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豬肉價格已經連續下降15周,未來還會繼續跌價嗎?

豬肉價格已經連續下降15周,未來還會繼續跌價嗎?

現在是市場經濟,豬價有漲價就有下跌,不可能是壹成不變的,我認為下半年豬肉價格壹定會出現止跌回升。現在是豬肉消費的淡季,也就是說現在消費者消費肉食品是比較節省的,沒有特殊情況通常是不吃豬肉的,大多數是以素食為主,隨便炒幾個菜肴,有客人來時才購買豬肉。現在是農忙季節,但是通常是消費刺激前制作的臘肉,很少有人去購買新鮮豬肉。

壹般是在端午節後才開始進入豬肉的消費季節,在中秋節後氣溫開始下降,人們就開始消費豬肉了,也就進入了豬肉消費旺季。這段時間,外出打工或者在家務農也掙了幾個錢,並且很長時間沒有購買新鮮豬肉了,中秋節後會陸續購買新鮮豬肉,豬肉的消費量就會明顯增加,價格也會隨著提高。

肥豬從年初就開始持續下降,年初時每斤肥豬價格大約在18元左右,現在已經下跌到10元左右,養豬企業已經是虧本了。主要是肥豬的生產成本居高不下,肥豬生產的瓶頸就是仔豬價格太高,現在出欄的肥豬所用的仔豬每頭都是在1500元左右,占生產成本的40%左右。現在出欄的肥豬低於每斤13元就已經虧本。在國慶節前出欄的肥豬所購買的育肥仔豬都是高價的,現在新培育的母豬陸續投產,仔豬價格增加回落,有的地方每斤仔豬價格已經下跌到每斤30元左右。

今年肥豬價格持續下跌的因素很多,壹是為平抑豬肉價格,在去年和今年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已組織中央儲備凍豬肉投放,去年年內將累計投放65萬噸,今年累計投放量達24萬噸,大量的中央儲備凍豬肉的投放使豬肉價格持續下降。二是養殖企業沒有控制春節後到端午節前肥豬出欄數量,企業沒有弄清楚生產肥豬與生產工業產品是不壹樣的,工業產品可以長期在倉庫存放,畜產品是不能長期存放的,必須根據市場的需要量來進行生產,供不應求價格就會漲價,供大於求價格就會下降。

通常春節後就進入了壹年中豬肉的消費淡季,這個淡季會延遲到端午節,因此養豬人都會控制肥豬在這個階段的出欄數量,以減少虧損。三是原則企業對肥豬進行二次育肥是導致生豬價格持續下跌的主要原因,養殖企業在春節後發現生產肥豬價格持續下降,就囤積可以出欄的肥豬進行繼續養殖,大肥豬的出肉量比正常出欄的肥豬多,壹般是兩頭大肥豬的出肉量相當於三頭正常出欄肥豬的出肉量,二次育肥使豬肉供大於求,價格就會持續下降。本來春節後就是豬肉的消費淡季,原則企業的這兩個操作使萎靡不振的豬肉市場更加雪上加霜。

下半年會出現價格反彈的因素:壹是豬肉消費淡季逐漸結束,通常年份下,端午節過後豬肉的消費量逐漸增加,中秋節時氣溫已經開始下降,同時高考已經結束,旅遊客人大幅度增加,豬肉的消費量進入了壹個高峰,並且從中秋節開始進入了壹年中豬肉消費的旺季,豬肉需求量增加,肥豬價格就會有所提升。二是今年國內的新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已經得到有效的控制,人們能夠放心大膽地外出走親訪友和聚餐,國內旅遊業和餐飲業得到了快速恢復,豬肉的消費量得到快速的恢復。

剛過去的清明假期間全國國內旅遊出遊已恢復到疫情前同期的94.5%,五壹小長假旅遊人數已經超過2.3個億,這麽多人的流動每天要消費多少豬肉,旅遊業的恢復帶動了餐飲業的恢復,豬肉的消費量將完全恢復,價格將會逐漸提高。三是存欄的肥豬已經所剩無幾了,現在有的屠宰企業收購低價的大肥豬貯藏,這樣可以減少大量的待出欄肥豬,使豬肉的供需能夠平衡,價格就能夠得到回升。四是中秋節後進入豬肉的消費旺季,主要是餐飲業的恢復和肉食品加工需要的豬肉大量增加,進入秋季後,溫度下降,肉食品加工進入了繁忙的季節,臘肉、臘腸、壇子肉的加工隨著氣溫的下降而增加,豬肉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價格就會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