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寫的好文言文
《西湖夜遊記》 李叔同 1912年
壬子七月,余重來杭州,客師範學舍。殘暑未歇,庭樹肇秋,高樓當風,竟夕寂坐。越六日,偕姜夏二先生遊西湖。於時晚暉落紅,暮山被紫,遊眾星散,流螢出林,湖岸風來,輕遽致爽。乃入湖上某亭,命治茗具。又有菱芰,陳粲盈幾。短童侍坐,狂客披襟,申眉高談,樂說舊事。狀諧雜作,繼以長嘯,林鳥驚飛,殘燈不花。起視明湖,瑩然壹碧;遠峰蒼蒼,若現若隱,頗涉遐想,因憶舊遊。曩歲來杭,故舊交集,文子耀齊,田子毅侯,時相過從,輒飲湖上。歲月如流,倏逾九稔。生者流離,逝者不作,墜歡莫舍,酒痕在衣。劉孝標雲:“魂魄壹去,將同秋草。”吾生渺茫,可唏然感矣。漏下三箭,秉燭言歸。星辰在天,萬籟俱寂。野火暗暗,疑似青磷;垂楊沈沈,有如酣睡。歸來篝燈,鬥室無寐,秋聲如雨,我勞如何?目瞑意倦,濡筆記之。
2. 現代人寫的文言文短文紳士論道 “何謂王道?”“蘿莉不乖,便推倒。”
“何謂霸道?”“乖的,也推倒。” “……何謂孔孟之道?”“推之前先跟她說壹聲。”
“何謂天道?”“任何時候,想推誰就推誰!翻譯:有客問曰:“何謂王道?”對曰:“童女有不賓,禦之以誡。” 又問:“何謂霸道?”“言聽而意從者,幸之以勸。”
又問:“何謂孔孟之道?”對曰:“白以其事、陳以其理,禮而後狎,不悖仁義也矣。” 又問:“視此三者,亦已極焉。
然則何謂天道耶?”對曰:“天之歷數在我躬,秦女莫不侍側,湘娥莫不伏服。於是任情遊目,縱轡騁心,歡極褻玩,貴且快意,此之謂天道也。”
客遂屈。難言之隱 最好的請病假理由是:痔瘡手術! 原因:不分男女,不分年齡,前期無任何癥狀,無需演戲,妳說有就壹定有,誰也沒法揭穿。
而且,發作了必須立刻做手術,不然妳連凳子都坐不住,還上什麽班?請假回來,人家也不好意思慰問妳。最好的壹點是,這個病隨時可以復發!還有比這更完美的請假理由嗎?翻譯:矯稱痔疾,宜沽休沐。
牡牝谷食,孰能辟數?無征無象,何察可度?茵蘭難薦,隱痛侵惡。發疾必治,舍顏問藥。
上必賜還,同僚不謔。還則自娛,以遊以樂。
得此萬方,來日復作!疏下焦 我有個哥們當了肛腸科大夫。後來聚會問他緣故,他嘆口氣說道,那時還在轉科,壹次和醫院裏幾個老大夫吃飯,就打探醫院哪個科室掙錢多,有說外科的,有說骨科的。
這時醫院壹位德高望重的老主任說:“屁!眼科最掙錢!”於是朋友最後選擇了肛腸科。翻譯:余友素誌於杏林,將擇科以專焉。
乃問同僚稻糧事。或雲骨科可榮,或雲外科可利,眾說莫之同。
中有宿醫,尊名雅望,而誨斥曰:"嚇!教書,似最可圖。"乃攻下焦之疏塞。
浴室 洗澡熱水停了,怒洗冷水浴!澡堂壹***倆人,我正試水呢,突然來熱水了,就出去喊了壹嗓子,我對朋友說抓緊洗,壹會熱水沒了,之後人越來越多,然後呢,然後~…熱水沒了……後來的人都問到底有沒有熱水啊,以為我騙人呢,我壹指旁邊那個人,說妳們看他,肥皂打壹半了,妳說有沒有?!譯文:余與友至浴室,欲***澡身,室無熱湯,乃就寒水,友不堪,出而不沐。時室止二人,忽湧熱湯,乃呼朋伴。
