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需具備的思維力
人類需具備的思維力
人類需具備的思維力,思維力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應能力,思維是壹個很重要的壹個東西,有好的思維可以在思考時提供重大的幫助,下面就來講壹下人類需具備的思維力,有興趣的可以看壹下。
人類需具備的思維力1壹:條理性思維
加德納認為,大多數學校只教授壹些考驗學生記憶能力的知識,例如哪年發生了哪些事?太陽系中有多少行星?這就是條理性思維了嗎?加德納認為,並非如此。
加德納認為,學校沒有教會年輕人用條理性思維來思考問題。老師們必須讓學生理解他正在教授的知識的真正含義,並要求他們實踐,因為人的大腦不會憑直覺學會這些知識。
因此,加德納認為壹些國際衡量標準沒有意義,例如經合組織采用的“國際學生評價項目”。這壹手段僅僅是關註學生的記憶力,而不是條理性思維能力,最終會過時。
他認為,在當今信息變幻無窮的數字化時代,學會應用條理性思維才是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具備這壹思維能力的學生將有能力在各種繁雜的信息中分辨出哪些才是最重要的,並將無關緊要的知識排除。
二:綜合性思維
綜合性思維能力有助於把各種分散的事物綜合在壹起。加德納認為,歷史上最具備綜合性思維能力的人就是自然學家查理·達爾文,“他的這壹思維能力正是今天我們所需要的,也是未來最重要的思維能力之壹”。
今天的我們被各種信息所包圍。要想在網絡上查找“進化”這個單詞,妳可能需要花費壹整天的時間閱讀各種二手資料,其中很多都是沒有價值的信息。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形成壹個標準,決定哪些是需要關註的,哪些根本可以置之不理。綜合性思維能力同時需要的是把知識連貫起來的能力,使它們更加有意義,並成為可以傳達給他人的知識。
三:創造性思維
這種思維能力既被愛因斯坦在科學領域發揮得淋漓盡致,也被弗吉尼亞·伍爾夫在藝術領域充分演繹。有創造力的人就是那些總能有壹些新想法跳入腦中的人,而由他們所想的新鮮事物則需要時間才能被人接受。加德納認為,如果壹個想法或者壹件產品很容易就被人接受了,那麽它就不能算是真正的有創意。
他還認為,如果不能掌握至少壹門學科和藝術門類或手藝,就不可能具有創造力。加德納說:“認知學告訴我們,平均需要10年時間才能掌握壹項手藝。”莫紮特雖然在15歲時就寫出了優秀的作品,但那也是因為他從4、5歲便開始了嘗試,同樣的例子也發生在著名畫家畢加索身上。
有創造力的人總能把握住機會,勇於承擔風險,不懼怕挫折和失敗。
四:尊重的'思維能力
加德納認為這種思維能力是最容易理解的,但卻是最難達到的壹種思維能力。
重任落在了教育學者身上,他們如果想教會別人尊重他人,就必須提供方式方法,並進行壹種有助於人建立尊重觀念的教育。尊重產生於各種對等關系中。
在我們生活的這個復雜世界中,人類必須永遠把尊重置於首要地位,要尊重個體之間的差異。
五:道德思維能力
這種思維能力比上述所有思維能力都更加抽象化。加德納指出:“道德思維能力並非說,霍華德·加德納應該如何對待他人,而是說我是壹名老師、作家、科學家,同時我也是公民,是我任教的大學、生活的社區、我的國家,乃至全世界中的公民,在這些角色中,我該如何行為處事?”
