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電影《泰囧》所反映的現象
文/夢裏詩書
2012年泰囧就像壹匹黑馬創造了國產喜劇片的奇跡,華語片的傳說,但仔細來看,這部電影的成功雖出乎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2012下半年經歷了數月的國產保護期之後,隨著而來的又是《1942》《少年派》《 普羅米修斯》這類並不適合所有年齡段的電影,而《泰囧》的異軍突起,是時代的需求,我們這個時代需要喜劇,好的喜劇,所以 《泰囧》正是囧出逢雨時。
《泰囧》沿襲了第壹部《人在囧途》的人物設置,王寶在徐崢的囧途中總是在制造著各種麻煩,兩個人有著完全不同的生活軌跡,卻開始了壹段旅途中不可分割的“泰國傳奇”組合的搞笑故事。“泰國傳奇”和《孤島2》《快樂家族》壹樣都是在泰國拍攝,這個有著濃厚民俗特色的東南亞國度充滿了傳奇色彩,佛教信仰、泰拳、大象、雨林以及充滿熱情的潑水節,有著超凡的吸引力,這些因素組合起來可以給影片增加更多傳奇色彩。影片中還融入了黑諸多黑色幽默,曼谷堵車出租車司機對北京擁堵的調侃、電梯美女的那幕情景,王寶強拍照時剪刀手的招牌動作,徐崢把國人旅行時的特點都融入到了自己的電影中。 所以當我們去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會有壹種情切感,會有壹種認同感, 2013年的新年電影賀歲檔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因為《泰囧》而被提前了。 《溫故壹九四二》在年末上映顯得有些沈重和深邃。《大上海》的口碑不盡如人意。 而陸川的《王的盛宴》、 劉偉強的《血滴子》我只想以爛片來形容,而在這之前雖然《少年派》雖然 掀起了不小的轟動,但這是壹部要用心去看,去體會的電影,所以有很多人其實並沒有看懂,我也是看了3次以後才慢慢的對這部電影有所體會, 而《泰囧》講述的是本國青年在泰國的窘境,純搞笑的基調更適合大眾口味,相比較而言更加符合國人的胃口。
我還是不得不說雖然有著如此多的因素,但在我眼中《泰囧》的成功運氣的因素占大頭。這並不是壹部完美的喜劇,如果在豆瓣,我願意給他打4分,敘事上過於生硬,邏輯上也存在壹定的問題,而王寶強過度的裝瘋賣傻也在難見《天下無賊》中那種最真摯的淳樸, 即為運氣,《泰囧》的成功作為壹部優秀的國產喜劇也應該被肯定,因為拍喜劇難,拍好的喜劇更難,而在喜劇中能容入壹定有價值命意義並被觀眾所介紹難上加難, 看完電影,壹身歡樂,這個時代,生活中,工作中,我們又何嘗不是在經歷著各種囧況,《泰囧》囧出逢雨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