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有限空間作業主要安全風險類別

有限空間作業主要安全風險類別

有限空間作業主要安全風險類別有中毒、缺氧窒息、燃爆及淹溺、灼燙、坍塌。

有限空間定義

限空間是指封閉或部分封閉、進出口受限但人員可以進入,未被設計為固定工作場所,通風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積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間。

有限空間的場景

1、地下有限空間: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倉庫、地窖、汙水井(池)、下水道、化糞池、沼氣池等。

2、地上有限空間:如儲藏室、酒糟池、發酵池、蓄水塔(池)、垃圾站、冷庫、糧倉、料倉等。

3、密閉設備:如壓力容器、煙道、管道、鍋爐、反應塔等船艙、貯罐、車載槽罐、冷藏箱。

有限空間高發事故主要特點

1、傷害類型主要是中毒和窒息,引發事故的有毒有害氣體以硫化氫、壹氧化碳為主。

2、事故發生呈現季節性特點,每年的3月至10月為事故易發期。

3、未落實作業審批制度,作業人員在未通風、未檢測的情況下進入有限空間。

4、企業安全教育培訓不到位,對有限空間可能產生的危害視而不見。

有限空間的安全作業及施救

有限空間的安全作業

1、作業審批:有限空間作業前,審批負責人應對作業方案、人員和設備等進行審批,並簽字確認,未經審批不得擅自開展有限空間作業。

2、氣體檢測和通風:作業前,應在有限空間外對有限空間內氣體進行針對性檢測,應至少檢測氧氣、可燃氣、硫化氫和壹氧化碳。氣體濃度不合格的,必須對有限空間進行強制通風。通風後,應再次進行氣體檢測,檢測結果合格方可作業。

3、安全作業:在確認作業環境、作業程序、安全防護設備和個體防護用品等符合要求後,作業現場負責人方可許可作業人員進入有限空間作業。

4、實時監測與持續通風:作業過程中,應對有限空間作業面氣體進行實時監測,並持續進行通風。

有限空間的施救?

1、停止作業,立即上報。事故發生後,應立即停止作業,作業現場負責人及時向本單位報告事故情況。

2、設立警戒,無關禁入。作業現場負責人根據救援需要設置警戒區域,設立明顯警示標誌,嚴禁無關人員和車輛進入。

3、防護到位,科學施救。救援人員實施救援時,必須正確穿戴個體防護裝備。

4、安全隔離,持續通風。采取可靠的隔離(隔斷)措施。使用機械通風設備向有限空間內輸送清潔空氣,直至救援行動結束。

5、保持聯絡,輪換救援。救援過程中,按照事先明確的聯絡信號,與外部人員進行有效聯絡,並保持通訊暢通。救援人員施救時間較長時,應實施輪換救援。

6、出現危險,及時撤離。出現可能危及安全的情況時,救援人員應立即撤離危險區域,安全條件具備後再進入有限空間實施救援。

7、清理現場,調查評估。救援行動結束後,及時清點核實現場人員、裝備,清理事故現場殘留的有毒有害物質。盡可能保護事故現場,便於後續事故調查及救援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