浴者眾而熱湯少,後至者復無水,疑而問曰:“果嘗有熱湯乎?”余指目對曰:“彼公體覆皂角、身綴泡沫,得無熱湯?” 劃拳班長 沒想到靠著劃拳得到班長壹職,於是自嘲為“劃拳班長”,有時疏於學習,懈怠英語。壹天英語考試之後,發現單詞不記得,作文不會寫,心中感嘆,我這下要坐實“劃拳班長”壹名了呀。
想到這裏,便下定決心,再有偷懶,就去跳東湖。翻譯:不意劃拳之中,得獲班長之職,因自號"劃拳班長"。
或輕忽英語,疏於視卷,以至書不成誦、文不成綴,竊感所嘲已實矣。於是作詩以自策曰:"我誌在書卷,朝朝勿復娛。
他時有不第,舉身赴東湖。" 馬老板 自從認識了這位馬老板之後 ,我獲得了兩大成功:登錄成功,付款成功,馬老板還送了我壹輛車:購物車。
我也明白了自己最大的不足:余額不足。翻譯:自識馬公,奄有二功:登錄成功,付款成功。
雖然,亦自明不足,余額不足也!馬公亦嘗貽余寶車壹,蓋購物車而已。擬祛痘文 時維熹微,晦明侵曉。
禦飯子援鏡顧視,驚生痘疣,顏色淒淒,中心愀愀,悲而告曰:“慍彼頑皰,胡為來擾?寄乎沴氣,贅乎唇表。品不復甘,味不復了,神不復爽,容不復姣。
前日苦饑,適啖鳳爪,屠門朵頤,錯傷舌杪,匪貪饕而致癥,實椒多而肉少。疲而難痊,餐而無飽,世事冤毒,至於斯道乎?” 園田子喟曰:“於戲!鳳爪,仆所貢也;昃食,仆所縱也,匪我愆哉!是何故訴我患篤,拒我策來;懟我恩薄,避我襟開?子害潰瘍,我以怨頹;子失歡貌,我以酸哀。
願剖赤烏之心、發金縢之匱,以肩天咎之災。” 於是煎淡泊之湯,進紫朱之莓。
夙夕聖聽,伏望病恢。鄙視鏈與某格轉移 人之好惡,源物而本心,實常情也。
好頌聖則恪禮,好擊轅則近俚,未嘗有優劣高下之辨。今有嚼者,指摘興味、詮次致趣,以為甲乙,始錮朋黨,肇分儕群。
於是異己相譖以自顯,同僚相詡以自多;賞寡和者非眾樂,貴深奧者賤淺明。嘗聞“文人相輕”,誠哉斯言!以文喻之,則巨儒不假捷才,國士不擅詩余,詞宗不屑稗史,黔首不慕鴻文,連而周之,狀曰“相鄙之鏈”。
彼二三子,皆遠曠野而抱塊土,饜饜以終日,何太澆漓耶!究察世風,而鮮有知其所好者,斯人之所自高也。登躡時俗,而每有好其所惡者,斯人之所謔物也。
既相鄙成鏈,則不免見輕被謗之患。被謗者不易其趣,則毀其慕尚、孤其身形,卒投迎以謁位。
由是自壹而百,慕尚漸革,謂曰“移心”。或有至卑者,幸睹大人,仰而不欲效,聞而不思齊,問之則諂人而自唾,其踧踖乃如是耶!故夫 *** 者,恐非所愛也,聊自榮而已。
後即稽古者,亦非所愛也,賴從眾而已。身陷鄙鏈而移心,浮薄不能專誌,銜華而不佩實者也。
3. 求壹些當代人寫的文言文的古詩,最好是七言或五言的這個我不大贊同,現代詩也很有味道的。事物都存在壹種高峰,盛極而衰,唐詩過後,宋詞興,宋詞之後,元曲興,文人的註重方向和表達方式決定了壹個時代的優秀代表所屬的領域。
食指的現代詩很有氣勢和飽含情感很值得,推薦《相信未來》《熱愛生命》
現代的古詩文的話,可以讀讀魯迅的古體詩,比較有水準,如: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壹笑泯恩仇。
古文的話,我還真不知道,看過壹些大學什麽的寫的校誌之類的,我都笑了,簡直是先秦+五四+現代+俗語,頭幾次興沖沖的讀完,我差點吐了!
另外告訴妳個讀詩的好去處,古今中外都有;靈石島。
90年代以後至今我感覺文學沈默了!