因此,道德思維能力反映的是各種不同的角色。加德納指出,他本人更願意生活在壹個以“優良工作”為特征的世界中,而所謂“優良工作”的概念就是包含了美德、責任感和道德感。
在當下社會,事物瞬息萬變,時間和空間概念都會隨技術的發展而迅速地發生變化,市場變得越發強大,而且缺乏壹種力量去改變它,因此在這樣的環境下,人面對的挑戰就是如何把美德、責任和道德結合起來運用。
人類需具備的思維力2(1)思維訓練的廣與狹
從廣義上來看,它普遍存在於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每個人從壹生下來就在接受著各種各樣的思維訓練,不論是母親教孩子學吃飯走路,還是老師教學生寫字畫畫;不論是接受某種觀念,還是養成某種習慣,從本質上說都是壹種頭腦的思維訓練。
從狹義上講,思維訓練則指的是專類思維訓練,確切地是指壹種高級的思維訓練。
用壹個通俗的比喻來說,廣義的思維訓練是孩子在母親的幫助下學會塗鴉亂抹,而狹義的思維訓練是學生在大師指導下學習繪畫創作。兩者的本質雖然相同,但層次卻有很大差別。
(2)思維訓練的虛與實
許多人在初識思維訓練的時候,都覺得訓練思維很“虛”,既不像繪畫打字那樣有實用價值,又不像學習數學語文那樣有可見的知識積累。如果我們因為思維看不見摸不著而將它視為虛,將思維訓練視為無用,那就錯了。
思維訓練看似很虛,卻是實實在在的。從用途上來講,任何實用技能訓練歸根到底都是思維的訓練,繪畫本身是實的,但如果不掌握繪畫的技法和藝術的創作規律等虛的東西,就不可能畫出好作品。而學習和消化這些技法和規律,實際上是在接受壹種繪畫思維訓練。從層次上來看,越是智能水平高的訓練,就越是呈現出虛多實少的特征,社會越發展,越需要人們的抽象思維發達。
(3)思維訓練的源與流
思維訓練是目前世界上最流行也最有效的智力開發方法,不過它並不是現代獨有的專利,目前的思維訓練是建立在最新的思維科學成果和古代的頭腦訓練術基礎上的。早在古希臘時期,著名的哲學家蘇格拉底就創造了有名的“頭腦助產術”。
現代社會,思維訓練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其中商業因素的推動功不可沒。在西方發達國家,大公司壹般都比較重視對員工的培訓工作,尤其是創造思維的培訓幾乎是總經理與高級主管們的必修課,因為他們在實際工作中切實感受到接受過思維培訓和沒有接受過思維培訓的效果是大不壹樣的。
提高思維力要遵循的原理
(1)簡單與復雜
從多角度、多層次、多種方式去分析問題(即使是簡單的小問題)的思維叫做復雜的思維模式。只能從壹個角度、壹個層次、壹種方式去看問題的思維叫做簡單模式。
思維訓練的目的不是為了尋找到答案,而是要使思維模式由簡單向復雜轉化,即培養多角度、多層次、多方式看問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並解決問題的思維習慣。復雜的思維模式可以使我們在遇到復雜問題時能簡便快捷地有效處理。能以小見大,從簡單中看出復雜,從司空見慣中發現規律,看到真諦。達到這種水平的思維能力才算是壹流敏銳的頭腦。
思維訓練題的簡單與復雜並不是訓練的關鍵,關鍵在於大腦的思維模式是復雜的模式還是簡單的模式。所以在思維訓練中,我們要仔細區別思維模式的簡單與復雜和思維訓練題的簡單與復雜。如果不進行這種有效的訓練,即使知識淵博、閱歷豐富的人,也會出現用簡單的思維模式,去分析處理解決復雜的問題的情況。
(2)低級與高級
高級思維與低級思維是層次上的不同,具有相對性的特點。
思維的高級與低級主要體現在采用何種思維方式。比較而言,抽象思維方式比形象思維方式高級,創造性思維方式比模仿性思維方式高級,立體思維方式比平面思維方式高級,橫向思維方式比縱向思維方式高級等等。
在思維訓練過程中應該辯證地看待低級思維方式與高級思維方式的關系。不能因為追求高級思維方式而拋棄低級思維方式。因為低級思維方式是高級思維方式的基礎,高級思維方式是低級思維方式的發展。兩者是相互依存、相互聯系的關系。為了達到高級思維方式而跨越低級思維方式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可能的。
在思維訓練過程中,應該讓思維由低級向高級逐步發展,低級思維方式的訓練有助於拓寬夯實根基,為思維向高層次發展創造條件。而高級思維方式有利於迅速提高思維的層次,開闊眼界。只有進行兩者之間的依次訓練和交叉訓練,才能在思維訓練中握準尺度,取得最佳的訓練效果。
(3)過程與結果
人們往往會出現重視結果而輕視過程的思維傾向。但在思維訓練中要關註的重點卻是思維的過程。
壹般的學校教育,通常采用兩種教學方式,壹類教學方式是把問題的結果直接告訴學生,另壹種方式是把獲得結果的過程傳授給學生。前壹種方式很省事,但對學生並無好處,後壹種方式很麻煩,學生卻可以受益終生。
當然,並不是說思維訓練就不應該註重結果,這裏強調過程是為了使接受訓練的人學會更準確地觀察問題,更高效地分析問題,更科學地解決問題。訓練的目的不是只滿足於獲得壹個答案。答案並不是問題的關鍵,如何去找答案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