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自測題10
1、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主要研究小學兒童發展和教育領域裏的各種心理現象及其發展變化的規律。
2、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是兼跨發展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兩大領域的壹門交叉學科;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既是壹門理論性的心理學分支學科,又是壹門應用性的心理學分之學科,它是理論與應用的結合。
3、小學兒童心理機能的深化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①興奮和抑制進壹步增強;②條件反射比以往更容易形成和鞏固;③第二信號系統在教學活動中以及在人際交往中得到進壹步發展。
4、遺傳是兒童心理發展的生物學基礎,是心理發展必要的物質前提;兒童的遺傳是有差別的,這種差別為兒童心理發展的個別差異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通過遺傳素質影響能力和智力的發展;通過氣質類型的因素影響情緒和性格的發展;遺傳對兒童心理發展的不同方面、不同年齡階段,所起的作用和產生的影響也不完全相同。
5、文化影響兒童發展的途徑主要有:
①民族、地域、習俗、時尚的影響;
②大眾傳播媒介的影響;
③家庭、學校及夥伴群體的影響。
6、家庭對兒童心理發展的影響主要有:
①家庭客觀因素:如家庭結構、家庭規模、經濟狀況以及雙親和睦的情況。
②家長的價值觀,對孩子的期望和教育方式的影響。
③出生順序或獨生對兒童心理發展的影響。
7、學校教育具有以下特點:
①學校教育相對的獨立性;
②學校教育的主動性;
③學校教育的可控性。
8、校風是學校全體成員***同具有的、富有特色的、穩定的學校風氣和精神面貌。
校風對兒童心理發展的影響主要是:
①校風是壹種無形的感染力量、無聲的行動命令;
②校風是壹種不成規章的行為準則,不成條文的心理契約,具有深刻的“強制性”的約束作用;
③優良的校風能陶冶師生的心靈,鼓勵上進,抵制不良風氣的影響,具有在行為上的激勵作用;
④優良的校風對成員的心理健康發展有保護和增進作用;
⑤優良的校風對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優良品行的形成有重大的促進作用。
9、學習準備的基本內容是:身體發展水平、動作技能水平、智力發展水平、情趣水平、人際交往水平以及自我意識水平。
10、兒童學習準備的個別差異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壹,生理上的個別差異。如成熟的早晚、生理成熟的結構和完善程度。
第二,心理上的個別差異。如興趣、態度、需要、動機、情感、意誌、智能等。
第三,對早熟者和晚熟者的態度,也影響學習準備中的個別差異。如早熟者的心理順應能力強;而晚熟者則可能較幼稚、不懂事、依賴性強。