4. 有沒有現代人寫的文言文小說寒~~~~~~~~~~~~~~~~~ 按古人標準準確說來沒有,可是古風並且文采絕佳的有壹本,管平潮的《仙路煙塵》,劇情構思精巧,詩文嵌入(作者原創)妙到巔毫。
在飛庫網上有全部TXT,起點上是出處,絕大多數章節已經解禁了。 除此之外再沒有同等水準小說(現代)。
還有壹首敘事詩,超贊: 思情 回疆曲(新葉飄零《飄零詩詞集》) 長安有佳人,卓越不需妝。浣紗失秀色,環燕解羅裳。
鳳目千分俏,朱唇壹點香。眸生秋水暖,面籠薄煙涼。
顧盼多流彩,往來播芷芳。十歲知人事,十二遇滄桑。
有姊名孤月,十八正嬌娘。遷居在漢闕,昔亦住回疆。
回祖傳遺訓,漢家本異邦。漢家有秀士,玉面著華章。
辭比求凰子,賦如七步郎。心搖隨遠客,神曳向他方。
壹世已無願,今生苦***嘗。相逢真恨晚,相聚更求長。
密意須珍視,幽期欲隱藏。檀郎傳訊至,定約渭河旁。
父輩余威甚,祖宗遺訓僵。娘親問哪去?送妹入學堂。
父上問何往?攜妹拜陵皇。父母無疑意,姊妹脫閨房。
倒鳳情無盡,顛鸞樂未央。林間偕萬誓,月下***千觴。
弱冠成美事,垂髻坐觀光。忽得高堂至,勞燕兩奔忙。
目睹離和別,心牽樂與傷。壹從此日後,嫣巧換乖張。
姊改從濁客,妹心自思量。今生若駐此,誤盡龍泉剛。
手把青鋒劍,傲然去故鄉。漸行途漸遠,漸遠漸斷腸。
腸斷猶無怨,豈憂路漫漫?登臨望故國,故國愁雲淡。 燕燕體窈窕,鶯鶯聲軟嬌。
詩妙如曹植,才高比謝脁。 漢家有俊傑,詠懷逞壯烈。
西涼有回女,激昂持誌節。 按劍入京都,京都逸興殊。
身穿萬葉過,身染片塵無。 冷笑未央殿,劉郎樂無限。
合德傾國容,飛燕亦傾城。 任情傷血氣,縱欲損喬松。
願似劉郎死,何關帝業空! 往來懷素酒,談笑指群雄。須眉憐孤影,小酌只壹盅。
女兒偏激越,鯨吞竟萬鐘。愛潔豈知潔?愛儂未識儂。
巴山有倦客,追逐意難絕。畢竟彼無心,流離何切切! 混跡似浮萍,枯榮如敗葉。
做賦效癡情,恨無風與月。 瀟湘有流人,歷劫總孤身。
巴中邀做客,燕北托成文。 彈指壹揮筆,瀟灑作龍吟。
酒後相逢處,同引做知音。 知音從我去,不與履風塵。
佯狂歌靜夜,趁醉臥花蔭。 忽問回疆客,何妨歸漢門?家書屢發到,催女徑相親。
信中歷歷語,行行分兩族。壹句壹回疆,俱非漢家屬。
五陵冢尚青,豈敢從歸去?女本飄零人,平生少拘束。 甘負不孝名,狂放豈知苦?拍手自徐行,貧寒何所懼? 柔情壹夜輕,密約十年鑄。
弱女敢飄萍,檀郎不輕許。 曾憶姊當年,亦曾留漢婿。
宗親兇似彪,家族惡如虎。 不聽今兒言,但拜昔時祖。
終得入回門,夫婿不惜玉。 結蒂***七年,終於成反目。
重返入深閨,不甘隱朱戶。 托言出家門,又與漢良處。
雙雙欲遠奔,膝下奈兒女。 涕泣不能行,悲歌已無數。
女今已成年,豈甘蹈前路? 解語只朝夕,魂銷能幾度?與君作知心,故把心思訴: 不需片刻榮,不需分毫祿。玉帶和錦袍,於我如糞土。
但得有擔當,能斷紅塵縷。或避遠鄉村,或隱深山谷。
寂寞勿相思,牽掛休回顧。薄有三分才,同揮壹段賦。
浪跡至今朝,良人未得遇。未遇亦欣然,歌舞朝朝暮。
君成漢地辭,我得回疆曲。舞劍飾風流,長歌臥不足。
巴山不忘情,哭聲繞川蜀。似遭紅炭煎,如被青爐煮。
彼本壹書生,師門不得出。浪子兩相惜,書生獨邁步。
孤泛岷江舟,遙望京城屋。目被劍門遮,道為秦嶺阻。
恨不效劉郎,伐斷山前樹。長征有盡時,無盡唯酸楚。
寄信到燕京,神交正獨行。憑欄壹春夢,入世幾癡情? 同是天涯客,相識未相逢。
村醪為遠慶,煮酒論征程。 知君真困頓,我故把囊傾。
倩君來巴蜀,駕鶴飲香茗。 問我生何願?欲聽女兒名。
聞她三兩事,已不憾生平。
5. 為什麽現代人寫不出古代那麽優秀的文言文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語言特性。
