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遙古城與麗江古城的異同
1、平遙古城以城見長,麗江古城以小橋、流水、人家見長
-------
平遙古城垣已逾千年,始建年代無考。明洪武三年(1370)擴建,奠定了古城規模。又經以後各代增修,城池臻於完整,古城池平面呈方形,東、西、北墻方直,南墻隨古中都河蜿蜒而築,總面積2.25平方公裏,周長6公裏,高10米,有3000個垛口、72座敵樓,象征孔子3000弟子、72賢人。整座城池狀如烏龜,俗稱龜城。城垣外築濠護城,始為“深廣各壹丈”,後又“復掘塹深闊三丈”。各城門外壕溝上設吊橋,晝放夜起。
麗江“舊為土府,無城”。清雍正年間改土歸流(改土歸流即取消土司改由派來的流官管理)後,流官曾在新城片區設衙建土城。因其土城建造粗陋,連年倒塌,不久即毀,今連土城石腳也難以尋覓。麗江城,依河水行,布街辟路。元代至元二十二年(1285)麗江路宣撫司治所由羅波城遷大研(今麗江城址)。這裏冬秋兩季雪山風寒被獅子山、象山、金虹山阻攔,雖然海拔2400米,但冬無嚴寒,活水常流,河水無冰凍,夏無酷暑,春秋溫涼,年平均氣溫為12.6℃。在城市建設中,開挖西河水,形成沿西河布街的新城區,與原沿自然河玉水河(習稱中河水)畔自發形成的古城片區結為壹體。清雍正元年(1723)改土歸流後,開挖東河水,使玉水河分為東河水、中河水、西河水,三水同脈交織,沿三水河畔建路、搭橋築屋,逐漸形成了“小橋、流水、人家”文化氛圍的古城。據統計,古城***有橋梁354座,平均每平方公裏93座,橋梁密度居全國之首。
---------------
2、平遙是漢民族文化在明清時期的傑出範例,麗江是納西族傳統文化的代表
----------
平遙古城是完全按照中國漢民族傳統城市規劃、布局、程式修建的縣城,在封閉的城池內,以市樓為中心,有4大街、8小街及72條蜿蜒小巷交織壹起,功能分明,布局有序。從清道光以來,店鋪多達200余家,今存日升昌票號舊址、百川通票號舊址、協同慶錢莊舊址、永隆號綢緞莊舊址等,均為舊商業店鋪建築代表。今存民宅3797處,其中400處保存完好。這些民宅多建於明清時代,院落多為磚墻瓦頂四合院。普通人家多為木結構瓦房,單門獨戶,院內較窄小。富商大賈多為三進院,有的還建有偏院。多進院建有過廳或以垂花門樓相隔。房屋高大寬敞,用料講究。內院正房壹般位於宅院最裏面,多為磚窯,上建樓房,下有穿廊明柱,裝飾堅固美觀。廂房多為瓦房,也有少數磚拱窯,左右廂房對稱,軸線明確,主從有序。今存冀氏、雷氏、侯殿元歸居皆為富商大賈民居代表。
平遙鎮國寺、雙林寺為世界文化遺產項目。鎮國寺原名京城寺,明嘉靖十九年(1540)更名為鎮國寺。寺內萬佛殿肇自北漢天會七年(963),雖經歷代修茸,然唐風不失,原貌仍存,是全國排名第三的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雙林寺原名中都寺,創建年代失考,重建於北齊武平二年(571),宋代改稱雙林寺。寺內彩繪泥塑多為明代作品。殿堂配置、彩塑造型皆具漢民族特色。佛、菩薩、天王、羅漢、金剛、力士、供養人及珍禽異獸、山水花木等,形態優美,氣韻生動,大者丈余,小者尺許,***計2052尊,尚存完好者1566尊。尤水月觀音殿和千手菩薩殿內,四壁雕塑滿布,形成華麗精美的雕塑群,構成了立體的工筆重彩人物和仕女圖。其數量之多、構思之巧、技藝之高、彩塑之精,堪稱極品,被譽為“東方彩塑藝術之寶”。
山西票號是19世紀20年代壹種特有的金融形式。票號曾壹度執中國金融界牛耳,並影響了中國金融業近壹個世紀。而票號最先誕生於平遙縣,並形成了著名的平遙幫。據統計,從清道光三年(1823)至光緒三十二年(1906)的80余年間,平遙縣***設立票號22家,在全國77個商埠設立分號400余個。票號的出現,結束了現銀鏢運的金融業落後歷史,包攬了清王朝包括歲銀、軍餉在內銀錢繳撥匯兌,貫通了全國商業貿易資金借貸,參與了近代中國工業資本投資和資金籌措,為我國商品經濟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麗江古城民居具有納西族文化特點。其外貌特點是外墻砌不到頂,後墻上部用板材隔斷,房屋是以木結構為主的土、石、磚、木混合構造體系。其建築類型是以面闊三開間為壹單體單元叫“壹坊”,以壹樓壹底二層樓為主,以院子為中心組成內向庭院為其特點之壹;家家都有寬敞的廈子(外廊),各坊房屋均由廈子相聯系是其特點之二;正房是庭院中主導建築,正房坐西朝東或坐北朝南,取其“反宇向陽”之意,東、南朝向是其特點之三。麗江古城民居旁依玉水自然流向排列,創造了“小橋流水”,門前即渠、房後水巷的優美街景。麗江古城店鋪建築多為平房,乃明代建築遺風。清末,出現了樓房建築。木氏土司府邸,是麗江古城建築傑出代表。木府建於獅子山南側,占地百余畝,築有議事樓、萬卷樓、護法樓、玉音樓、三清殿。明人徐霞客在“遊記”中稱:“聞其內樓閣極盛,多僭制”,“宮室之麗,擬於王者”,可見當時木府建築相當豪華宏偉。
麗江古城保留了納西族古老獨特的東巴文化特征。東巴意為“智者”,是納西族原始宗教中的經典或祭司。他們掌握著古老的象形文字,熟悉東巴經書,能歌善舞,擅長繪畫編織,善於占蔔,主持各種宗教儀式。東巴不出家,無寺廟。大凡民間起房蓋屋、生老病死、婚喪嫁娶、逢年過節,即受邀主持各種儀式,收取相應報酬,平時在家從事農牧勞動。納西族象形文字有1400多個,是世界上惟壹保留完整的“活著的象形文字”,包含著洪荒太古時代原始藝術之美,是解開人類文字發生之謎的寶貴史料。納西古樂,是以道教洞經音樂為載體,保留部分唐、宋、元、明的辭、曲牌、雜曲音樂和納西族先民音樂。這些古樂在中原早已失傳,而在納西族卻世代相傳,奇跡般地保存下來。1993年納西古樂赴京演出,引起轟動,被譽為“民族強音”。1995年以來,先後應邀赴英國、挪威、法、瑞士、意大利、德國和港、臺演出,受到熱烈歡迎,得到高度評價。
---------------------------------------------
3、所處地理環境不同
平遙位於黃土高原,屬於黃河流域;麗江位於雲貴高原和青藏高原結合部,屬於長江流域。
-------------------------
同:
1、都是世界文化遺產。
2、都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3、歷史上都曾經是商業繁華之地。
平遙是中國票號的發源地,平遙晉商遍布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麗江曾經是滇藏茶馬古道上重要物質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