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王羲之寫的便條的臨摹本,為什麽被日本皇室當做秘寶珍藏了1300多年

王羲之寫的便條的臨摹本,為什麽被日本皇室當做秘寶珍藏了1300多年

因為這種臨摹本不是真跡,所以都沒有當回事,但是後來才發現王羲之的真跡都沒有了,所以日本保存的臨摹本便珍貴了起來。

《喪亂貼》現在是在日本。所以我們要搞清楚:《喪亂帖》雖然現在在日本,但還真不是日本人搶的。日本史書《扶桑略記》記載,鑒真東渡曾帶來王羲之真跡壹帖。後來據日本學者考證這真跡就是《喪亂帖》。不過也有人說是開元盛世期間,日本遣唐使從中國帶回去的。由於它並非真跡,也不是什麽名家摹本,所以當時唐朝人也不在意。沒想到後來王羲之的真跡全部失傳,日本保存的《喪亂帖》摹本也就變得珍貴起來了。

唐朝摹本這麽珍貴的原因是除了它是按照真跡臨摹的以外,還采用的“雙鉤廓填法”,這壹個重要原因。唐人的做法是晴天在黑暗的屋子裏,把書法真跡貼在窗戶上,用壹張薄紙蒙住——這樣書法筆跡在強光下可以看得很清楚。然後以細筆勾勒出筆跡的輪廓,再壹點點地填墨。這種方法可以逼真地復制原作的字形、章法,跟現在的影印似的。好的摹本,能連真跡上的墨痕濃淡,乃至於毛筆的飛白,全部都摹下來,和手寫的幾乎壹模壹樣,號稱“下真跡壹等”。

韓玉濤在壹篇文章說他的四個優點:1,這本來就是壹篇特別優秀的雜文;2,《喪亂貼》字勢雄強,是右軍真面目,是真正的右軍風骨;3,《喪亂帖》兼備雄強和慘淡之美;4,此帖表現了由行入草的完整的過程。因此,《喪亂帖》是壹件難得的珍品,是王羲之最有代表性的末年之作,甚至遠勝《神龍蘭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