: 所向無敵 力量所達到的地方,沒有任何力量可與之匹敵。形容無往而不勝善將者因天之時,就地之勢,依人之利,則所向 戰無不勝 形容軍隊打仗每戰必勝或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降龍伏虎的反義詞: 唯唯諾諾 表示同意的應答聲

成語語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常用程度: 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 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 聯合式成語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

英語翻譯: subdue the dragon and tame the tiger--overcome powerful adversaries

日語翻譯: 竜虎(りゅうこ)をなびかせる

其他翻譯: <德>drachen bǎndigen und tiger zǎhmen--mit dem mǎchtigen fertig werden kǒnnen

讀音註意: 降,不能讀作“jiànɡ”。

寫法註意: 伏,不能寫作“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