古文也是壹種書面用語,也很難逃脫這個先天的局限性,都會或多或少的帶有這個時代的語言特性。比如說吧,清朝以前的詞語多是單音節詞,就是壹個字就是壹個詞,雙音節詞所占比例小。
而現代語言裏雙音節詞居多,三音節及其以上的詞也很常見,主要體現在名詞上。若是把這些詞帶入古文中,看上去就有不倫不類的感覺。
妳若有興趣,可以對比壹下先秦和明清的古文,這種感覺很明顯。再有就是字、詞演變方面的問題。
古代很多字詞現代已經不用了,變成生僻之詞。現代取而代之大多是雙音節及其以上的字詞,很富有現代氣息。
其實這些詞不太適合入古文,但是又別無選擇只能用。壹旦用了,被視為假古文也在情理之中。
我壹直想用先秦的字詞寫壹篇“真正”的古文,但如果我不註釋的話,估計大多數人很難看懂。
6. 寫得好的文言文給我參考下古文觀止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
子傭出,獨與嫗居渡口。壹日,有書生避雨檐下,衣濕袖單,影乃益瘦。
老人延入坐,知從郡城就童子試歸。老人略知書,與語久,命嫗煮芋以進。
盡壹器,再進,生為之飽,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雨止,別去。
十余年,書生用甲第為相國,偶命廚者進芋,輟箸嘆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使人訪其夫婦,載以來。丞、尉聞之,謂老人與相國有舊,邀見,講鈞禮,子不傭矣。
至京,相國慰勞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煩爾嫗壹煮芋也。”已而,嫗煮芋進,相國亦輟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猶是芋也,而向之香而甘者,非調和之有異,時、位之移人也。
相公昔自郡城走數十裏,困於雨,不擇食矣;今日堂有煉珍,朝分尚食,張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猶喜相公之止於芋也。老人老矣,所聞實多:村南有夫婦守貧者,織紡井臼,佐讀勤苦,幸或名成,遂寵妾媵,棄其婦,致郁郁而死,是芋視乃婦也。
城東有甲、乙同學者,壹硯、壹燈、壹窗、壹榻,晨起不辯衣履,乙先得舉,登化路,聞甲落魄,笑不顧,交以絕,是芋視乃友也。更問誰氏子,讀書時,願他日得誌,廉幹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為吏,以汙賄不飭罷,是芋視乃學也。
是猶可言也;老人鄰有西塾,聞其師為弟子說前代事,有將相、有卿、尹、有刺使,守、令,或綰黃紆紫,或攬轡褰幃,壹旦事變中起,釁孽外乘,輒屈膝叩首迎款,惟恐落後,竟以宗廟、社稷、身名、君寵,無不同於芋焉。然則世之以今日而忘昔日者,豈獨壹箸間哉! 老人語未畢,相國遽驚謝曰:“老人知道者!”厚資而遣之。
於是,芋老人之名大著。 贊曰:“老人能於傾蓋不意作緣相國,奇也!不知相國何似,能不愧老人之言否?然就其不忘壹芋,固已賢未並老人而視芋之者。
特怪老人雖知書,又何長於言至是,豈果知道者歟?或傳聞之過實耶?嗟夫!天下有縉紳士大夫所不能言,而野老鄙夫能言者,往往而然。 芋老人,他是慈水縣祝家渡人。
兒子出外當傭工賺錢,自己和老妻住在渡口邊。有壹天,有名書生在他家屋檐下躲雨,衣袖單薄而且都濕透了,身影非常瘦弱憔悴。
芋老人請他進屋裏坐坐,(閑聊中)知道對方是剛到郡城參加童生考試完,要回家去的讀書人。芋老人略懂詩書,和書生聊得很久,就叫老妻煮芋頭拿來請書生吃,書生吃光了滿滿的壹碗;芋老妻人再為他盛壹碗,書生吃得肚子飽飽的。
