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的雅稱有哪些?
在比賽中獲第壹名的人,稱為“冠軍”。這個稱號的由來是這
樣的:戰國時代的楚國有位大將軍宋義,英勇善戰,戰功卓著,列
楚國諸將軍之首,將士們都稱他為“卿子冠軍”。從魏晉到南北朝,
冠軍又成為將軍的壹種官銜,叫“冠軍將軍”。後來人們就稱比賽
的第壹名為冠軍。
桂冠:
我們常聽到“摘取桂冠”這個說法,意思也是說得了第壹。這
也有個來歷,古代希臘人認為月桂樹是太陽神阿波羅的神木,所以
用月桂樹葉編的帽子給在紀念阿波羅的賽跑中得第壹的人戴上,後
來也授予傑出的詩人或競技比賽的優勝者,以此象征光榮。以後人
們就借“桂冠”來代表第壹。
鰲頭:
“第壹”的另壹說法還有“獨占鰲頭”。隋唐時,在科舉考試
中考中狀元的人,受皇帝接見,要單獨站在大殿前石階正中的石板
上,這塊石板上刻有鰲頭,於是後來就把占據第壹位稱為“獨占鰲
頭”。
首屈壹指:
還可以說“首屈壹指”。這個說法既不是來自古代,也不是來
自外國,而是來自人們的壹個習慣動作。我們在用手指頭計數時,
首先彎下大拇指,因此人們就用“首屈壹指”來表示第壹。
榜首:
名列第壹的雅稱,還有“榮登榜首”。古代科舉考試後,列名
張榜,“榜首”即列於金榜之上的第壹名。
奪魁:
另外,“奪魁”“奪標”也是第壹的別稱。“魁”指為首的、
領頭的;“標”是給競賽優勝者發的獎品。所以“奪魁”“奪標”
就是奪取第壹。
魁首:
除了“奪魁”,還有“魁首”之說。明代的科舉考試,考核
《詩經》《書經》《易經》《禮記》《春秋》這五經來錄取考生。
成績居於首位的為魁,所以“魁首”也是指第壹。
執牛耳:
除了上面的這些說法,“第壹”的稱呼還有壹個,叫做“執牛
耳”。這也是有來由的,古代諸侯訂立盟約時,要每人嘗壹點牲血,
由主盟的人親手割牛耳取血。後來便以“執牛耳”象征在某壹方面
居領導地位,意為第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