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跟
盡管高跟鞋穿久了對人體還是會有壹定的損害,可是為了變美,變自信,女人們仍然要穿上5公分、8公分甚至更高的“高蹺”。
這壹點在古代也不例外。古人有多愛美呢?通過考古研究我們發現,高跟鞋在中國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明朝的皇後都穿高跟鞋。
考古學家們在北京定陵明孝端皇後和孝靖皇後的墓中挖掘出了大量的衣服和鞋。在僅有的19雙鞋子中,就有11雙尖頭鳳足高跟鞋。
這壹發現讓我們知道了中國古代女性穿高跟鞋的年代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從古墓中挖掘出來的高跟鞋比例也可以看出,比起平底鞋,明朝的皇後可能更偏愛高跟鞋。
這雙尖足鳳頭高跟鞋的長度約有11公分,鞋跟呈圓柱形,寬約5公分,高約5公分。鞋子尖頭向上翹起,並附帶有精美的花紋。
這雙尖足鳳頭高跟鞋的尺寸比正常女性鞋子的尺寸要短,所以明朝的皇後在當時應該有纏足。明朝也是纏足非常盛行的時期,當時的女性不管是貴族還是平民,都會纏足。
這雙高跟鞋的高度雖然還不算很高,可是在明朝已經是女性為了追求美做出的大膽創新了。等到明朝以後,高跟鞋的形狀又變了壹個樣子。
清朝是離我們最近的朝代,最近清宮劇也是叠出不窮。通過觀看清宮劇也許有人發現了,清朝的女性喜歡穿壹種“花盆底兒”的鞋子。
清朝屬於滿人,也叫做旗人。所以她們的服飾文化與漢民族不同,也並沒有繼承明朝的“服飾文化”。也可以說,明朝的高跟鞋已經止步於明朝,並沒有傳承下來。
清朝的女性穿的花盆底兒是她們獨有的壹種鞋子。據說是為了防止上山的時候被蚊蟲叮咬,所以特地在鞋子底部綁縛木塊,久而久之木塊就變成了花盆底兒壹樣的鞋跟。
這種鞋子的高度最低也有5公分,最高可達25公分。與傳統高跟鞋的外觀不壹樣,清朝的花盆底的高跟是在鞋子的中間部分,這應該也算是高跟鞋的壹種。
花盆底兒鞋子的鞋跟多數是木制的,為了美觀會將鞋跟用白粉塗白,或者是用白色的緞布包裹起來。鞋跟的形狀有呈“倒梯形”的,也有呈“馬蹄形”的,所以花盆底兒也叫做馬蹄底。
由於花盆底兒鞋跟過高,只有比較年輕的旗人女性才會穿這種鞋子,等上了年紀也就不再穿高跟鞋了。
從鴉片戰爭以後,西方的服飾文化傳到了中國,西方的高跟鞋也被中國女性所喜愛。近現代以後,中國女性的高跟鞋都是外來的鞋子。
民國時期,當時的女性比較喜歡的壹種裝扮就是旗袍加高跟鞋。這個時候的高跟鞋,鞋跟沒有那麽高,壹般都在3-5公分左右。
旗袍可以勾勒出女性的身材線條,高跟鞋會使女性的身材高挺,顯得更有自信和魅力。
鞋跟的高度是在近現代逐漸加高的。現代的高跟鞋最高可達25公分,真的可以用“高蹺”來形容。
不過這種高度的高跟鞋,壹般都用於特殊的場合以及特定的人群,比如模特走秀或者是女明星群體。尋常女性愛美,大多數都將鞋跟高度控制在5-10公分。
結尾:高跟鞋會給女性帶來自信,鞋跟的高度應該控制在5公分左右,過高的高跟鞋會加重人體腰椎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