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的的國際辯論賽是反方贏了,是復旦大學贏了,那麽我想看看他們之前的辯論賽還有哪些?我也想看看視頻
93國際大專辯論賽決賽辯詞
辯題正方:臺灣大學隊
人性本善
反方:復旦大學隊
人性本惡
主席:黎學平
時間:1993年8月29日下午
主席:觀眾朋友,歡迎光臨1993年國際大專辯論會大決賽。這個國際大專辯論會是由新加坡廣播電視局和中國中央電視臺聯合舉辦的。過去的壹個星期,辯論會的八支隊伍經過四場初賽,二場半決賽之後,其中的六支隊伍淘了。今天進入大決賽的兩支隊伍可說是辯論經驗豐富的精英,他們肯定會在今天的比賽中大展辯才,給大家帶來場“勁”的(比賽),讓大家大飽耳福。今天我們非常榮幸地邀請到新加坡副李顯龍準將出席我們的大決賽(掌聲)。國際大專辯論會的冠將獲得壹萬元的現金獎,亞可獲得五千元。另外,我們也將在過去幾場和今天的辯論群英會中選出壹位最佳辯論員,他可以獲得二千元的現金獎勵。現在向您介紹參加今天大決賽的兩支隊伍,臺灣大學和復旦大學。在我右手邊的是正方臺灣大學的代表,第壹位是吳淑燕,政治系二年級;第二位是蔡仲達,會計系二年級;第三位是許金龍,政治系二年級;第四位是王信國,哲學系二年級(掌聲)。在我左手邊的是反方復旦大學的代表:第壹位是姜豐,中文系中國語言文學研究生二年級;第二位是季翔,法律系二年級;第三位是嚴嘉,法律系四年級;第四位是蔣昌建,國際政治系碩士班三年級(掌聲)。
今天我們的評判團陣容也特別強大。五人評判團是由本地和海外專業人士組成的。他們是:郭振羽教授,他是南洋理工大學傳播學院院長(掌聲);第二位是吳德耀教授,他是前東亞哲學研究所所長(掌聲);第三位是查良鏞先生,他是香港《明報》創辦人,也是著名武俠小說家,筆名金庸(掌聲);第四位是杜維明教授,他是美國哈佛大學東方語言及文明學系教授(掌聲);第五位是許廷芳律師,他是新加坡廣播局董事(掌聲)。
今晚的辯題是人性本善,反方的立場是人性本惡。雙方的立場是由抽簽決定的。現在我宣布1993年國際大專辯論會大決賽正式開始。首先將由正方壹辯吳淑燕同學表明立場和發言,時間為三分鐘(掌聲)。
吳淑燕:大家好!哲學家康德主張,人不分聰明才智、貧富美醜都具有理性。孟子認為人性本善,所以進壹步又加了壹句,每個人都有惻隱之心。而佛家說,壹心迷是真身,壹心覺則是佛。正因為人性本善,所以人隨時隨地都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方主張人性本善,就是主張人性的根源點是善的,有善端才會有善行。我方不否認在人類社會中存在有惡行,但是惡行的產生則是由外在環境所造成,所以惡是結果而不是原因。如果硬要說惡是因不是果,也就是說人性本惡,那麽人世間根本不能產生真正的道德。雖然英國哲學家霍布斯極力主張在人性本惡的前提下人類可以形成道德。但是想想看,如果人性本惡,人類壹切道德規範都是作為人類最大的利己手段。當道德成為手段時,道德還是道德嗎?也就是說,人壹旦違犯道德而不會受到處罰,人就不會遵守道德的約束了。深夜兩點我走在道路上看到紅燈,如果人性本惡我就會闖過去,因為不過是為了個人方便。但事實上並不是如此,仍然有許多人遵守交通規則。而根據人性本惡的前提假設,霍布斯認為必須有壹個絕對的、無所不在的權威監督每個人履行道德規約。如果人性本惡,沒有壹個人會心甘情願地遵守道德規約,但是事實證明:人還是有善行、人還是有道德、還是有利他的行為。如果人性本惡,(時間警示)那麽我們只有兩種選擇:第壹個是活在壹個“老大哥”無時不刻不監督我們的世界當中;第二個是我們人類社會將是彼此不再相信。如果這樣的話,我就會看到壹個老太太跌倒了有人把她扶起來,人們則說他居心不良;而我們在辯論會中建立起來的友誼都是虛假的裝腔作勢。但是我們會發現,在人類歷史社會當中,沒有壹個絕對權威的君主曾經產生過,但是舍己為人的事情在不斷地發生。而在生活當中,為善不為人知的生徒小民更是比比皆是。泰麗莎修女的善行,大乘佛教中所說的“眾生永遠不得渡,則已終身不作佛”的慈悲宏願,難道不正是人性本善的最佳引證嗎?(時間到)!(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