笑著說:「我以後壹定不會忘記老人家您請芋頭的溫情啊!」雨停了後,書生就告別離開。 十多年後,書生為科舉考上高的等第,還當到宰相的地位。
偶爾壹次,他吩咐廚師煮芋頭給他吃,吃了吃,他放下手中的筷子而感嘆說:「為什麼從前祝家渡那老人家的芋頭是那麼香,那麼甜呢!」於是就派人去找那渡口邊的老夫婦,用車馬載他們來。當地郡縣的官員聽到這事情之後,都以為老人和宰相有舊交情,紛紛邀請芋老夫婦來見面,和他們行平等的禮節;芋老人的人也不再到外面當傭工賺錢了。
到京城後,宰相慰勞他們說:「我壹直忘不了老人家您以前請的那頓芋頭,今天還想再麻煩您妻子為我煮壹次芋頭呢!不久,芋老妻煮好芋頭端給宰相吃,宰相吃了吃,也放下手中的筷說:「為什麼從前吃的芋頭就那麼香,那麼甜呢!」芋老人向前說:「都是同樣的芋頭啊!從前芋頭之所以那麼香甜,並不是烹調有什麼兩樣,而是時勢地位改變人的口味啊!從前(那時候),相公您從郡城出來,走了幾十裏路,又被雨淋得濕透了,(又餓又冷),吃東西是不會挑剔的。現在您的廚房多的是精美的食物,又有朝廷當賜的膳食,經常擺設酒席,陳列食物,那裏還吃得出芋頭的甘甜呢?(不過),我還是很高興相公您的改變僅僅止於芋頭而已呢!我的年紀老了,聽到的事情實在太多太多了。
我村子南邊有對貧苦的夫妻,妻子每天織布紡紗,取水舂米,勤苦地幫助丈夫讀書;丈夫幸運地考中科舉,得到功名後,就寵愛其他的姬妾,拋棄家裏的妻子,以致妻子憂傷過度,郁郁而終。這種情形,就是把他的妻子看成像芋頭壹樣啊!城東邊有甲、乙兩名同學,***用壹方硯臺、壹盞燈火,住的地方只有壹扇窗戶,壹張床鋪,連早晨起來穿的衣服、鞋子都不分彼此。
後來乙先考中及第,進入官場當了官,聽說甲落魄潦倒,還譏笑他,不管他。兩人的交情因此斷絕了。
這種情形,就是把他的朋友看成像芋頭壹樣了。我更聽說過某某誰家的孩子在讀書的時候,立誌說未來自己如果得誌顯達的話,就要廉潔幹練如某某古人,就要忠孝如某某古人。
可是真的做了官後,卻因為貪汙不檢點、操守不佳而被罷官。這種情形,就是把他所學的道理看成像芋頭壹樣了。
我老人家鄰居有家私塾,聽裏頭的老師向學生講述前代(明朝末年)的事情,有將相、卿相、卿尹、刺史、太守、縣令,他們有人腰佩紫綬金印,有人上下轎由仆從折簾撩幔。然而壹旦國內發生事變,異族自外入侵,他們往往就下跪叩頭,爭先恐後地投降了,竟然把宗廟、社稷(整個國家)、自己的名譽、君王的榮寵,統統等同於芋頭了。
這麼說來,世人由於眼前(的遭遇)而忘掉了過去,那裏單單只是壹雙筷子之間而已呢。
7. 欲求幾篇現代版經典文言文,越多越好而吾所建之小博,非為其他,乃為品文、賞樂及交友所用.
蓋以博伊人顰笑,
所作稍遜陽剛.
望公等休怪.
吾素來甚少品賞俗樂
亦不願心附當紅之優伶.
雖知此違世風所行.
然執著之氣終未有改.
嗚呼,今之靡音皆流於世,
古之風雅多遺於土.
庸風淫樂視太祖之季有加,
而身懷才德者不得行其道,
此久為予所睹,恨也.
吾深知普雅之事難有其為,
故有仿效陶朱之意,
隱匿山水之心,
只惜居無西施同伴,
行乏子期相交.
終日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惟以小博賞心悅目,趣矣。
故曰:"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
去留無意,望天空雲卷雲舒."
吾雖有鐵血主博微美於小博,
然其所載密文甚多
亦不能表於諸君,甚惜之.
公等若有雅言可盡著於文簿之上,
或以信函相告.必察而復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