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犯被押赴刑場執行死刑是怎樣的過程,犯人是怎樣的狀態?
死刑作為最嚴厲的刑法,壹般都用來處置罪大惡極之人,死刑這種刑法的存在對社會的穩定起到很大的作用。死刑執行前犯人心理肯定持續波動的,可能由不怕到怕,也可能由怕到不怕,這些思緒更多的由自己的成長之路來決定,如果心裏有遺憾肯定會怕死,如果無怨無悔肯定會很灑脫。
心燥如焚,坐立難安,想迫切完成壹些遺願
有的囚犯在處刑前是非常急躁的,因為他們意識到這是人世間最後壹日,但如果還有很多心願未完成,就會寢食難安。比如,有的想見上親人的最後壹面,有的是要吃上媽媽煮的飯菜,也有的想飽餐壹頓,惡狠狠的吸包煙。但並不是所有的願望都能被滿足的,部分看守所會盡量去幫助他們滿足遺願,盡個最後的人情;但如果是不合理、超出能力範圍內的要求,就不會得到滿足。
不動聲色,非常淡然的接受其次
這種人壹般是狠角色,生前可能幹了很多窮兇極惡的事情,例如殺人放火、販DU等,所以才會那麽淡定。他們的經歷已經多到不畏懼死亡,並且他們自身也意識到自己犯下的罪惡,不足以用死亡來抵消,所以心態才會這麽“平和”。有人曾說,有個死刑犯臨行前淡然地和其他人打了個招呼,面無表情的被壓走了。所以這類人,內心沒有太多的情緒活動,默默接受到來的安排,因為這都是他們要承擔的後果。
有沒有什麽特殊待遇?
死刑犯和其他犯罪嫌疑人有區別,死刑犯的特殊待遇就是要依法戴上械具,也就是手銬、腳鐐。死刑犯在被執行死刑前,壹般有三種表現,壹種是神情麻木,表情呆滯;壹種是情緒激動,胡言亂語;另壹種就是心理素質超好,很平靜。大部分死刑犯在最後壹晚,都會徹夜無眠。
結語
總之,死刑執行前的犯人的狀態是很復雜的,有不甘、有怨恨、有思念、有害怕、有喜悅。但是這些人無論是什麽原因走到這壹步,都是罪有應得,他們都應該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這要求我們要懂法律,也要畏懼法律,不該做的事壹定不要做,世界上沒有後悔藥,有時候死刑對他們來說也是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